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燈大師:入最俗的世,悟最深的禪》

《神雕俠侶》的最后,在楊過、小龍女與郭襄之外,

另有三個淵源頗深的人,也造就了一出令人唏噓感嘆的傳奇故事。

一燈大師,周伯通,瑛姑。

一燈大師,是“五絕”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當中的“南帝”,俗名段智興,大理國皇帝。

周伯通,就是那個只老年齡不老心智的“老頑童”。

瑛姑,段智興的劉貴妃,劉瑛。

楊過為幫人求取九尾靈狐,答應靈狐的主人瑛姑,要幫她找一個人來見,那個人,就是老頑童。

楊過到百花谷見到老頑童,說起此行的目的,是因有舊人想與老頑童見面敘談。

老頑童一聽說“舊人”,便話說在先,全天下自己只有兩個人不敢見,

一個是段皇爺,另一個是段皇爺的劉貴妃瑛姑。

老頑童躲著,那層“怕”,不是害怕,而是羞愧!

當年,老頑童曾與段皇爺深愛著的劉貴妃瑛姑私通,

而瑛姑所生下的孩兒,就是老頑童的。

見老頑童怯懦,楊過勸解道:

當年一燈大師拋卻帝位出家,不是因為你們對不起他,而是他覺得有愧于你們。

這個“你們”,是指周伯通與瑛姑。

仍是陳年舊事,卻不得不提。

那年,“鐵掌水上漂”裘千仞用鐵砂掌重傷了瑛姑與周伯通所生的、那尚在襁褓中的嬰孩兒。

段智興本打算救那個孩子,但在打開襁褓看到手帕上繡著瑛姑對周伯通的情意,“鴛鴦織就欲雙飛”的詩句,醋意大發又勃然大怒,任憑那個孩子自生自滅。

段智興的出手相救,是那個孩子可以存活的唯一希望,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然而,他一剎的置之不理,造成了那個孩子無可挽回的可憐死去,也讓瑛姑心中深深烙下了仇恨與怨怪。

有愧,有悔,有憾,有看開與看不開,段智興從帝王家轉向出家。

從此,萬人之上的段皇爺,轉而成了與古佛青燈相伴的“一燈大師”。

老頑童隨著楊過去見瑛姑,而與瑛姑一并等待老頑童前來的,還有一燈大師及其徒弟“慈恩”。

慈恩,也就是用鐵砂掌打死瑛姑孩子的惡人裘千仞。

四位故人重逢——

老頑童驚喜地問著瑛姑,孩子頭上是一個旋兒還是兩個旋兒。

瑛姑激動到不知所措地回應著。

慈恩為自己俗家的孽債而強撐著一口氣等待周伯通與瑛姑原諒。

一燈則諸事掛懷又諸事放下地“阿彌陀佛”著。

面對恨了二十多年的不共戴天仇人裘千仞,瑛姑忽然心軟了,這仇恨就過去吧!

不是瑛姑對裘千仞心軟了,也不是她對仇恨淡化了,

而是她因這仇恨的因果得以在今日再次見到心心念念又一直躲著自己的周伯通......

仇與恩,互相抵消了吧!

得到寬恕的裘千仞,以慈恩和尚的修為在那一瞬間圓寂。

四個人的仇與怨,仇沒了。

一向在黑龍潭獨居而冷眼看世間的白發瑛姑,在見到周伯通以后,卻變得如嬌羞的小姑娘。

世人都叫周伯通“老頑童”,只有瑛姑一口一個“伯通”。

舊事重提,總是新傷再現。

周伯通愧說著自己的不是,一燈卻以身份“老衲”來回應。

前事,已然成了前世!

世有“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的匆匆,

有“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的蒼涼,

有“古今如夢,何曾夢覺,但有舊歡新怨”的悵惘,

有“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的恍然......

或似夢,或成空,更多的,都只是人的意念。

因為——

有一種過去,永遠不會過去,只因當事人不肯翻過那一頁。

瑛姑牽著老頑童的衣袖,“伯通”、“伯通”地前后偎著,

只有相思終得見的欣慰,再無半分與愛戀無關的嗔恨。

慶幸!

老頑童這次終于不再頑,他也和世間愛著普通女子的平常男子一樣,

拋開了俗世的俗事束縛,決定和瑛姑再續前緣且緣定今生了!

老頑童對一燈大師說:

反正你也無處可去,就我們一起到我的百花谷居住吧!咱們三個一起!做個鄰居!

冤家解開已是難事,何況再成親家!

俗世里,“殺父之仇猶可忍,奪妻之恨不可恕!”

我堂堂一個大理國皇帝,你竟敢和我的貴妃私通,兩人還生下孽種......

一燈大師樂呵地恭敬不如從命,一并移居至百花谷。

曾經的情人、情敵與仇人,如今比鄰而居,心無嫌隙。

這該是何等的境界才能容得與做到!

放下奪妻之恨,難!

拋卻大好江山,難!

與情敵握手言和,難!

然而,這一切竟都在同一個人身上實現了!

有名利權勢而能拋卻的,謂之“舍得”!

有過三千情絲而能斬斷的,謂之“放下”!

有過愛恨情仇而能泯滅的,謂之“釋然”!

細想來,若沒有俗家的“段智興”,又怎會有出家高僧“一燈大師”?

要知道——

放下已擁有的容易!放下不曾得到的,卻最難!

累人的,往往不是肩上挑,而是心頭掛!

段氏一陽指,高在功。

佛家一燈法,深在心。

從“皇帝”,到“南帝”,再到“南僧”,

最俗的世,成全了最深的禪。

欲要出世,必先入世并經世。

欲要大徹大悟,必先大起大落。

在最糾葛的苦痛中,了悟最雋永的清凈真理。

修行,便是將所經、所行,以另一個身份旁觀總結:

所悔、所惡、所憎、所仇、所癡執,

全都是——既已如此、只能如此、也應如此、本該如此、本是如此!

當“心似已灰之木”,才能“身如不系之舟”。

從此,世外與天中,再無區別!

也由此——死中得生,一世當作兩世活。

——枕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01、他有一個英雄的師父。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 說的就是上官劍南這樣的人。上官劍南原是韓世忠部下...
    幽小窗閱讀 1,915評論 25 12
  • 第一回:風雪驚變 概述:楊家村郭楊二人英雄之后,同仇敵愾,因丘處機的出現慘死于官兵之手,包惜弱天生善良,救了六王子...
    唐縱凌閱讀 3,093評論 0 5
  • 文/謝文娟 -1- 為了搭救被霍都打傷的史家三兄弟,楊過帶著郭襄闖入黑龍潭去抓九尾靈狐,沒想到卻在這遇上了一位神秘...
    萬里同風謝文娟閱讀 2,517評論 10 45
  • 西毒西毒歐陽鋒,美麗的公主是華箏,嘻嘻哈哈老頑童,愛吃燒雞的洪七公,傻郭靖,娶黃蓉,看誰是個梅超風。 這是年幼時期...
    幽小窗閱讀 2,289評論 51 28
  • 活到現在,很多關于吃的習慣都改變了,年少時有個偏好素菜的胃,畢業之后也開始鐘愛各類肉食和美酒。隨著食譜的變化,身材...
    佳期有期閱讀 351評論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