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巧言令色,這個詞相信大家都聽過或者見過,比較在電視劇或者小說中,文章上,甚至生活中都非常常見。可沒成想這個詞是孔老夫子先說出來的。
? ? 又是一個沒想到系列!
? ? 巧言令色,鮮矣仁!
? ? 需要理解這句話,我覺得有三個問題要解釋清楚。
? ? 首先:巧言令色,該做何解。
? ? 其次:如果巧言令色鮮矣仁,那么怎么樣才能富于仁?
? ? 最后:為何巧言令色會和仁扯上關系,并且這種狀態(tài)的人會鮮矣仁呢?
? ? 巧:從工,技也,意思是技術高超。
? ? 言:說話,講話,一個人說話叫言,兩個或者兩人以上聊天叫語。
? ? 令:1、接受認為,聽從指示;2、引申義,支配,逸使,3、時節(jié)
? ? 色:1色彩,2神態(tài),表情,3物質,4女色欲望
? ? 結合上面的單字解釋,我們可以把這四個字這么理解。
? ? 巧言:高超的話術,巧妙的語言
? ? 令色:支配神情/控制物質財富。
? ? 巧言令色:巧妙的語言可以控制人的神情,甚至是財富。
? ? ? 巧言令色,在現(xiàn)代商業(yè),是非常受重視,訓練口才的商業(yè)書籍,層出不窮,憑借好口才,話術,泡妞成群,一夜暴富的都市傳說不乏流傳。可見,巧言確實可以令色!妖言可以惑眾!
? ? 我們來思考下巧言令色的當事人處于一個什么狀態(tài)呢?
? ? 什么情況下,你說話會言辭巧妙,滔滔不絕?言辭巧妙不是天生就有,需要練,反復的刻意的鍛煉。會說話,是一門技術活!
? ? 說書人會講究言辭,情節(jié),會根據(jù)聽眾的情況來決定自己的節(jié)奏,人越多,聲音越富于感情。比較靠嘴吃飯。有所求,求財是,會注重言辭,會判斷客情,恰當時機會滔滔不絕。演講同樣如此!一樣靠嘴說話,靠嘴生存。
? ? 有的人說教師也好巧言令色,事實上大部分的老師更多的是照本宣科,只知道參考教研書籍,一成不變的重復,只要少數(shù)真正熱愛工作的老師才回去鉆研話術,但還是會為教學服務。還有一些天賦高見識廣的,隨便漏點課外知識,已經足以吸引不經世事的同學們。
? ? 在網絡時代,媒體人可以稱的上巧言令色,一張嘴可以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甚至不惜代價制造新聞,輿論。巧言和令色在網絡時代可以分開,掌握其中之一就可以發(fā)財,全部掌握更是了不得。巧言,換成某些商業(yè)語言就叫內容為王!而令色,換言之就是眼球經濟!同時掌握了這兩樣武器的,不用說,大家也知道是企鵝。彈窗/各種聳人聽聞的段視頻/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標題/還有數(shù)量龐大的名家博客。內容視頻游戲牢牢掌控了大部分人的業(yè)余時間。
你說他們話費那么大的精力巧言令色為了什么!不過是利字而已。
孔老夫子兩千多年前就給出了這么一個評價。鮮矣仁,不就是為富不仁嘛!確實夠精辟。
巧言令色,有幾個是有仁愛之心的,故曰:鮮矣。
我們反過來思考,如何才能讓仁更多呢?用時髦的說法是如何讓時間充滿愛呢?
愛是付出,是奉獻,是敏行訥言,是忘我!
禮者,履也!用行動,用行動去表達,而不是花言巧語。所以身體力行,言傳身教。我們相信愛的力量,那么就通過行動來表達,光說不練假把式!
仁,多在心,不在言。真正的懂得在于身心俱在,心念身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