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叨叨一下大寶的育兒經(jīng)驗,和其他娃爸媽分享的同時,也為二寶的出生做做準備~~
說起育兒,相信所有當爸媽的人都有著一籮筐的話可以說。個體差異使得育兒經(jīng)驗不能一概而論,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大寶的教育過程中,我們作為新手爸媽,經(jīng)歷過挫敗、焦灼、惶恐,同樣也經(jīng)歷了感動、幸福和收獲。總結(jié)起來,我深刻的理解了“孩子是父母的照妖鏡”、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父母不能過度插手孩子間的相處,更不能給孩子隨便下“貶義定性”,這樣會讓孩子對自己越來越不自信。
大寶是個特別善良敏感的孩子,但同時有點膽小不自信。這跟我們一開始的教養(yǎng)經(jīng)驗不足有很大的關(guān)系。
出生在8月的大寶,上學后一直是班里最小的孩子,孩子小的時候相差幾天、幾個月,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差別的~~作為班里最小的女孩子,大寶幼兒園時在體力智力發(fā)育上明顯比其他孩子靠后。這就難免的,讓大寶經(jīng)歷了一些被大孩子故意或不小心“欺負”的時候。
對此,一開始我們表現(xiàn)的特別不理智:有時候心疼孩子,就過分插手地教她要怎么說、怎么做;有時候看她受“欺負”不懂還手又“恨鐵不成鋼”,脫口罵她“你怎么這么膽小懦弱!”。結(jié)果,3、4歲的女兒更加不自信了,遇上困難挫折還會哭著打自己“我怎么那么笨”!——無限后悔我們的不當教育方式。
——都說大人不應(yīng)該太過參與孩子間的相處,真是非常有道理。過度保護、總插手處理孩子間的矛盾,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會和同齡人相處!而父母最最不能犯的錯,還有隨便給孩子下“貶義定性”!
在陪伴孩子方面,父母不能有半分的偷懶疏忽。
大寶從出生到6歲,都是姥爺姥姥帶的。我因為從小就是被“放養(yǎng)”長大的(幼兒園基本是干媽照顧的,小學期間老媽朝五晚九的上班、老爸長期在外地讀書、出差,初高中到市里念寄宿學校,大學更是遠離家鄉(xiāng)到北京),一開始對大寶也是采取類似的教養(yǎng)方式,不多管教。結(jié)果,有時候姥爺姥姥過于遷就孩子或管教不當,老公不好直接說就放任了;有時候我和老公偷懶不想陪孩子看書玩樂,姥爺姥姥又只能放縱她沉迷于和小動物玩過家家......
等到小學一年級,我這樣偷懶的后果就顯現(xiàn)出來了:孩子放學回家就玩,等我們晚上下班回家了才開始陪她做作業(yè)(在這里要吐槽一下,學校可能出于想讓父母多陪伴孩子的初衷,一年級老師不教授正經(jīng)知識、只帶著玩,卻要求父母親自教授拼音、認字、背書.......每天布置5、6樣作業(yè),可作為全職上班族的父母真的精力有限啊!),這往往就會弄到每天很晚,因為孩子沒學過這些知識,需要我們耐心講解,可我們上了一天的班又比較累,加上看著時間越來越晚,擔心孩子睡不夠,常常容易控制不好情緒,結(jié)果就讓孩子對學習越來越?jīng)]有興趣。
直到一年級下學期,我們開始慢慢改變大寶的學習習慣,陪她閱讀、鍛煉,讓她在我們下班前先由爺爺奶奶陪著完成學校作業(yè)(我們回去負責檢查),之后大寶才開始漸漸覺得學習有成就感~~
——父母千萬不能偷懶不陪孩子,不管學習還是玩樂,父母的陪伴才能養(yǎng)成孩子的良好習慣。
父母的沖突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這點相信所有當父母的都知道,小孩子對父母的情緒非常敏感,一旦父母之間發(fā)生矛盾、沖突,孩子最容易產(chǎn)生“一定是我哪里做不好”的感覺!嚴重的還會讓孩子產(chǎn)生自我厭棄的心理。
記得我和老公有一次當著大寶的面吵鬧起來,結(jié)果把不到5歲的大寶給嚇壞了,一直抱著我哭喊“媽媽,不是你的錯!是寶寶不好!是寶寶的錯!”——明明完全不關(guān)她的事的。那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大寶對著我都有點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生怕我又生氣了,或者又傷心了......
——夫妻之間最好不要在孩子面前起沖突,有什么矛盾盡量背著孩子調(diào)解好。
孩子真的是父母的照妖鏡啊!
很明顯,我家大寶之前養(yǎng)成的性格缺點和壞習慣,都是因為我們當父母的沒有盡職,或者是因為我們自己身上本來就有著那些缺點和壞習慣。
孩子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她可能有先天的性格傾向,但真正成長成什么樣的人,主要還是靠后天的培養(yǎng)和熏陶。這之中,起到最大作用的就是父母!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學習榜樣。
自從懷上二寶,我從擔心兩個孩子的相處到擔心孩子對父母的看法~~突然之間,對自己產(chǎn)生了很多不滿:現(xiàn)在的我完全不能讓長大后的大寶二寶引以為榮啊!于是在不斷地反省中,我開始改變一些習慣,給自己設(shè)定了一些目標,逼著自己每天完成學習任務(wù)~~這樣做的結(jié)果簡直不要太好!真真是一舉數(shù)得!
首先,我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專注力的提升,專業(yè)、英語、閱讀、寫作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整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也越來越積極;
其次,大寶在我的影響和帶動下,也學我做讀書筆記,并漸漸愛上了和我一起閱讀,和她爸爸一起學英語,她也越來越自覺的主動完成作業(yè)、每天練習鋼琴;
然后,老公看我們母女倆都那么積極上進,也不好意思每天老玩游戲了,于是除了用心陪伴大寶學習玩樂,也開始每天打卡背誦英語單詞;
最后,我們?nèi)叶荚絹碓椒e極開朗,大寶前幾天二年級開學,突然變得自信了很多,一些消極、自貶的話語都不再說了!——這當然不僅僅是因為近期受我影響的學習成效,而是很多因素疊加,好習慣不斷積累的結(jié)果。但也不可忽視我這個積極榜樣的作用:)
——這一經(jīng)歷,真正讓我明白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作為父母,你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比任何教育手段都來得有效!
孩子是人世間最初的“真、善、美”集合,是父母身上優(yōu)缺點的放大體,養(yǎng)育兒女的過程不僅是一個培養(yǎng)孩子成才的過程,同時也是父母糾正己身的一個提升過程,而陪伴兒女成長本身就是對父母最好的犒賞。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喜怒哀樂、感動幸福,對父母來說就是世間最美好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