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加索的油畫《拿煙斗的男孩》
2004年5月5日,在倫敦舉行的蘇富比拍賣會上,畢加索粉紅時期的代表作《手拿煙斗的男孩》以1.04億美金的天價成交,但買主卻一直保持著神秘感,直到他去世,人們才驚奇地發現那幅名畫背后有一個凄美無比的愛情傳奇。
這幅畫是畢加索1905年創作的,是畢加索一生中很有代表性、也很經典的作品之一。這幅畫在巴黎幾經轉手,最后被德國的一個猶太富商收藏。
史蒂夫是這個富商家族的第四代單傳,他的一位鄰居是來自美國的瓷器貿易商,貿易商的愛女貝蒂比史蒂夫小一歲,兩人從小青梅竹馬。
那時,史蒂夫一直把美麗又有些怯弱的美國女孩當做親妹妹看待。從懂事以來,貝蒂一直以為她的兄長史蒂夫就是這幅《手拿煙斗的男孩》的模特,因為畫中的少年與史蒂夫無論是相貌還是神態氣質上太像了。
直到貝蒂長到12歲才從父親的口中失望地得知,這畫中少年與史蒂夫沒有絲毫的關系。每當貝蒂有難言的請求時,她總會寫一個留給哥哥的小紙條,把它貼在那幅《手拿煙斗的男孩》的背后。
18歲時,貝蒂把自己的素描稿作為圣誕禮物送給了史蒂夫,斯帝夫第一次吻了他心儀的女孩。
(插畫作者:半生瓜)
1935年初,戰爭的烏云已經籠罩著德國上空,富商開始把家族的大量藝術藏品和財產轉移到瑞士,同時他力勸好友早日帶家屬到美國避難。但由于史蒂夫的母親不愿離開故土而錯過了逃離德國的機會。
1937年1月,歐洲局部戰場已經被開辟,而在柏林的猶太人更是被大批地送進了集中營,斯帝夫一家準備乘坐火車逃出德國,但是最后沒有如愿。
戰后,貝蒂馬上奔赴德國,開始了尋找史蒂夫一家的艱難旅程。她幾乎走遍了德國境內所有猶太人安置點,最后,他們在德國政府的公文中正式獲知,富商家族中除了少數幾個逃到非洲的零散成員外,其他成員無一逃脫魔掌。
為了撫平心靈上的創痛,貝蒂于1949年嫁給了長她6歲的約克.格魯尼,一個來自波士頓的優秀青年。
1950年,貝蒂跟隨新婚的丈夫,以美國駐英國大使夫人的身份來到了倫敦。再次回到歐洲,貝蒂感慨萬千,她無法忘記自己曾經在倫敦火車站為了等待史蒂夫的到來,不吃不喝地站了幾天幾夜。
而今,自己與初戀情人已是陰陽相隔。深知妻子心事的丈夫告訴她一個消息,最近蘇富比拍賣行正在舉行拍賣,有許多猶太人為了籌備戰后重整旗鼓的資金,正把家族祖傳的藝術藏品奉出拍賣。史蒂夫家族藝術藏品甚豐,貝蒂也許能在那里碰上格他們家族的成員呢。
(插畫作者:半生瓜)
得知這個消息后,貝蒂馬上到了拍賣會現場。可是她并沒有得到任何史蒂夫的消息。正當貝蒂準備離開的時候,她忽然驚異地聽到了一幅畫的名字:“畢加索《手拿煙斗的男孩》,曾經的所屬人不詳,是盟軍從德國繳獲的戰利品,一萬美金起價,所籌款額將交給‘世界猶太人基金會’。”
貝蒂想都不想就舉起了牌子。競拍的最后,價位被提到了2萬8千美金,就當時的世界名畫拍賣來說,這個價位已經到了無人問津的高價了。從此,這幅畫一直被她珍藏。
1965年10月里的一天,正在花園中修剪花草的貝蒂看見仆人帶著一位陌生客人到了自己的面前。貝蒂瞇起了眼睛,極力在自己的記憶中搜尋著對方似曾相識的影子。
他用大海一樣深情的眼睛看著貝蒂,然后緩緩地摘下了帽子,微微地向貝蒂鞠了一個躬。他輕聲地對貝蒂說道:“你好嗎?我的小貝蒂。”
聽到他說的德語,貝蒂的臉失去了血色,手中的花剪掉到了地上。那聲音雖然已經不是她熟悉的少年的嗓音,但是那種稱呼她的方式,只屬于一個人的!只有史蒂夫才會這樣叫,這是只屬于他們兩人之間的秘密。他還活著!
