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主演的又一部大女主戲《那年花開月正圓》正在火熱上演,終于在吳聘下線后,要迎來人生的逆襲了。
一個曾經靠父女聯合行騙、江湖賣藝的流浪女開始有征兆地如開掛一般,馬上要上演登上人生巔峰的戲碼了。
這已經不是孫儷第一次在劇中扮演這樣的開掛人生了。從甄嬛到羋月,再到周瑩,你再難以想象,她也從一個看似普普通通的民間女子一躍飛上了枝頭,這就是一個偶像劇里的生活,因為她永遠有“主角光環”加持,所以即使再平庸,也依然會成為萬眾矚目的成功者。
然而,一旦落入真正的生活,你就會明白,生活永遠不是偶像劇,根本就沒有那么多的“主角光環”,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此生注定不平凡”,是萬千人中被選中的那一個,但是那些所謂的“逆襲”和“崛起”只不過是自己的想象罷了。
你總是不愿意給自己貼上平庸的標簽,然而最終你會發現,平庸之人只會一直平庸,但是卻總是又不甘平庸,這才是平庸之人最可悲的平庸之處。
每個人身邊都有那么幾個努力奮斗、夢想平步青云的職場朋友和拿來比較成功與否的同學。一邊羨慕他們在世界五百強工作,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一邊痛恨自己沒日沒夜忙成狗,工資月光前途渺茫。
我們羨慕別人過得好,只怕自己活得不夠好,更怕別人比自己過得好。從每天睜開眼的那一刻開始,就要為房貸、車貸和全家人的吃穿用度奔波,不敢有絲毫的停歇。就像是一只無腳鳥一樣,不停地扇動翅膀才能飛得更高,而當揮不動翅膀的時候,也就是這只無腳鳥死亡的一刻。
可是,我們即使活得很累,但是又不敢去死。因為害怕一旦死亡,就有數不清的債務逼迫你想要分分鐘起死回生。
一個朋友辭職開了一家互聯網公司,每天陪客戶推杯換盞,晚上喝到不省人事,第二天又不得不早起去和新的客戶見面談合作。
曾經那份令人羨慕的體面工作,雖然舒服,但是卻總是掙錢很少。于是,他開始選擇放棄這份安穩和錢少事多離家遠的工作,選擇放棄別人眼中所謂的平庸工作。
他創業后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以前工作雖然掙得少,但是朝九晚五有雙休,也不用太多操心,現在卻成了朝五晚十無休息,事無巨細要操心。就為了所謂的成功,這就是我們追求的成功嗎?
很多人和這個朋友一樣,每天都很焦慮,但是又不敢逃避。似乎逃避就意味著失敗,就是向成功妥協,向平庸靠近。
誰都不想平庸的過一生,誰都想功成名就,榮華富貴,于是就開始變得越來越焦慮。
大多數人活得累,其實并不是真正因為生活所累,而總是在與別人的比較中讓自己很累。
每個人都扮演著超人、蜘蛛俠、鋼鐵俠、忍者神龜和葫蘆娃,唯獨不知道自己是誰。而當這種角色扮演太久,有一天卸下裝扮后,居然也不知道自己曾經是誰,為什么而活,將活成什么樣?
因為,大部分人活成的樣子都在極力逃避平庸,平庸是可恥的,誰都不愿意當一個可恥的人。
臺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有一句經典臺詞:“多看看自己生活中好的一面吧,否則我們永遠有羨慕不完的別人的人生。”
可是,在一路躲避平庸,向成功狂奔的路上,早已經忘記了自己生活中好的一面,大多數人看到的都是別人好的一面。
而衡量這種好與不好的標準,就被眾人約定俗成地以金錢的多少來定義。有錢就是成功,沒錢就是平庸。
日劇《逃避雖可恥但有用》中,研究生畢業卻找不到工作的森山實栗選擇與上班族津崎“契約結婚”,這本身就是一種逃避,因為焦慮,所以逃避。
我們不否認努力,也不是讓你放棄努力贏得成功,而是你首先要明白,你的努力是為了你自己,是為了成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終生努力成為別人的樣子。
你羨慕那些成功者的光鮮亮麗和錦衣玉食,卻只是為了逃避而逃避,那么,平庸如你,本身就注定了會平庸一輩子。
(文 | 徐亨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