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一放假之前,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一項關于化妝品消費稅的政策,這真是送給各位迷妹們的國慶大禮包啊。在最完美的狀態下,我們以后購買護膚品將會省30%或者18%左右的銀子。這就意味著姑娘們剁的手可以買的化妝品更多了,喜大普奔吧。趁著大家高興,我就介紹下化妝品與消費稅的那些事。
? ? ? ? 首先說說此次化妝品消費稅政策的變化,兩個字可以概括“雙降”。何為“雙降”,就是降稅基、降稅率。降稅基是指取消對普通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征收消費稅。在調整以前,化妝品的征稅范圍包括香水、香水精、香粉、口紅、指甲油、胭脂、眉筆、唇筆、藍眼油、眼睫毛、成套化妝品以及高檔護膚品。此次政策將征收范圍調整為高檔美容、修飾類化妝品、高檔護膚類化妝品和成套化妝品,不再一網打盡。其效果是原來需要繳納消費稅的化妝品不再需要繳稅。降稅率是指稅率由原來的30%降低到15%,其效果是同樣的化妝品,需要繳納的稅款減少了。
? ? ? ? 看完上面一段內容,相信大家在高興的同時,也會有疑惑:高檔美容、修飾類化妝品、高檔護膚類化妝品和成套化妝品具體標準是什么,會不會換湯不換藥。對于這個問題,政策也給出了答案:高檔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和高檔護膚類化妝品是指生產(進口)環節銷售(完稅)價格(不含增值稅)在10元/毫升(克)或15元/片(張)及以上的美容、修飾類化妝品和護膚類化妝品。需要強調的是,由于化妝品的消費稅是在生產環節或進口環節征收的,所以政策是以生產環節銷售價格或進口環節完稅價格為標準來衡量是否屬于征稅范圍的,與大家最終購買價格是兩個概念。
? ? ? ? 說了這么多,其實歸根結底要解決的問題是政策變化對廣大姑娘們的影響,是否能愉快的美美美了,能多愉快的美美美呢?對于第一個問題,答案肯定是肯定的。對于第二個問題,在談之前,我需要厘清一個概念:消費稅是價內稅,即銷售價格和完稅價格中包含著消費稅。舉個例子,某化妝品的銷售價格是100元,那么其中消費稅30元,生產成本和利潤共70元。在政策變化前后,我們假定生產成本和利潤不變。下面的討論中,我們將生產成本和利潤設定為X,政策變化之后的生產價格設定為Y,政策變化之前的生產價格設定為Z。
? ? ? ? 降稅基使得一部分化妝品不再需要繳納消費稅,即X=Y。在政策變化前,稅率為30%,即X=Z*(1-30%)。根據上述等式,推導出Y=Z*70%,換言之政策調整后,生產價格將比原來下降30%。
? ? ? ?降稅率使得化妝品需要繳納的增值稅變少,為X=Y*(1-15%)。政策變化前,稅率是30%,即X=Z*(1-30%)。進而推導出Y=Z*0.82。政策調整后,生產價格將比原來下降18%,而不是簡單的稅率相減得出的15%。
? ? ? ? 剛剛推導的過程正好說明了我在文章開頭說的會節省銀子的比例的計算過程。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我在開頭用了“在最完美狀態下”,在推導開始,我也“假定”生產成本和利潤不會變化的。之所以會如此表述,是因為剛才的推導和結論都是理論狀態下得出的。實際的價格下降結果還將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比如需求彈性。需求彈性是指一定時期內一種商品的需求量變動對于該商品的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就是在價格下降1%的情況下,需求量增加多少百分比。如果你購買的化妝品同質產品較多,需求彈性大,恭喜你,化妝品生產商基本上會隨著消費稅的減少同步降價,以獲取更多的銷量從而實現利潤最大化。相反的,如果你購買的化妝品在市場上具有獨特性,不可替代,需求彈性偏低,那價格下降的幅度會很有限,對于生產商來說,面對需求量降低幅度小的情況,盡量保持高價格獲取更高比例利潤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