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是好人”
我一直認為這個世界上,對一個人最好的贊美之辭莫過于“你是好人”。
“好人”對立于“壞人”。
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做個好人,不要做壞人。可是長大之后發現,世人并非是戲劇中那么臉譜化的形象:紅臉是好人、黑臉是壞人。
世界上沒有“好壞人”之分,只有“好壞事”之別。當你做了好事的時候,是“好人”;做了壞事的時候是“壞人”。一個人往往既是好人又是壞人,沒“絕對”一說。
于是我陷入苦惱中:既然無法用“你是好人”來夸贊別人,那么應該用什么詞匯呢?
02 “你是靠譜的人”
直到最近,身邊遇到一些非常令人無語的人和事,這些人和事總結起來就是——不靠譜,才發現,“你是一個靠譜的人”也是一種非常高階的贊美。
“靠譜”對立于“離譜”,表示值得相信和托付的意思。被貼上“靠譜”標簽的人,通常是有能力、誠實守信之人。
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從在校兼職到正式參加工作,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靠譜的人都很相似,不靠譜的人卻各有不同。
大學室友R,樣貌精致可愛,性格溫婉可人,做事周到縝密。
跟她一起出門,我只需要把自己帶上,其余什么都不需要帶,在路上你需要什么她都會掏出來,其實也就是錢啦。
跟她一起合作課程設計作業,不用擔心會deadline到來之前會有連續通宵包夜畫圖,因為她會在一開始就制定一個明確的計劃表,在每個時間節點要到什么進度都會做到心中有數,還會時刻提醒你注意進度。
每次期末考試周來臨,不用擔心一個學期沒有聽的科目來不及準備復習資料,她已經迅速地過完老師所有的課件并提煉出重點,整理成文檔打印好,在班級傳閱。
雖然我自己依然秉持著“不拖到最后一刻不抓緊”的個人原則,但是有這樣“靠譜”的隊友在身邊,確實會讓人很踏實很安心。
03 我不靠譜
亞里士多德說:“優秀是一種習慣”。優秀的人哪里都優秀,顏值高智商高情商高,同樣地,不堪的人很多方面都不堪,各處不堪還不自知。
我自己就是一個“不靠譜”的,用另一個大學室友X的話來說就是,“什么樣離奇的事件發生在你的身上我都不會驚奇。”
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比如說:不論我提前多久出發去車站趕車,五次有四次是超時幾分鐘而錯過,剩余的那次趕上也就是早到了幾分鐘而已,趕上是運氣,趕不上是注定;
答應別人“好”的事情最后會變卦:別人的邀約,在自己沒有思考清楚之前,盲目答應,最后去不了,反而搞得雙方都不愉快。
做事毛手毛腳,不周全:在梳洗完畢準備出門參加很重要的體檢的時候,發現自己被反鎖在屋里,還沒有人來幫你開門,差點兒錯過重要的體檢。
以上所述,“不靠譜”成了我的標簽。
04 比我還不靠譜
以前對此“不靠譜”指責深深不以為然,認為這至少還是個不錯的個人特色,后來進入社會工作,發現遇上比自己還要“不靠譜”的人是多么一件糟心的事。
如果在需要的時候遇到的都是靠譜的人,無疑你是十分幸運的,畢竟“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唐三藏西天取經,孫猴子雖然嘴上動不動就說要回花果山繼續當他的美猴王,但當唐三藏遇到危險的時候,采取最實質行動的就是他;
豬八戒雖然嘴上說要保護師傅一路西天取經,但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要回高老莊娶媳婦兒,在取經路上總是拖后腿的那一個。
他們倆就是典型的“靠譜”與“不靠譜”代表。
而我在工作中也遇到過一些嘴上靠譜,行動不靠譜的人。
你會努力追求去做一個靠譜的人,因為靠譜的人往往會成為人群的中心,被他人所信賴,更被太多的人所依靠。
而那些不靠譜的人把你努力展現出來的靠譜當成是理所當然,肆無忌憚地發揚他們的“不靠譜”精神,留下一堆爛攤子讓你收拾。
最要命的是,在初識之初,他們用甜言蜜語哄騙你,讓你錯信他們的能力,到最后才發現他們只是“聰明人”而非“靠譜人”,此時的后果還只能由有能力的人承擔。
靠譜的人錯哪兒了,要承受如此的委屈,還只能在心里破口大罵,你沒那金剛鉆就別攬那瓷器活兒啊,祈禱八輩子不要再遇到這些“活祖宗”。
05 多么痛的領悟
在自己遇到過這些人之后,深切體會到“靠譜”是一個多么可貴的品質!為我之前的不靠譜行為感到深深地羞恥。
這個社會一定是接納靠譜的人的,一直堅持自己要靠譜,并且在生活工作中只親近靠譜的人,跟他們交朋友,你一定會免去很多煩惱,運氣也不會太差。
雖然……我只是一個奔向靠譜路上的人,還是真誠奉勸:遠離不靠譜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