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聊天見聞接觸了一個詞,相由心生,提到這個,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面相,網絡上有你的臉蛋下藏著你讀過的書和走過的路這一段子。通常意義上的理解是我們的儀容外表受內心思想因素的影響。換言之,人的思想感情心靈志趣表現在人的外在儀容上。也即一個人的精神世界雖是內在的不易被別人見識,卻會在儀容上得到顯示,惡人,可能是滿臉橫肉相或尖酸刻薄相,善人,就是慈眉善目相平易近人相。可如果真是這樣那又該如何去解釋,張飛李逵之流算不算惡人呢?
近期去九華山地藏王菩薩道場參觀,一個特深的印象是見識到許多尊儀容安詳平靜的佛家尊相,不由得讓人肅穆而寧靜,但同時在許多成佛的菩薩中也有許多兇神惡煞的容貌,如怒目金剛,或伏虎羅漢等,又該是什么情況呢?
接著這次的參觀見聞,對于相由心生這個話題我又多了一些理解。相與心,一外一內,理解的出發點不同,形成的思路結果也就不同。單純的說,一個人的面容由這個人的內心善惡而決定并顯示出不同的結果,這時的觀察角度是向外的,以此我們嘗試去判斷別人,根據相去探索心。深入的理解,則是向內觀看,相即表相,表相的東西在你眼中是什么樣子受你自己內心看待外界世界的標準影響,你的心是積極的樂觀的,你看到的不會大過你的內心所能設想的范圍。世界萬物的表相在你不同的心境和態度作用下,彰顯不同的樣子。也就是我們常聽說過的那樣,你眼里看到的就是你希望看到的世界,它多大程度上帶有自己的主觀構建。
了解相由心生的含義,還看到了這么一個故事,唐朝裴度少時貧困潦倒,有一天,在路上巧遇一行高人。高人看了裴度后,發現裴度面相中嘴角縱紋延伸入口,恐怕有餓死的橫禍,因而勸勉裴度要努力修善。裴度依教奉行,后來又遇一行高人,高人看裴度目光澄澈,臉相完全改變,告訴他以后一定可以貴為宰相。依大師之意,裴度前后臉相有如此不同的變化差別是因為其不斷修善、斷惡,耕耘心田,相隨心轉。
回到那句話,你的氣質里藏著你走過的路和讀過的書,也有說你的性格里都藏著你跑過的步和讀過的書,總之,你對于自己氣質的塑造或性格的塑造都來源于你操持一顆什么樣的心,你為此都做過了什么事。
就像裴度初遇高僧說他有難,一段時間之后那位高僧又見到了他,可卻驚奇地發現他的災禍已經破解了,心相改變了。這個故事可能有很強的佛理色彩,但單從故事看它說明了人和事都有轉機,人生在不斷變化。這些變化體現在心理上也體現在容貌上。
我想就算我們長得丑,但是我們要想的美,而不是你長得美,但是卻想的丑。從這個角度說,長相不重要,而更重要的是,我們在為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皮相而努力做過什么,畢竟堅持不懈的行動塑造的不僅僅是外在更是內心。三國霸主曹操捉刀見來使的故事想必大家聽說,正是心相互應而產生的結果。有次,外使來見,需要曹操接見。
可是曹操對于自己的外形自卑呀,擔心自己出面,鎮不住場子。就找了個顏值高的下屬,穿著魏王的服飾坐王座。而曹操自己,挎一把刀,假扮侍衛站在一邊觀察情況。后曹操派了人,去找使者打聽:你們見過魏王,如何評價他的風儀呢?
使者說:魏王雅量雍容,床邊那個拿刀的侍衛,才是真正的英雄。使者如何看出曹操才是人中豪杰,曹大驚。曹操為什么大驚?
曹操英武蓋世,一代梟雄,有一種強大的氣質氣場。而這些強大的力量,來源于他對于自身的不斷塑造培養,來源于自己一步一步的拼打努力。
不在王座上,只是捉刀的姿態,立于一邊。但他心中那強大的自信,仍然是漫無際涯的涌出來,壓倒了使者,讓使者心生顫栗。
相由心生,在巨大的心力面前也許容貌才沒有那么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