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個木匠,姓王,大伙兒都叫他王師傅。
王師傅三十出頭。別看他年紀不大,可他做木匠已經十多年了。他家里祖祖輩輩都做得一手好木活,手藝一直傳到他這里。村里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他在做著祖上傳下來的手藝。每當老人們問他是否會厭倦這些木頭時,他總是憨憨的笑著,也不回答。由于王師傅手藝好,為人真誠,村里要做什么桌子凳子雕窗之類的都去找他。一塊塊不起眼的木頭,在他的打磨雕刻下成了一件件生動的藝術品。
周五是小鎮上趕集的日子。每到這一天,王師傅都要拉上一車貨到鎮上賣。他閑話不多,可是當客人問到有關木工方面的問題時,他說得頭頭是道,毫不保留,加上手藝精湛,他的生意比其他同行都要好。等不到太陽下山,他的貨一準賣完。
東方還未泛白,王師傅就開始搗騰他的心愛之物。斧子木鋸磨得光亮,鑿子刻刀極其鋒利,墨斗尺子木銼.....各有各的位置,整整齊齊。炊煙裊裊升起時,院子里已刨得滿地的木花了,飄著淡淡的木香。
這天,他家里來了一位客人,是縣城里的家具老板。老板因為客人要訂制一批桌子,請王師傅幫忙趕工在一個星期內做完十套,并且愿意給他兩倍的工錢。王師傅卻一口回絕了。他說:“我是手藝人,祖上傳下的規矩,不能因為錢而毀了自己的名聲。我無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達到你的要求。如果不能按質按量完成,你也不好向顧客交代,也會敗了你的信譽啊。”
老板走了,王師傅繼續做著他的木活。
過了幾天,那位老板又來了,手里拿著一塊木頭。王師傅一邊請老板坐下,一邊說:“我真的沒有能力在這么短的時間完成,你還是找別人吧”。老板哈哈大笑,把手里那塊木頭遞給王師傅。王師傅一頭霧水,低頭一看,他的眼睛突然發光了,激動的說,這是誰雕刻的?他用粗糙的雙手小心翼翼地撫摸著板上的雕花,舍不得放下。
"我還沒有見過這么好的雕花,能告訴我是誰雕刻的嗎?”王師傅有些不好意思,但語氣卻又那么急切。
“王師傅,這次我來不是請你趕工的。你是一個實在人,手藝又好,我想請你跟我合作開辦一個家具廠。這個板花是我廠里的一個師傅雕刻的,他也是一個老手藝人了”。老板眼神里滿是誠懇。
王師傅仍舊沒有把手里的板花放下。他在想,這么惟妙惟肖、活靈活現的花鳥得出自于一雙多么靈巧的手啊。要是自己也能學習到這種從來沒有嘗試過的雕刻技巧,那該是一件多美的事啊。
“我給你打工吧,我想給這個老師傅做學徒。請你一定幫我跟他說說”。王師傅一臉的堅決。
幾年后,家具老板的廠擴大了規模,王師傅成了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