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論是大賣的電影還是收視率頗高的電視劇,往往我更喜歡買來其原著進行閱讀,雖然電影的沖擊力更強,電視劇的感染性很高,但還是感覺讀書是最便利的事情,我可以隨時拿起書來,亦可以隨時放下,可以在讀的過程中勾勾畫畫,亦可以稍作停頓,冥想一番。
? ? ? 我是一個后知后覺之人,在馮小剛導演的這部電影上映很久之后,才知道嚴歌苓又出了她的新作。讀過嚴歌苓不太多的作品,但非常喜歡她的《陸犯焉識》《老師好美》《床畔》,總覺得嚴歌苓剖析人性非常到位,在《芳華》這部作品中, 你會發現有兩個人物是值得同情的,一個是劉峰,一個是何小曼,你會在他們身上感受到人性的真實,更會在他們身上看到愛情的力量。
? ? ? 劉峰,別人又叫他雷又峰,無論是他的名字,還是他的為人,都讓人們感受到雷鋒的存在,他樂于助人,他親民愛民,可以說是一個高高在上的完美之人,可就是因為那次的“觸摸事件”,讓他的形象一落千丈。為什么那次的“觸摸事件”大家一反常態,群起而攻之?由于人性的局限,在心的黑暗漂流里,從來沒有人相信劉峰是真實的,人之所以為人,就是他有著令人憎恨,也令人熱愛,令人發笑也令人悲憫的人性,可是劉峰太過完美,讓人挑不出他身上的任何瑕疵,一旦有丑惡的事情發生在他的身上,就會讓周圍的人看到,他是個偽裝了的我們周邊所有的人,劉峰就是我們想臭罵抽打的自我,我們無法打自己,但是我們可以打他,打得再痛也沒有關系,我們可以一次次的放過自己,饒了自己,我們也不會舍得懲罰自己,但我們可以通過劉峰這樣的人物,來進行懲罰,人類就是這樣平等的,人就是這樣找到平衡的。
? ? ? 何小曼呢?有一個極其不幸福的童年,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從小就飽嘗了人世間的冷暖,隨著同母異父的弟弟妹妹的出生,她的生活更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所以下定決心離開那個沒有溫度的家,而她又不可以逆轉地走向了即將虐待她的集體。在那里,別人戲弄她,嘲笑她,歧視她,甚至侮辱她,迫害她,但她的心早已歷練得十分強大,面對一切的不公不平,她沒有眼淚,只有默默的承受并吞噬著一切。而當她機緣巧合地成為戰地英雄時,她的形象一下子有了巨大的轉變,無數的人開始歌頌她,擁抱她,贊美她,終有一天,她發現自己實在無法承受著種種的贊譽之言,吹捧之為時,她一下子窒息起來,她還要做她自己,哪怕受人歧視,招人嫌惡。何小曼的可憐亦是環境造就的,周遭人過度的追捧,過分地渲染,地位的懸殊讓她感到不自由,她本就是一個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亦甘于處于這樣的境地,因為她早已習慣這樣的處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她可以如魚得水,她不習慣這樣的平衡被打破,被改變,所以當她有了一個翻天地覆的變化時,最終的結果只能是讓她精神錯亂。
? ? ? 嚴歌苓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作家,她會牽著讀者走進她所建構的那個世界當中,本書原名《You Touched Me》,書中有兩次觸摸,一次劉峰與林丁丁,這次觸摸事件改變了劉峰的命運,而另一次是劉峰和何小曼,它則改變了何小曼的命運。讀到最后,你會轟然發覺何小曼對劉峰的愛情原來是如此的悄無聲息,又如此的驚天動地。木心在《從前慢》中寫道:“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何小曼的一生只夠愛劉峰一個人,是那種“喜歡一個人,會卑微到塵埃里,然后開出花來。”她記得他騎著自行車從冬青甬道那頭過來,一直騎到紅樓下面;記得他把一只熱汗的手掌搭在她身上;記得他臨行前整理行李的那個夜晚……她記得關于他的一切,因為他走過了她的青春,讓她的青春年華有了一抹亮麗又溫暖的色彩,想起了《白夜行》中雪穗說的“我的天空里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并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么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借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劉峰的善良讓何小曼記掛了一輩子,雖然劉峰的愛早已因為林丁丁而消耗的所剩無幾,但絲毫不影響何小曼對劉峰的感情,讀到文末最后幾句,讓你有種欲哭無淚之感。
? ? ? 原來,這就是那個年代的青春故事。嘆命運之多舛,感人生之無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