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老婆周末不在家,我好好的過了把寫作的癮,這篇文章前前后后寫了近10個小時,其中包括查資料、初稿、審稿、并轉移到網上的時間,但不包括吃飯、喝水、上廁所的時間。文章太長,為減輕您的閱讀負擔,我會分為三個部分進行發表。
以下為文章的第三部分,也是最后一部分。
文章摘錄:——為節省您的時間,閱讀下面【360字】的摘要即可了解本文大意:
本文共分為以下三個部分進行論述:家庭、學校、社會需要進行反思。教育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反觀自己又會如何。
在“家庭、學校、社會需要進行反思”中,我主要思考兩個問題,一個是為什么出現問題時,我們會首先選擇撇清自己的關系,將責任都一股腦的推給其實并不占主導地位的商家;另一個問題是,我們為什么要將網游妖魔化,在文章中我將網游和籃球進行了簡單的對比;最后提出:關于教育,我們要將目光放的更長遠一些。長期以來我們太注重“堵”,因為“堵”來的簡單,卻忘記了“疏”的重要性。
在“教育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中,我提出看似立馬見效的方法往往不是最好的辦法。什么事兒都不能過度,不把握度的事兒都是無益的,如何正確的把握這個度,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
在“反觀自己又會如何”中,我假定了我遇到此種情景的兩種不同的處理方式以及可能帶來的后果。
/ 03 / 家庭、學校、社會需要進行反思
在指責“王者榮耀”時,家庭、學校和整個社會都應該進行反思。
否則,我也真是佩服成人世界里的狡詐,你們太愛推卸自己的責任了,在發生事情的時候,先想著將自己摘清,矛頭直指外界的干擾,以為沒有了這些所謂的干擾,孩子自然就會變好,那你們怎么不看看,即便有這些的存在,不還有大量優秀的孩子!怎么不反思一下自己的整個教育理念是否有問題,怎么不反思一下自己習以為常的教育方式是否出問題了?
人民日報微博里報道出來的受害案例有兩起,一起是5月28日,12歲的男孩將母親做環衛工作賺來的4萬元全部花在了這個游戲上,目前部分游戲款被退回;另一起是6月14日,11歲的男孩將家里多年積攢的3萬元花在了這個游戲上,目前全部游戲款被退回。
我們看到,央視報道出來的這兩起慘痛案例都出自社會較底層的人群,可以想見案例中的他們平時和孩子是缺乏溝通的,教育方式是不夠恰當的。在第一個案例中,家長在出現問題時也是不和孩子正常溝通的,在視頻采訪中也是隨隨便便就一個耳光上來的。
難道一個人平時都好好的,出現問題只是一剎那的事情,絕對不是的,所有的問題在平時一定就有反應,就有了苗頭,只是家長們太關注結果,太希望得到無緣無故的恩賜了——老天爺賜予我一個懂事的、優秀的,最好還是很會賺錢、很孝順的孩子吧!誰不希望這樣的好事兒。
我原以為這是一個人的通病,卻不曾想這也是一個機構、整個社會的通病。
為什么整個事件中需要反思的只是游戲廠家,為什么不是更為重要,更為關鍵的家長,學校,整個社會的教育理念。
我理解,前者更好管理,比較集中,更容易對付;而后者,媒體該怎么去說,說了又該怎么實施,實施了又怎么能立馬見效,不立馬見效誰又樂意理你,不理你,你就沒得玩,就吸引不了眼球,最終就沒得錢賺。
你看,我們的整個事件處理過程中也是充滿了功利,充滿了短視,一件事情的處理也便讓我們認識了我們每個人,每個機構都是愛找那些簡單粗暴的事情來做,不愛去做那些更加正確,更加艱難卻更加具有長遠意義的事情去做。
因為功利嘛,因為需要立竿見影嘛,因為社會節奏快嘛,因為誰想費那腦筋呀!
另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是:網游是否被妖魔化了?!
我認為網游充其量也只是一個游戲,就如同打籃球,如果一個孩子每天要打上5個小時的籃球,作為家長的你,不也很著急,不也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影響到了學習,只是網游的普及面更廣,所以在更廣的普及面里就出現了部分的反面教材,于是就以網游為載體將這種情況扭曲為一種普遍的現象。
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如果也有相當數量的人在玩籃球,并且也有相當數量的孩子因為每天玩籃球的時間很長,也許有部分孩子會因此受傷,整個社會是否會因此一起抗議籃球運動。
我想會,這就如同當年家長們阻止孩子看課外書一樣——不好好學習,就懂得看閑書!而現在,在正確理念的指導下,全社會又在倡導孩子看大量的課外書。
當然網游和籃球有著很大的不同,前者上手容易,后者難,在難的這個過程中自然就會淘汰掉一些人,尤其是不愛運動、不愛發生沖撞的孩子,也顯然我的這種假設是很難實現的,但除此之外,我實在想不出兩種運動的不同之處。
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讓這個游戲變得“難”,讓更多已經習慣于外部約束的孩子能夠繼續在約束的狀態下完成家長們認為更為重要的事情——知識的學習。
但放眼教育領域的未來,對于這種事情,最根本的解決辦法不是約束孩子的行為,而是要找到一種更好的替代。要不斷的思考,有沒有什么比網游對孩子更具有吸引力,我們要相信孩子本身具有向好向美的傾向。就如同,很多人以為的小孩子就喜歡看電視卻沒有想過他更喜歡家人陪他玩,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但在得不到后兩者的前提下,他也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呆呆的在一旁看電視,和電視進行交流。這個過程只能靠自己完成,畢竟每個家長都知道:每個孩子都是一個不同的個體。
關于教育,我們要將目光放的更長遠一些。長期以來我們太注重“堵”,因為“堵”來的簡單,卻忘記了“疏”的重要性。出了一個游戲你要堵,那么孩子的早戀呢?孩子太沉迷于小說呢?孩子有不良的習慣呢?…..這還只是個開頭,那么成年后孩子選擇了一個你不喜歡的專業呢?孩子沒有按照你的意愿繼續深造呢?他遲遲不結婚呢?結婚后又不打算要孩子呢?難道你還想一直堵下去不成?
