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喜歡畫畫,不過比較單一,就是用普通的鉛筆或者水筆在紙上畫下自己喜歡的圖案。直到關注簡書后,我發現畫畫的方式很多種,其中最吸引我的是水彩與彩鉛,這兩種繪畫方式之前只是聽說,沒有真正接觸過,但在網上看到那一幅幅充滿美感的作品呈現在我眼前,我竟也期待著自己拿起畫筆去探索里面的樂趣。這里先簡短介紹下我的彩鉛學習之路。
6月中下旬網購的彩鉛裝備,開始關注簡書上一些簽約作者的畫作,這里我畫的圖案大都是來自心藍老師定期在簡書上發布的一些彩鉛教程。
我的第一幅彩鉛畫是《貓咪讀月》
畫完后用黃油相機加了個濾鏡,文字是自己編輯上去的。喜歡將自己畫完后的畫做一個詮釋,這樣也能促使我思考。
其實讀一幅畫也像讀一首詩,聽一支曲,愛一個人那樣有深意。
這幅畫現在沒有在手頭上,所以無法重新拍一張原版照片,說一下我繪畫中的遇到排線問題:圓形內圍繞著貓周邊有很多放射的線條,畫的時候,注意繞著畫面中的圓轉動一下畫紙,邊畫邊轉,就能自然有序地排出那些線條啦~
開啟彩鉛之路后就剎不住車了,每當畫的時候我就非常投入,有時竟然因為一幅畫沒有畫完,都不想去吃飯,這對我來說,可能是一種享受。
繪畫其實是在繪一種生活,是一種慢生活,慢慢的沉浸在繪畫的過程中。感受光影,感受作品本身的美好。每個人心中都裝著一幅畫,那是對生活的渴求。
讀畫就像讀書,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為面對一幅畫我們同樣有自己的看法和見解。書由文字構成,而畫就是點、線與面的組合。我們可以通過一部經典著作來解讀作者,同樣也能通過一幅畫來了解畫家的內心世界。
每幅畫都是有語言的,即便一幅畫被很多人臨摹過,它在每個人心中的含義也有所不同。因為認知不同,想法自然也不一樣,你不用刻意地讓他人接受你的想法,只要能表達出自己內心的聲音就是莫大的欣慰。
我們總愿意用等我有了大把的時間再去畫畫、再去旅行、再去做一些事情之類的話,來搪塞自己。等真有那一天了,可能你也忘記了初衷,而現在便是最好的時光。
在家里我的母親看著我畫畫,每次都提醒我,“歇會,快歇會兒,多累啊。”只是覺得有喜歡做的事情便是一種幸福與滿足,不能用累與不累來衡量一件事是否值得去做。
畫畫就是這樣,帶給我很多色彩,讓我用心感知著這個世界,感知著周邊細微的變化。
很慶幸自己經過好長時間后又重拾了畫筆,我和畫畫之間的故事還會再繼續,記得隨時來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