他就是史蒂夫,一個她一直以為死在了納粹集中營里的少年。在波蘭的納粹集中營里,他目睹了父親死在納粹的毒氣室里,母親死在了納粹的機關槍下。最后關頭,他居然在死人堆里被美國士兵解救了出來。
由于史蒂夫當時染上了肺病,生命垂危,馬上被美軍送往波蘭一家地方醫院治療,一年后他用頑強的毅力戰勝死神,并返回德國。
1955年,他在倫敦出差時無意中在《泰晤士報》上看到了美國駐英國大使夫婦為愛因斯坦舉行追悼會的照片,他敏銳地從照片上感到大使夫人就是他的小貝蒂。他馬上來到美國大使館,求見大使夫人,但遭到了工作人員的拒絕。
史蒂夫不死心,想通過倫敦的朋友關系聯系上大使夫婦,不巧第二天,德國有急事發生,他只好匆匆返回了柏林。
兩個月后,為了尋找美國小妹,史蒂夫再次來到倫敦。等他見到美國大使夫婦時,他失望地得知上任大使夫婦已于一個月前結束了任期,回到美國了。
他從新大使那里聽說了貝蒂的情況,知道她已經成為了母親,丈夫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紳士,史蒂夫心中既歡喜又悵然。
他知道他們已經分別了近18年,雖然對于自己來說戰爭是永遠無法愈合的創痛,但是對于貝蒂來說,也許她更想忘記那一段歷史。
史蒂夫忍痛沒有再去美國尋找貝蒂,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家族事業的振興上來。他把父親轉移到瑞士的財產收了回來,開始在金融和建筑業尋求發展。
(插畫作者:半生瓜)
期間,他從一個朋友那里聽說了在美國有一對曾經做過英國大使的格魯尼夫婦,正致力于幫助流亡美國的猶太人的重組事業。同時,那位朋友在閑聊中透露了格魯尼夫人曾經收藏了一幅畢加索的名畫《手拿煙斗的男孩》。
可以想象史蒂夫在聽說這個消息時內心的震撼!他萬萬沒有想到,凝聚著自己所有珍貴的初戀記憶的那幅畫竟然被貝蒂珍藏著,這說明在貝蒂的心中一直珍藏著有關自己的記憶。
他再也忍不住了,第二天,他就辦理了去美國的簽證。當他開始走近貝蒂的時候,他的心幾乎都要跳出來。斯帝夫覺得從客廳至花園的路漫長而艱辛,他幾乎走了28年的時光……
當淚水把他們兩人的衣襟打濕之后,貝蒂挽著斯帝夫的手臂來到了書房,給他看那幅畫。他在那幅畫前站了許久,眼淚一直沒有干過。
最后,他習慣性地走到那幅畫前,試圖翻看那幅畫的背面,看看他的小姑娘是否給他留了什么紙條。最后他們都笑了。
他見到了格魯尼先生,兩個男人雖然第一次見面,卻有一種老友重逢的感覺。他們只遲疑了一秒鐘,然后就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格魯尼先生對史蒂夫說的第一句話是:“那是一場可恥的戰爭,是人類的恥辱。”史蒂夫對格魯尼所說的第一句話是:“我從懂事起就有一個心愿,那就是希望貝蒂一生幸福,而你做到了,我也許沒有資格說這句話,但是我很想說謝謝你。”
格魯尼夫婦試圖挽留史蒂夫在家里多住幾天,但是斯帝夫執意早日返回柏林。臨行前,貝蒂堅持把那幅畫還給史蒂夫,
史蒂夫這樣說道:“你有兩個理由必須擁有這幅畫:一,你替我的父母保全了這幅畫,使它避免落入他人手中,他們在天之靈一定非常欣慰;二,對于我來說這幅畫里有太多的記憶,它在你的手里,意味著你沒有把我忘記,至少這是我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氣。”
(插畫作者:半生瓜)
1996年,格魯尼先生辭世,2年后,貝蒂的健康嚴重惡化,她再次致電史蒂夫,希望他能夠在她活著的時候,收回他家族的畫。史蒂夫親自到美國看望了貝蒂,并且說服她打消了這個想法。
由此,貝蒂留下遺囑:如果在她死后,史蒂夫先生依舊拒絕接受這幅畫,那么她的兒子們可以將這幅畫拍賣。拍賣收入三分之一留給她的子女,三分之一捐給世界殘疾兒童基金會,三分之一捐給以史蒂夫命名的任何慈善機構。
2003年底,貝蒂辭世一年半后她的后人決定拍賣此畫。此消息一經傳出,就引來了世界媒體的強烈關注。
2004年4月,在倫敦的蘇富比拍賣會上,《手拿煙斗的男孩》以1.04億美元的天價成交,由于此畫打破了1989年凡.高名畫《嘉歇醫生》8250萬美金的記錄,這位神秘的收藏者一直成了世人關注的對象。
2004年11月,史蒂夫辭世,斯帝夫的后人奉他的遺囑將一封有斯帝夫親筆簽名的信轉給貝蒂的后人時,真相才終于大白——那神秘的購買者正是史蒂夫本人。
據說,這幅畫一直陪伴他走到生命的盡頭,他是凝視著這幅畫,走向人生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