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踏上教學之路開始,不管是從課堂上學到的還是從書上看到的,都時刻教導并提醒著自己,作為老師對學生應懷著一顆關愛之心,為人師者極有責任去教育好自己的學生。雖然真正站上三尺講臺,實際情況離自己所想的或許有些遙遠,但是兜兜轉轉,教育實踐多了,若時常懷著“對學生多一點點的關愛”的念頭,不管這關愛是嚴厲的還是溫柔的,對孩子的培養往往會更有成效一些。這次我所要分享的也是自己親身經歷的關于一個“關愛”的小故事。
? ? ? 猶記得當時是自己第一次參加教育實習,雖然只實習兩個月,但仍要負責兩個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初為人師,極為迷茫,看到文章不知從何教起,課也不知如何上,班級管理經驗極為欠缺,僅有的也只是從書上課堂上學來的那滿腔的愛心等待著去奉獻給學生,所以這剛開始的教學工作只能用手忙腳亂來形容。
? ? ? ?在那手忙腳亂的日子,班上有一個孩子仍是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個孩子極為特殊,長得極其矮小,起碼要比同齡人矮上一個頭,一看就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這樣的個頭,他引起了我的注意,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個頭,他需要承受很多來自周圍的不善的目光,甚至是各種調笑。雖然他看似并不在意,仍舊跟著開他玩笑的同學嬉笑打鬧,整天嘻嘻哈哈的樣子,但是偶爾經過學校走廊看到他獨自一人在某個角落發呆時,卻是完全不同的模樣。從他日常的行為習慣中,能感受得到極為早熟,小小年紀已經懂得如何去掩飾自己的內心。可是正因如此才令人覺得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所以之后很長一段時間我的目光都會追隨著他,也讓我做出一些舉動向他傳達我對他的關注。比如,平時在走廊上遇到他時會微笑地跟他打招呼;有什么需要學生幫忙的事也會首先想到他;經常批改作業時給他寫的批注評語會特別多;上課時總是會瞅著機會積極表揚他;若學習或習慣上哪方面做得不好時也會特地找他談談心……
? ? ? ?剛開始時他對我的這種關心和友好表現得并不在意,也沒有什么回應,可是久而久之,他也慢慢覺察出我的真心,有了些許轉變。所以當他在一個周末的周記中向我敞開心扉訴說了家中情況時,我極為吃驚。父母離異,不愿跟父親和繼母同住,只和爺爺兩人相依為命。我對他的這種坦誠感到驚喜,可學生這樣的處境也讓我思慮良多,而我卻也只能在周記的評語上給他說說心靈雞湯。后來,我們慢慢地通過周記來交流聊天,也是從周記中我才理解這孩子為何會如此早熟,有時為人處世竟有些像成年人般。霍姆林斯基說過:
? ? ? ?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愿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總歸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
我極其感謝這個孩子這樣的坦誠相見,讓我機會反思自己是否有這樣的資格去談教育。
? ? ? ?有了這樣的交流,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我看到了他一些可喜的進步,如書寫的進步、上課更為認真的聽講,甚者慢慢地接收到了這個孩子的友好。記得當時帶他們班已經有一個多月了,跟學生慢慢熟悉,學生也已經知道我其實是個軟柿子,不會怎么為難他們,因此課堂上經常吵鬧,常常另我沒辦法輕松地地講課。終于在望著講臺下那群嘰嘰喳喳的學生又一次無可奈何之時,這個孩子竟然爆發出一陣雷鳴般的吼聲:“不要吵啦!沒看到老師都上不了課了嗎?!”只記得當時所有學生被震驚得立馬住了嘴,而我也是既驚訝又感慨。還記得有一次學校臨時有急事需要立刻趕回去,因此還沒來得及通知實習學校和這個班的學生們就匆匆離開了。一周過后,重新回到實習的學校,向往常般走進班級教室,沒成想一只腳剛踏進教室竟然就聽到了一陣陣掌聲,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這個孩子就從座位上跑了過來抱住了我,哽咽著對我說:“老師,我還以為你不回來了呢?”低頭看著這個孩子,當時心里五味雜陳。我想自己只是做著作為一個老師應該做的事情,給予學生最起碼的一點關愛,這點關愛有時可能是不甚在意的,甚至是有些無意識的,可竟讓學生如此上了心,有些歡喜,可更多的卻是慚愧……
? ? ? ? 現正式任教已有半年多,經常聽人說,純粹的愛心教育那是扯淡,身邊也不乏對學生的各種批評教育。從來不反對批評學生,恰當的批評也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方法,但是教育卻也從來沒辦法缺少對學生的關愛。高爾基說過:
? ? ?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
一個小孩子對老師的感情有時是老師沒辦法理解的,若他接收到來自老師的一些真切的關愛,他的一些行為可能也會隨之改變,而這關愛在孩子心里占有多大的分量,有時老師可能完全沒辦法體會。古往今來,有多少教學事例是因為教師那不經意的善意的行為而改變了孩子,因此,一點點的關愛換來的其實也許是一個孩子不一樣的生活學習態度,甚至是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