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如果可能,我很想做一個違紀的“壞孩子”
我并不是一個特別規(guī)矩的孩子,但好歹算得上是聽話。
曾經(jīng)也有過仗著老師寵愛而有些肆無忌憚的日子:比如遲到,比如翹課,比如打著上廁所的名義溜去超市買一根雪糕,比如上課睡覺……
我深知曾經(jīng)的這些小打小鬧無關(guān)痛癢,但就是這些舉動讓我覺得自己與其他規(guī)矩的孩子不一樣。
記得以前看過一篇文章,叫《其實我們都一樣,一樣想和別人不一樣》。
或許有人眼紅,有人羨慕,有人翻個白眼說:“不就是仗著老師跟她好。”
無所謂,我就是要這樣的感覺,我就是任性,開心就好。
我一直以為一個人做一些看上去不服從的舉動,往往因為他們有足夠的底氣,至少我是這個樣子。
因為我的小動作無傷大雅,因為做這些并不會影響我的學(xué)習(xí)成績,因為我自作聰明地在老師眼皮底下悄悄運行,所以我才能那么游刃有余。
但或許并不能排除某些時候,對于一些有個性的人來說,喜歡和想去做才更重要。
那天聊天,知道了我舍友的光輝事跡。
她在初中高中的時候,逃課、早戀、去夜店、酒吧,蹦迪、轟趴全都玩過。一群嬉嬉鬧鬧的好朋友,才不管什么教唆與擔憂,只為了那時開心。
他們會為了半夜突然餓了就翻墻出去取外賣,他們會為了當時年少的倔強在反省書上寫下我覺得我沒做錯,他們會為了彼此不顧老師厭棄的嘴臉,而從來不放開已經(jīng)牽起的手(直到現(xiàn)在還是小孩子一樣膩歪得開懷)。
似乎像是電影里的青春。
她很離經(jīng)叛道,活得和大多數(shù)的我們不一樣。
或許很多人的青春都以打破規(guī)則而歡喜。
z老師那天也和我們聊到自己也會在宿舍里做飯,也會翻墻逃課,他們的青春也曾在歲月里張揚。
舍友說唯一特別想做但是沒有做的事情是去飆車,但是怕死所以不敢。
所以我想到那些明知危險還要拼命瘋狂的人,請別用你正常人的思維指責,我們無權(quán)質(zhì)疑他人的任何一種喜歡。
我只是覺得難過自己年輕時候都沒有更勇敢大膽地任性過,是那種主觀意義上的我不愿服從,曾經(jīng)總為了一點點違紀扣分怕成狗。可是再也不會有那樣的機會,有在那個年紀你不讓我做我非做不可的叛逆的機會。
或許大學(xué)畢業(yè)你就真的老了,或許那時你就再也沒有年輕任性的資格。我怕我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我也很難過其實我是想說做點年輕人該做的事情。
以前寫過一段話,大抵是說如果你還有被別人找“沒關(guān)系他還小”的借口的資格,就千萬別可惜認真的揮霍。那時或許你可以一哭二鬧三上吊,也會有人不厭其煩的說教你,關(guān)心你。但是等過了那個年紀,一切都沒有了。或許你真的傷心,也沒人會在乎你了。
人可以循規(guī)蹈矩一輩子,關(guān)鍵看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像學(xué)生時代的一點違紀,其實根本就不會造成多么惡劣的影響,但是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卻是老子牛逼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覺。但是再也不會有了,哪怕是再來一次我也不敢,但是這么多的不敢是我現(xiàn)在乃至于以后很久再也彌補不了的遺憾。
我并不是說非得要去幾次夜店才傲嬌,是那種感覺那種心情那種我想我喜歡就去做的任性。我們總在說該是什么年紀就做什么年紀的事兒。
如果還年輕,想作就去作,只要不過分,不作死就好。
所以說,昂揚起年輕的一點點斗志,去搞點子事情粗來!
如果你也在路上,如果你還想叛逆,小小的違個紀。
如果你也在路上,如果你有足夠的膽量,那么就小小的放肆一下,讓年輕有其該有的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