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0:15,我和當當都鉆了被窩——
媽媽,有個事兒。你快起來!
怎么了?
我的作業得改!我寫錯了!
什么作業?怎么回事兒?。?br>哎呀……!你快去給我拿作業,我把語文的一個作業寫錯了。(說著,都帶了哭腔。是真著急了。)我得擦了重寫。你幫我去拿!
你自己去拿吧……
不行!爸爸會發現的!
那又怎樣?
他肯定會說我的!我不去……
我知道,這個時候他有點害怕。認為這個時候改作業肯定會挨訓。我也知道,爸爸假如訓他,其實是不愿意他那么晚睡。時間已經不早了,再改作業,肯定睡覺時間會再往后拖。他的訓斥是在表達心疼和擔憂。
我走到客廳,去幫他拿作業本。改完了,我讓他自己放回去。他依然很不情愿。
當當,我猜你有點害怕,怕爸爸說你。對嗎?
嗯……!
知道嗎?我猜爸爸說你,是他心疼你睡的太晚了。擔心你睡不夠,第二天早上不舒服。
……
不信你自己去放作業看看~看爸爸說什么?
兒子,你都弄好了嗎?
嗯……!
快睡覺吧!這么晚了還不睡,爸爸擔心,很心疼你啊~
哦~
我猜,爸爸聽到了我們的對話。
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候,最靠得住的人是爸爸媽媽,最愿意提供幫助的是爸爸媽媽,最想了解情況的也是爸爸媽媽。不要因為表達方式的不妥讓最愛孩子的人成為孩子最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