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在關注黨的十九大的召開,我們普通的小老百姓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關注黨的重要會議。為什么這一次如此關注呢?
就是因為我們自己確實受益了,我們切身感受到了五年來我們祖國翻天覆地的變化。
可是,我們想過沒有,為什么黨每過五年就開一次會議?
我們經常說,有規劃的人生是藍圖,沒有規劃的人生是拼圖,這句話就說明了規劃的重要性。
一個國家,十幾億人口,如何團結大家一起朝一個方向走,這個非常考驗一個政黨的魄力和能力。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五年一次會議,就是五年一個大總結,總結過去的成果、成功的經驗、存在的不足,然后規劃未來的藍圖,部署每個部門的工作、統一大家的思想,確保新的五年計劃如期,甚至超額完成。
試想,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戰略部署和規劃,一盤散沙,我們中國如何能夠取得現在舉世矚目的成就?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十九大報告,其實就是一份未來五年發展的計劃書,也是我們全中國人民的方向標,用我們經常打的一個比喻,這就是我們發展的靶心,每個中國人都要緊盯這個靶心,為打中這個靶心而團結一心,克服一切困難,砥礪奮進!
大的國家的發展如此,小到每個人的發展,是不是也應如此?我們一般人肯定對職責規劃不陌生,尤其是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的人,每個人其實都需要規劃自己的成長和職業,唯有如此,才會一步一個腳印突破自己,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成就更加優秀的自己,否則像滑西瓜皮一樣,東一下,西一下,最終還是在原地踏步,庸庸碌碌地過一生。
那么對于孩子的教育這件事,是否需要規劃呢?
回答是肯定的,當然要!
做任何事,進行任何規劃,我們都需要制定目標,然后運用一定的手段,以達到這一目標。
而教育這件事,我們的祖先早就在《易經》蒙卦里告訴我們:童蒙養正,這就是早教的目標,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把他的心養好,養正,這就夠了。而不是教孩子學習知識和技能。孩子從小心正,擁有一股浩然正氣,擁有一種鴻鵠之志,還怕孩子不會自己去主動好好學習嗎?
那么為了達到這一目標,該讓孩子學習什么呢?《易經》屯卦同樣告訴我們:君子以經綸。就是說孩子從小就要學習經典,長大就有建侯之功。
在賴老師的《學說集》里,賴老師把這個稱為教育的最高戰略學。這是我到目前為止,聽到的最有道理、最有智慧,也是最為贊嘆的教育理念。
我們學習育心經典,有目標,有手段和工具,有方法,有平臺,有指導,有氛圍,遵循教育的規矩,所以培養人才是水到渠成的事。
很多人抱怨陪孩子寫作業難,苦惱孩子考試考不好,原因在哪里?我們有思考過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嗎?
貓有貓道,鼠有鼠道,盜亦有道,教育也有教育之道,只要我們遵道而行,自然教育不費吹灰之力。
教育感覺吃力的人,一定是自己違反了教育的規律,所以才會縷縷受挫,如此而已。
唯有窮則思變,變則通,通則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