遙想高考那年,分數不高也不低,去浙大招生辦詢問,收到的答復是:進浙大肯定沒問題,但選不了好專業,于是就有了一道選擇題:填志愿,選好專業還是好學校?這對當時的我,以及我的家庭而言,很難回答這道選擇題。
一晃十二年過去了,有了一些經驗,也有了一些對未來的判斷,希望你讀完后,能少走一些彎路。
1.首要考慮的是你的興趣+長項
如果你家不是特別窮,那就選擇自己喜歡并且擅長的領域。風水輪流轉,熱門冷門永遠在變幻,追熱門不如好好發揮你的天賦。
2.分數夠高一定要選好學校
人是膚淺的動物,總是先看外在,再看內在。
(1)外在首先看臉,其次就是看標簽,而學校是伴隨你一生的標簽,好學校就像是有光環籠罩,這是其一。
想想看,為什么李健叫“清華哥哥”。
(2)大學四年是塑造價值觀和完善你知識結構最重要的階段,好學校的文化氛圍和眼界格局是完全不同的,這是其二。
大三時,有學長獲得了“挑戰杯創業設計大賽”的金獎,回來后和我們分享心得。他直言不諱地說:“我們和清華北大一般的學生比,還是有優勢的,但是和清華北大頂尖的學生比,眼界和格局上確實有差距。”
你有沒有想到一個成語——田忌賽馬。
985學校之間也是有差距的,我們學校的上等馬能贏清華北大的中等馬,但同一層次比,確實有差距。同理,985和211比,211和一般高校,都能以次類推。
當然,普通學校也能出“黑馬”,只是概率很低。
(3)好學校意味著你能結識一群優秀的校友,他們之中有一部分會成為你未來的盟友,這是其三。
我的高中同學毛毛曾經對國內的“關系”深惡痛絕,所以他毫不猶豫地去了美國。多年以后他對我說,原來美國也是講關系的,他們講的是校友關系,因為這是精英之間的身份認同。
“北大屠夫”陸步軒曾經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為他畢業于北大,卻在長安街頭賣豬肉,一度成為“讀書無用論者”嘲笑的把柄。幾年后,北大學長陳生邀請陸步軒一起開辦屠夫學校,還共同打造了“壹號土豬”品牌,2015年他們的公司銷量超過11億。
你看,精英之間的聯盟,連賣豬肉都能賣到全國最好。
3.如果去不了好學校,那就選擇你想去的城市
能在北上廣深讀二本,就別去云貴甘肅讀普通的一本。(注:這里的普通一本不包括985和211)
這不是地域歧視,而是理性的分析。
馬太效應越來越明顯,未來的趨勢是資源和人口將持續往大城市集中(個別國家政策強力扶植的中西部城市除外),城市之間的差異會進一步拉大。大城市有豐富的行業資源,廣闊的平臺視野,更多的發展機會,以及志同道合的氛圍。
還有一條很直接的理由——本地就業(實習)確實會有優勢。
4.哪些專業/行業前景好
談前景之前先來說3點:
(1)你未來的薪酬主要取決于行業需求,而不是你讀了多少書,有沒有留過學。
(2)你在公司的價值,取決于你的不可替代程度。
(3)未來是屬于技術宅和“高感性”人群的(這條是我個人對未來的判斷)。
技術宅,指技術上很牛逼的人。滴滴、優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而他們的出現都要靠大數據、云計算來支撐,而未來VR領域的發展,又需要優秀的3D交互設計能力。
高感性人群,說的是能做出好看、獨特、搞笑和讓人感動的東西的人群,因為體驗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千金難買我高興。
如果你屬于以上兩類人,老板會搶著要你。
具體到專業,工科生就業普遍會比較好,因為行業需求量大。
比如我學的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班里同學畢業后大多去了供電局、設計院或各類企業的相關崗位,也有自己創業的,但不管去了哪里,收入10萬以上是個基本保障。
設計院有項目的時候經常要加班,對你腰椎頸椎是個考驗,但收入20萬以上不成問題。好的設計院錢更多,也更忙。
大學室友“山主席”,很喜歡吹牛逼,我們那時候常常笑他裝逼,于是給他取了山主席的外號。但也正是因為他裝得一手好逼,去了華為后干得挺不錯,年收入已超過了60萬。
還有3個創業的,一個是家里有資源的同學A,一個是沒資源的技術宅B,還有一個是有資源的技術宅C,目前公司發展都不錯,但差異也不小。
有資源的技術宅C,開了一家網絡安全公司,目前公司收入已上億。高中時他就破解了瑞星殺毒軟件;大二時,發生了某島國人民在釣魚島插國旗的事件,然后有一次去他宿舍,發現他正在和中國紅客聯盟的小伙伴組織網絡攻擊,直接把五星紅旗插到了島國的政府官網。
發展相對慢一點的是沒有資源的技術宅B,畢業后去了英特爾,輾轉跳槽了幾次,兩年前與投資人合伙在上海開了一家科技公司,目前已走上正軌。
順帶提一句:女生學工科,就業上有劣勢,但找對象有優勢,要不要報你自己看著辦。
5.哪些專業不建議報
麥可思研究院發布了《2016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紅牌”專業包括:
應用心理學、化學、音樂表演、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美術學
以上專業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低。
上海市教委在6月也發布了2016年度預警專業,包括:
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新聞學、旅游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市場營銷、行政管理
這些專業在上海高校重復設置較多,連續多年招生錄取率和畢業生簽約情況不太理想。
再談下我個人的觀點:管理類的專業盡量不要報。一來是因為管理學的理論太虛,和實際脫節,很多時候所謂的管理學知識在政治手腕面前不堪一擊,甚至還會被當成嘲笑的對象。二來是因為不具備不可替代性,技術類的工作會就會,不會就不會,但你管理水平高不高,沒有硬指標。如果領導看你不爽一拍腦袋說你不好,你能怎么辦?
理科類的專業很枯燥,由于應用性較弱,行業需求少。但如果你喜歡并且擅長,那就去報,將來可以做科研,也可以在高校做老師。如果你是活蹦亂跳沉不住氣的性格,還是算了吧。
6.其他注意事項
避開體驗結果限制的專業
高中班里有幾位同學是色盲,有些專業是不能報的。
如果你報的是好學校,建議服從調劑
理由參見第2條。
P.s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經驗和經歷,希望能幫助你少走一些彎路。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