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參加一個線下書友聚會,他們分享自己和讀書的故事,感動之余也想起自己和書的緣分。從自己讀書到和書友們交流,這種感覺像是那條在幽暗叢林里靜靜穿梭的溪流,終于有天越過樹叢見到陽光。無論樹蔭里還是陽光下,都是值得慶祝的日子。
書就像一個老朋友,陪著我度過童年里每個蟬聲起伏的暑假和飄滿鞭炮香的寒假,躁動不安的青春期,彷徨又激動的大學,還有畢業后那些快樂或孤獨的日子。
大概是小學三四年級的暑假,可能是自我意識的萌芽,開始不屑和那些弟弟們爬樹玩泥巴偷果子,為了甩掉跟屁蟲,我不得不去開辟屬于自己的新領地。于是發現了爺爺家二樓幾個無人打擾的房間,那是爸媽和叔叔姑姑們以前住的地方。很幸運的是每個房間都有個小書柜,叔叔的房間有武俠小說、小姑姑的書柜有言情小說、還有爸媽房間的四大名著,就這樣打開了一個新世界,每天一有時間就躲在里面,打開吱吱叫的書柜門,聞著舊書淡淡的霉味開始發掘。其實一開始是看不懂的,字還沒認全,全靠一種小孩子的虛榮心在猜,當時還發明一種自己的方法,不懂的字直接認偏旁部首。現在想想以前真是沒人管,也沒人指導,至少應該去查查字典的嘛。在二樓那些神奇的房間里,金庸、古龍、瓊瑤、亦舒、三毛,還有寶玉哥哥、大圣、楚留香伴我度過無數傾盆大雨的夏日午后和躲被窩里的冷天夜晚。第一次接觸汪國真詩集,看蔣宋家族秘史,讀到三毛把車開進池塘里被逗樂了。也因為太早看言情書,早早就對它免疫。還偷看小姑以前的日記。甚至看過《金瓶梅》,完全看不懂!以至于后來聽說它是禁書的時候一片茫然。于是小女孩在這個領地里自娛自樂一直到初中,那幾年美妙的時光,無憂無慮,看著書里的世界心兒都在飛,回憶起來滿是金燦燦的陽光。
讀小學的時候,最討厭的日子是周一,最期待的事情是又讀到新一期的雜志。當時媽媽訂了好多份小學生雜志,有小學作文,數學等等。每期都很認真看、猜謎語、答題、做剪報,然后按順序整理好,堆在書架角落里。現在回想起來,這些雜志像另外一種世界,對一個在小鄉鎮長大的孩子來說,那個世界真的是好精彩,城里的孩子們的生活讓人好羨慕。除了雜志,家里也有不少的童話書,一本厚厚的安徒生童話被翻了無數遍,最后連書皮都掉了。印象深刻的是一本厚厚的繪本,封面是一顆色彩絢麗的樹,樹上坐著小精靈,掛滿水果奇奇怪怪的小東西。還有格林童話,現在有人說它是黑暗童話,小時候并沒覺得有不妥呢。
上初中前,收到小姑子送的一套小百科全書,一個紙盒子裝著,里面有7,8本小書,類似于十萬個為什么。這套百科全書應該算是我的科學啟蒙了,真是太有趣了,每個小冊子都翻了好多遍,還在日記本里寫著夢想要當一名科學家。后來初中時候特別喜歡數學、地理、生物,包括大學選理工科,可能也是當時埋下的一顆種子。讀科學是簡單快樂的,有人說過,哈姆雷特有一千個,但是勾股定理只有一個。
高中寄宿,同學之間經常互相借閱看書,一本書在宿舍或教師里傳來傳去,一個人在讀的時候,往往就有人在排隊預約。傳閱度很高的當然有郭敬明,韓寒和新概念作文大賽文集,還有余秋雨,周國平,張小嫻,安妮寶貝等等。年輕的時候還帶著一股子憤世嫉俗,看名著經典看得熱血澎湃。當時全宿舍人都在看《小婦人》,被馬奇一家四姐妹的經歷所感動。還有劉墉寫給兒子的書,我爸也很喜歡看,里面的一些開明的教育方式受益匪淺。當然作為一個熱愛科學的小菜鳥,有段時間著迷過霍金,把《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通通買回家,其實當時是沒看懂的,就像曾經看過的經典名著,大部分都忘光了。不過這些書最后都到了我弟手里,反而對他有一些影響,算是無心插柳。
試著回想大學時期閱讀的書,竟然大部分都想不起來了。只記得每次泡圖書館,都發誓要一點點啃完里面的書,但每次都在準備專業考試和看閑書之間搖擺,當時最大的愿望就是不用做實驗考專業課,然后剩下大把大把的時間看自己喜歡的書,現在這樣愿望總算是實現了一半。大一有段時間有點低落,把圖書館當成了庇護所,從那時候開始稍微系統的看一個作家的書,比如說張愛玲。大四畢業設計經常整天呆在實驗室,有時候等反應結果要等到晚上(苦逼的實驗狗...),于是在實驗室看書成了一段獨特回憶,也是在那個時候重讀的魯迅。
畢業后有段時間住公司宿舍,為了打發時間讀了不少暢銷書,印象比較深的像《狼圖騰》。來深圳之后,偶爾泡深圖,看書斷斷續續,每年閱讀量開始保持在十幾本左右,開始接觸卡爾維諾,《宇宙奇趣全集》真的太好玩了! 始終感覺在一種混混沌沌的狀態,偶爾會為看了一些好長篇激動不已,像是《陸犯焉識》《荊棘鳥》。上下班的地鐵里,留下不少的閱讀記憶,有段時間上下班坐很長的地鐵,用手機啃完了《明朝那些事》。試著看《追憶似水年華》,還是爛尾。
回憶自己的閱讀經歷,也很簡單,算是比較幸運,接觸得早,也沒有人指導和干預,總結兩字就是“亂看”。我媽媽鼓勵讀書,但她從來不過問我在看什么書,以至于我一直都在一種自由自在的狀態,像是一只”書蟲“,鉆進叢林里的小徑,其樂無窮。當然也有走一些”彎路“,就當是一種特別的經歷。越讀越發現自己的渺小和淺薄,想看而未看的清單排起來可以繞地球幾個圈,生有涯而知無涯。
閨蜜常說,走遠了,別忘了來時的路。讀書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或是暫時的庇護所,或是秘密花園。希望始終不忘初心,享受閱讀的過程,保持對認識世界的原始渴望。畢竟,這個世界真的太有意思啦!
書是一個老朋友,未來的日子,愿與這個老友繼續結伴前行,不離不棄。
最后借用Star Trek(星際迷航)里的瓦肯祝詞祝福各位 “生生不息,繁榮昌盛。”
(Live long and pros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