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勃然滄海 ? 圖|來自網絡
不知怎么的,這部看似普通的2D電影最近火了,可能是與人類世界的共存中,狗這種動物是最純良的吧,也可能是在大千繁華世界里,人情易冷暖,而狗,卻始終陪伴左右,直到終老。
電影是從一只名叫貝利的新斯科舍獵鴨尋回犬開始講起的,電影最初給人的感覺是一種輕松、滑稽的感覺,貝利在伊森家各種調皮搗蛋,惹得大家啼笑皆非,伊森從小便很喜歡橄欖球,貝利也因此練就了一身很厲害的空中抓球技巧,后來因為伊森父親酗酒的原因,父母間的矛盾日漸嚴重,有一天,在一場大撕逼之后,父親離開了那個家,再后來的一次橄欖球比賽后,伊森無意間偶遇到了落魄的父親,但同時也因此被Todd奚落了一番,伊森一氣之下將Todd打到在地,便帶著漢娜(女朋友)和貝利離開了,Todd心懷不滿,趁著伊森睡著之后縱火點燃了伊森家的房子,被貝利發現,并吼醒伊森和媽媽,在大火中逃離的時候,伊森不小心把腿摔傷了,之后便留下了一輩子的遺憾,之后伊森便跟隨媽媽一起去了鄉下爺爺奶奶的農場生活,由于腿部殘缺的原因,伊森從此意志消沉,跟漢娜也分手了,把貝利也丟下獨自一人選擇了逃離,直到貝利臨死才歸來,至此,第一個故事便結束了。
在隨后的幾世輪回中,貝利分別以德國牧羊犬的警犬身份鏖戰綁架犯人,最終在因槍傷死亡,以柯基犬的身份陪伴意味黑人女性從少女時期一直到大學、戀愛、結婚、生子一直到老年,再后來便以圣伯納犬的身份被一個浪蕩男女囚禁,看到狗狗每天被這對男女冷漠、虐待,這一囚禁,居然就是一輩子,等它狗老珠黃的時候,這對狗男女不喜歡了,然后把它扔掉了,就這樣,貝利便開始臟兮兮的流浪生活,它穿越了街區、郊外、森林以及很多地方,有一天,他一個不小心又回到了一個廣袤的麥田,這個它在第一世里的伊森的老家,它很興奮,找到了伊森以前住的那座房子,他使勁的吶喊,這個時候,一個老年的男人給開門了,可是,老年的伊森根本就不認識它,還趕他走,甚至在后來,還把它送到了收容所,峰回路轉,也可能是冥冥之中的緣分,時隔一天,老年的伊森又返回收容所把貝利接了回去,這次回去,伊森似乎逐漸的接受了貝利,幫貝利洗澡,讓他從新恢復活力,貝利呢,也很聰明,居然通過味道找到了漢娜,這個時候的漢娜已經是一個老外婆了,正好回到女兒住處的原因,跟貝利偶遇了,貝利想方設法把漢娜帶到了伊森的老家,就這樣,他們倆從新燃起了愛情的花火,并完成婚禮,伊森也漸漸的發現這條狗就是當初的貝利。
有點神奇,以前感覺幾生幾世劇情一般會出現在國產的電視劇或者電影里,沒想到這次卻出現在一部外國電影里,還是描寫一條狗的故事,這部電影里,貝利時而逗比,時而勇敢,有讓然感覺到搞笑的地方,也有讓人潸然淚下的情節,總體而言,給人的感覺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狗,始終都是一種忠誠與純良的物種。
人的情感,有時候很復雜,就像愛情,親情,有時候時間久了就是一種習慣,在一個人的生命歷程里,不管是活物,比如貓,狗,又或者冷物件,比如梳子,一支筆,都會被寄托上人類的情愫,正因為這種情感的投資,所以在分別的時候,或者物件丟失的時候會讓人情殤。
電影里,每一次貝利的離開,都是一次生離死別,不禁讓人淚滿襟,可能是因為智商和情商不高不低的原因吧,狗狗的世界里,似乎沒有那些比較負面的伎倆,比如爾虞我詐,又或者利欲熏心,狗狗的取向其實很簡單,人類給了自己生存和依靠,那么人類就是朋友,即使它們有時候也會很調皮會有一些小壞,但也不會妨礙人類對這個物種的喜愛,這或許就是狗狗的幸福吧。
有一個研究表明,人類并不一定會因為金錢的積累而主次遞增幸福感,比如年薪一千萬的人未必有年薪十萬的人過的幸福,金錢的增加,或許只會像海洛因一樣,給人以暫時的興奮,等待這種藥效過去了,又會陷入一種平淡無奇或者痛苦之中,長久的幸福,實際上是一種經營,一種培養。
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這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