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職業困境和上有老下有小的人設十分焦慮,找機會拜訪了一位善于思考總結的資深出版人。于是交流后有了如下筆記:
聽出版人崔老師分層解答人生升級
1. 人生是需要升級的嗎?
當然,當你覺得渾身難受,又說不出怎么了,證明你在升級;當你看著對面熟悉的陌生人,不知道感情怎么變成現在這樣,也證明你們都在升級;或者急需升級;雖然誰都想“心里活著的還是那個年輕人”,但時候到了,就是要舍斷離,基于當下的能力范圍,不舍斷離真的背不動那么多。
2. 夢想有多少現實力量
夢想的力量在影響觀念思維方面。
人都說知行合一,但是,錯!這前面還有個信字。信在最先,只有信了,才會真知真行。
3. 如何面對人生艱難窘迫的升級功課
1)把夢想分段具體化
“舍斷離”那些不重要的,強化大目標,心理時刻清晰。
在每個需要判斷輕重緩急時,服從大目標,放下完美主義和自戀,與人分擔。
2)準備能力資源
核心能力塑造,尤其應是未來的,體現自由意識,非AI替代的。(自己的能力增長)
生態搭建(共生與借用)
3 )中期計劃實施及檢驗調整
根據1)和2)的策劃,制定中期計劃,并不斷調整檢驗,特別包含識別自己不擅長的能力,放下自己不適合的方向,在現有能力范圍規劃搭建。用好現有崗位和家庭資源,比如現有崗位的上對文字,講課的訓練。比如家庭里,與老人孩子相處的成長技能。
4)優化輸出呈現
有意識優化輸出意味著產品思維。比如,做一個公號也是需要人設和產品思維,是個訓練輸出能力,積累生態的方法,著眼未來。流量代表了專業價值和被識別,需要通過產品思維去推廣內容。不要把這件事想的太自我了,以為自媒體是表達用的。一旦為了流量改變就沒自我了。這是個有商業價值的事,也許你不乎具體金錢,但這是影響力,所以流量也是巨大的價值。
5. 其他需要提醒的事
對于做事,活在當下沒未來。克服肉身所限的當下短視,懶惰,著眼未來,以便排除情緒干擾,做夠一萬小時,把成績85分拉到95,等生態長成。
對于焦慮,以續命為常態,不急功近利和完美主義,反而要在當下,在能力圈內規劃。
舍斷離,最核心是情緒和小我,需服從大目標。
發展獨特價值,但這個獨特需要花精力打磨和調整。以未來視角找到獨特價值點,深入切入,做到無可取代。能力到了,方法自然出現。
做80后里最懂90后的人也是獨特價值,耐得住寂寞苦悶,懂得進退取舍,看得開生死起伏都是能力構成的一部分,也就是每一步都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