/ 04 / 教育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情
在孩子隨意的花去這些錢之前,家長們有沒有為孩子建立一個正確的金錢觀,家長們平日里又是如何教導孩子關于金錢的問題的,這些都是需要在平日里不斷灌輸的思想。
為什么采用簡單粗暴的手段導致了不良的結果,而家長們還是會選擇已經導致了問題的手段再去解決問題本身呢?這同樣是一個需要長期思考的問題。
為什么一款游戲就能夠引起如此大的反響,
竟然需要國家機構的介入?為什么我們的監管層就如同很多家長一樣,只能看到最為淺顯的教育理念,認為簡單粗暴是最好的方式。要知道,簡單粗暴,不用動腦子都能將問題很好的解決,那所有的問題還是問題嗎?這些又需要社會的不斷思考。
看似立馬見效的方法往往不是最好的辦法。難道你先堵住了這個窟窿,當再出現一個窟窿時你再去堵一下,如果明天又出現另一種形式的娛樂,又有很多孩子“陷于”其中,你又如何進行限制?孩子在你身邊還好說,如果孩子有一天遠行了,又該如何自我約束,面對這些“誘惑”。
所以我的想法是不能這么短視,限是限不住的,除非你不打算讓我國發展這個領域,除非你打算把孩子限制在一個預設好的環境中永遠不讓他出去。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也要反觀一下我們自己,我們是否能夠像我們自己認為的那樣,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的行為,把自己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于我們常常和孩子提到的那些領域——學習、發展個人技能、健身。我們之所以做的不好是因為父輩對我們的管教不夠嚴格?我們之所以做的好又是因為什么?
在整個“王者榮耀”事件中,我認為游戲公司的態度是值得贊許的,他們能夠快速響應國家號召,在評論出來的第三天,便推出了“健康游戲防沉迷系統”,并且表示以此為試點。我希望這個試點能夠成功,并且推向全國的網游,這就如同電影的分級制度,游戲也要建立自己的分級制度,作為一個優秀的游戲開發商有必要協助國家機構建立這么一套系統。
最后整個事件似乎也以“人民日報”的一個總結結束了:適當的游戲放松身心,但過度沉迷不僅誤事,更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而我想說的是:什么事兒都不能過度,不把握度的事兒都是無益的。運動好,過度運動就有害于身體;讀書好,只懂得讀書就會疏于實踐;給孩子自由好,過度自由就會缺乏敬畏之心。凡事皆如此!
如何正確的把握這個度,這是一個任重道遠的事情。
/ 05 / 反觀自己又會如何
整個事件說完了,最后一個問題是:如果我的兒子也這樣肆無忌憚的去玩一款游戲,我該如何辦?
我想,我一定會非常生氣,非常著急,此時最簡單的辦法是沒收他的手機,并且狠狠的教訓他一頓,讓他永遠也碰不到這款游戲,甚至當著他的面把手機給砸了以表示自己的決心。但想想這管用嗎?這種粗暴的方法能夠最終解決問題嗎?
不能,我就打斷他的腿!實際上,我會打斷他的腿嗎?即使打斷了得到了我想要的,我不也失去了更多,也許真的發生那樣的事,我又會轉過來,放任孩子去玩,管不了了也就放任他的自由,你的心冷了,孩子也未必會再玩了!
也許此時我最應該做的是去了解這款游戲為什么這么吸引孩子的注意,為了了解它,我想我也應該去玩,從玩的過程中體會一下孩子在玩游戲時的感受,要知道,網游可不僅會讓孩子沉迷于其中!人的心里畢竟都是相通的。
你了解你的孩子嗎?不如先從他感興趣的事情做起,要知道這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但面對教育,我們最應該做就是:選擇那些困難且正確的事情去做。
我發現我的敘事能力真的很差,不僅僅表現在寫作上,還表現在平時的交流中,一件本應該很精彩的事情會讓我說的一團糟,幸好我通過寫作明白了這一點。這也是一項技能,通過不斷練習,我想會有所改善的,但就是不知道有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