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方師印興大發,給我們呈現了一批精彩印作,懷著激動的心情,用文字記錄下來!
兒童節在我們這個年齡可能是忽略的節日,這方印又讓我們年輕了。
大膽的用數字入印,而又不覺的突兀,與“快樂”兩字相得益彰。又趣味,又有印學的法度。
方師常說印章既要有新意,還不能搞怪,越往后體現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養!
記得上一次看到方老師一日之內刻數印,還是在一日一印節目錄制現場,在方老師精心準備下,一日十五印,印印精彩,想著還想再回味一番。
這幾方印,以漢印的風格取法為主,而每一方又各不相同。漢印的特點有時就是第一眼看上去感覺平平的沒啥,細細品味,還是有他自己的東西。
梅花三弄 : 厚重大氣,格局與氣勢勝。江山如畫:印面效果設計與梅花三弄有的一拼,氣勢也絲毫不弱于它。如此江山,怎能不厚重?
程門立雪:有些意外所得,除去文字印面的設計,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有虔誠的學生,于門前雪下求學之態,有神來之刀所得之感,一度感覺是這幾方漢印風格中,最佳之作。
另外兩方,以布局之巧而勝,文字本身特點的避讓,整體恰到好處,有種獨具匠心之感。用刀爽利,干凈利落,金味十足。
這兩方印,更見作者心。對書法的理解,對文字的處理,尤其是對篆字的處理。在如此小的空間去創造這樣豐富的畫面,更見作者的功夫!兩方印以篆字入印,發揮文字本身的特點,直線與曲線的統一,本人還是感覺這樣的印,學漢印,出于漢印,又不失文人的心性。
這三方朱文印,以小篆入印,感嘆于方師的設計!每一方都是精心構思,盡可能發揮所砍刻文字本身的特點,筆畫多的就大一些,筆畫少的就小一些,再將整個印面處理的協調,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是"一日一印"這方,文字簡單,筆畫少,還有重復的字,通過錯落,大量的留白,再加個粗邊框,在刻者手中不是很協調的嗎?既有古意,又出作者的心意,流于自然。
用大篆入印,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要把篆字的特性給掩蓋了,大篆的本身就是很有造型的,盡可能發揮字本身的味道。前兩方石味很足,后一方金味十足。以簡單的刀法,做最簡單的處理,出最佳的效果,在此處我信也。
刻印的人都有一個感受,一方印,字數多的不好刻,字數多且雷同的字比較多的更不容易刻。觀這兩方多字數印,還是很不容易的,尤其考驗作者的功力了。第一方,加了兩條豎線,使得印面更加緊湊,否則就散了。第二方,由于是字的原因,設計的印面效果特別自然,加上用刀方面的處理,整體極為和諧,且精彩!多字數印中比較精彩的一方!
方師一日刊此十五方印,各見其特點。既有自己的精心準備,也有現場發揮所得的意外之刀,展現了一個文人篆刻家的素養!也是那個時段自己對印的理解與呈現!
今日所想說的,近日尤其是今日所刊數印,隨性所得不隨意,多一些性情。看罷此批印作收益匪淺啊!
從印文可知,確實是有感而作,借以表達內心,漢印錯白文,純正的正氣之印,我比較喜歡橫平豎直的線條中去找到變化的印風。正氣的感覺尤為重要!
米芾寫書法,向來是不拘一格,方師借以封泥特色給“老米”刊印一方,也是別具特色,想罷老米活于世看到此印,也會喜之吧!
刻印!一是有沖動,二要給自己的沖動找個合適的形式表達出來,這方以橢圓形來呈現,心印,即是有心之印,有作者的心意,也有篆刻本身的心意。此印可見。
如此小的空間,刻了這么多字,本身就是驚訝!而對于空間的處理還這么講究,尤其是中間那個“丁”深深的入心啊!
今日看的這個單刀沖刻之印,不是一個痛快能表達啊!布局不奇特,刀法不復雜,但是給人的感覺既正且心啊。正在布局,用字,心在出作者用心,不做過多的裝飾處理。同樣的文字,老師刊了兩次,不同形式皆出新意。
以上幾方都是上午所刻,下午不曾想又來一波!
如果說上午幾方是有思考的,下午就是隨心隨意的佳作了,用石,用刀,形式,不用考慮那么多,一個文字在腦中,感覺是這個形式就動手吧!
但這個隨意可不是亂刻,每一方都還是有出處,有來源的。古璽印,漢印,明清文人印風!加上自己對印的理解,就這樣出來了!
方師常說刻印要不拘一格,雖說是可以反復修改,然每見方師刊印,不過數分鐘即成,胸中有丘壑啊!不做過多修飾,不見造作之氣,印就是這樣一刀刀刻出來就好了!
刻印的刀法很簡單,用刀也很容易,所以技法不難學,難于印的格調氣息!
好的印更多決定是布局設計,見匠心還要能流于自然。
印從書出,無一篆刻家例外,所以刻印之人不可不學書法,也不能不讀書,一方石頭不過是石頭而已,作者賦予他的價值,是作者本人的素養,勿做刻字匠人。
與方師學書學印,方師是一個愿意入古,在古人中去找到自己在當下的立足點,所以其印不見“造作”,膽大而為,從不亂為。在其書印中,見文人素養,為吾輩人之幸啊!
今日頗多感受,誠然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