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涵
自13歲到17歲這漫長的時光里,我曾經長期拒絕外界交流,一直在自我封閉的狀態中。曾胡亂地下定義――自閉癥。
為了寫這篇文章,我特意去百度了一下自閉癥與憂郁癥的區別,覺得自己當初的表現特征更符合憂郁癥的癥顯特征。
自閉癥多發生在兒童期,而且會發展成為語言功能障礙。我出現心理問題的時候已經13歲了,語言功能,身體情況都是正常的。
與所有的抑郁癥患者一樣,我那段時間的表現為悶悶不樂,沉默寡言,行為麻木而機械。對現實不滿,浮躁而缺失耐心。是的,即便我當時只是13歲的孩子。
在初一新學年的摸底考試中,我化學考了87分,班級第一。而化學老師卻沒有點出我的名字,由此我對老師心生恨意,覺得他沒有對我足夠關注。
因為個子高,我被放在了教室最后一排。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是,我近視,而且聽不清化學老師那曲里拐彎的言語表達。由此,開始討厭聽老師講課,認為沒有一位老師喜歡自己。
但,老師講的課我提前預習,課堂上能否聽清看清就無所謂了。盡管,我在班里的成績仍然保持前幾名,但是厭學的情緒一直霸占著我的內心世界。
也因是自主學習,開始對老師的灌輸教育感覺不滿。“老師教的不都是課本上已經有的嗎?自己學就可以,還用他們教?照本宣科哇,誰不會?”這種腹誹默默咕道了竟三年。
小學時候的我,倍受老師寵愛。班里有各種活動我都很積極地參加,講故事、做板報、甚至還兼過文藝委員,打拍子,同學們也都很佩服,喜歡我。到了初中就一落千丈,同學、老師大部分不熟悉,不知道如何與他們交流相處。
我被孤立起來,在學習好的群體中,不乖巧,不會表現自己,難討老師歡心。在學習差的群體中,不活潑,無法融入到他們的生活里。由此自卑感也在橫生,對自己肥胖笨拙的外表厭煩,早生的白發更使這種情緒雪上加霜。
那種感覺是暗黑的,記憶里最清楚的竟是滿地的鼻涕醬。窮,沒有錢買衛生紙,有種紅色質量非常粗糙的衛生紙,是來月經時用的。有了鼻涕,就偷偷撕了紙,把身子埋到書桌里面去,怕被別人聽到擤鼻涕的聲音,不敢使勁擤。擤一下,用僵硬的紙抹一下,然后再輕輕擤一段,再抹。抹完舍不得扔,放在桌洞角落留著再用。
但,即使這樣,紙張仍然不夠用。于是乎,在冬天,一看四周無人注意,就快速地捏著鼻子,直接用手甩在了地下,再用腳底使勁把那團鼻涕拖開。
? 女孩子是極愛干凈的,我也不例外。但偏偏是這種臟兮兮的記憶布滿腦海。夢里經常小心翼翼地避開一團團的屎,在淌著鮮血的山崖上攀爬。還有經常只得了七八十分的考試。
那段時間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我彪了,我的爸爸用一碗臟水來測測我是不是真傻。我喝掉,證明是真的。沒喝,證明還有救。
我沒喝,我是有自知力的。我不僅清楚地知道外界發生了什么事,別人在想什么,我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出現了溝通障礙,只是不想表達而已。
初中畢業,我果斷地輟學。有職業學校的錄取通知書也沒理會。我到山上放牛,與新認識的伙伴交流。給我的初中同學藏玉潔寫信,告訴她這三年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海子在他的詩里說:“從明天開始/給每一位親友寫信”他沒有做到,我做到了。玉潔給我回信,不僅表示了對我深深的理解,更肯定了我的繪畫天賦,說不要把它埋沒。
“從明天開始/喂馬/劈柴/周游世界”,我也做到了,雖然喂的是牛,不是馬。雖然打工所經歷的地方僅僅是山外的小鎮,山東境內的濟南、青島、萊州,結果是美好的,我真正地走出了心理抑郁期。
海子或許自己也曾與我一樣,做過內歸因,審視自己身上出現的心理問題。“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從詩里我們也能看到他有過短暫的念頭想要突破障礙。但他的勇氣太少,或者說外歸因占據了大部分思考空間。
而外歸因恰恰是導致我們的心理環境不斷惡化的劊子手。
何為外歸因?就是把為什么會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推向外界,而不是從自己尋找原因。
比如:我在文章前面的一段陳述,我發生交流障礙,我指向學校的教育環境不好,而不是我沒有能力適應新的環境。這就是外歸因。
而內歸因呢?則應該反思是不是自己欠缺適應新環境的能力,應該及時地調整自己呢?這叫內歸因。
假如我們確實無法做到適應這種新的環境,那么就需要換一種環境來解決掉這種因為無法適應環境產生的焦慮感,或者說是心理抑郁問題。我當時果斷地輟學,就是在為自己尋找喜歡的生活環境。環境改變了,心理問題走出的幾率就非常大。
還說外歸因。我們說海子內歸因出現是極其短暫的,外歸因的時候居多。包括他現在的粉絲們,依然把他的心理問題不斷地外歸因。眾口一詞的說法就是海子的內心世界不能被外界理解。
古詩詞達人萬俊卿老師說過很透徹的一句:“渴望被理解是本性,不乞望被理解是悟性。”
每一個人都渴望被理解,被接受,這是人之天性。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兩點。
首先第一:別人沒有義務來理解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習慣與方式,既沒有時間也不可能某一個人專門盯著另一個人的心臟看:“親愛的,你在想什么,需要幫助么?”如果有這樣一個人,我們第一個反應應該是,“管那么多閑事干嘛?你有病沒?”是吧?更何況,想讓整個社會來理解呢?整個社會都去努力地解讀某個人,把注意力放在某一個人身上,也不工作了,也不休息娛樂了,這邊安一個攝像頭看他每天在做什么,那邊安一個投射機,看看他的腦電波,每天都在想什么,那這個社會是否要癱了?
第二:“想要別人理解自己的內心,我們需要坦露自己的內心。”這是個最基本的事實。你不告訴別人心里在想什么,有誰做到能像孫悟空一樣爬你腦袋里,掰扯一下你的每根神經線都是如何運作的?
既自我封閉,拒絕與外界交流,又渴望外界去理解,這是根本不能實現的事情。
這是一種惡性循環,自我封閉――導致與外界溝通障礙――然后外歸因(是外界的不能理解他導致了心理抑郁)――心生怨憤、不滿無處釋放――加重病情――再繼續外歸因――繼續惡化,最終導致精神分裂,自殺。
現實生活中,正常人也是一樣的。當我們遇到心理問題時,需要直面問題,把問題擺出來,去解決問題。屬于自己的去糾正自己,確實屬于外界影響,去針對外界發泄也好,表達訴求也好,補償也好,就需要去切實地實現。
就像我們被人撞了,導致身體受傷,精神抑郁,這就是實實在在的外界原因引起。誰撞的我們就去找誰,不要張三撞的,我們去找李四。這樣精神抑郁的情況就有可能解決。
但是,別人也沒招惹我們,我們心里煩躁不安,就說是因為別人引起,這樣的外歸因是不妥當的。就像曾經的我。
作于2018.06.25日山東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