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我淑
—1—
前段時間去看了咪蒙的一篇文章,《我總是勸你努力,現在我勸你放棄》,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篇雞湯文,但讀過后的我卻被里面直白的文字狠狠地打擊,是呀,我就是那個一直說著“明明我和他(她)一樣,為什么我什么也沒得到”的人。
文中說一個學妹聽了考研交流會,遇到了一位很厲害的學姐,大學四年一直都是學霸的那種,聽完后心情澎湃,找學姐借了各種資料,問了各種關于考研的問題,學姐也都一一細心解答,但結果卻是,兩星期后,她的名字出現在了全校“狼人殺”的排名名單中,還被評為“最美狼人殺選手”,再次在食堂遇到學姐后,說自己做了幾道英語題,錯了好多,可能自己不適合考研吧!
遇到這樣的人,你是什么感受我不清楚,但已經大三的我,卻被這個例子當頭棒喝,因為這個例子真的和我自己太過相像,完全像是我自己的生活寫照。大二聽完考研英語課程,便下定決心好好學習英語,聽完英語演講比賽告訴自己,一定要多練習練習口語……而現在的我,卻依舊是六級未過,四級也是僅僅保持低分飄過,口語更是碰都未碰過。
—2—
相比較于我,同宿舍的室友都在開始準備GRE單詞,沖擊雅思了。室友剛剛入校時,和我一樣,在英語最差的班級(我們學校是入學按照聽力考試進行分級)甚至他的英語基礎還沒有我好,高考英語我是132,而他剛剛過了100,三十分的差距,兩年之后便是天壤之別。
現在他在準備雅思,四六級早已經高分通過,而我六級未過,至今沒再學習,似乎還在幻想著裸考飄過。最可笑的是應該是,我還總是抱怨為什么,明明我們都一樣,甚至我的基礎更好,為什么我什么都沒得到。
明明我也很努力,每天不也是在按時上課背單詞嗎,明明我和他一樣,為什么我什么也沒得到,如果你也是這樣想,我想和你說:
真正的努力,不是你看到的,更多的是你未看到的!同樣的時間,你做了什么,而他又做了什么。你明明什么都沒做,卻還想著什么都得到。
—3—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樣,剛剛聽完報告,剛剛聽完演講,便腎上腺素狂飆,緊張感十足,當即便說,從明天起,我要早起,泡圖書館,看很多很多書,上課我要做前排,我要怎樣怎樣……一段時間以后,便開始告訴自己,何必強求自己,自己不過是個平凡人,現在就挺好的……我可能不適合這樣的學習狀態吧……等等以后,一切又回歸平常,曾經說過的話也僅僅說過就好!可能以后依舊會說,但依舊不會去做。
說個自己的例子吧,有一學期突發奇想地報了書法課,積極地做了班長,躊躇滿志地對自己說從今天開始要好好練字了,以后就是寫得一手好字的人了,說不定之后就會走上人生巔峰,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呢!
結果呢?每周一次,一次兩個小時的練習,沒能認真對待過幾次,每次上課時,不是筆沒帶,便是紙墨沒有,下完課更是沒有再碰過一次筆,一學期過后,墨還是滿滿一瓶,筆也落上了灰塵,而字越來越差,至今寫自己的名字還是慘不忍睹。
—4—
可笑的是,和我同班的一個男生,和我一樣的基礎,最后卻得到老師的夸獎,最后結業考試滿分100分得了97分,而我僅僅是及格罷了,明明我和他一樣,為什么最后差距這么大,為什么我什么也沒得到。
接觸后才明白,他每次上課都是早早地到教室,認真聽課,自己買了字帖,一有時間便在宿舍舞文弄墨,已經寫完幾打紙了,自然最后寫的字也是讓我羨慕,坦白說是嫉妒。
明明我和他一樣,一起開始學,一起開始接觸,難道是天賦不夠,是嗎?并不是,只不過有些事兒我沒做他做了,我敷衍他認真,不要總是抱怨“明明我和他一樣,為什么我什么也沒得到”,更多的是問問自己,憑什么應該你得到。
—5—
記得一年多以前自己便注冊了簡書,開始還給自己定下了堅持日更的目標,起初還能夠做到,每天在簡書上更一篇文章,最后是一周,一個月,兩個月,最后甚至是半年都不能寫一篇文章了!之后也開了自己的公眾號,開始還會每天更新,將簡書里的文章重新編輯,在公眾號上發布,之后便不再管它。
最后隨著一個同學的公眾號做的越來越大,粉絲越來越多,每天在朋友圈里都可以看到他發的商家合作活動,每天的瀏覽量都是幾千,甚至過萬,而粉絲也上萬了!而相比較我的,也只有看到他做的越來越好的時候,我才認識到,原來我也開通了自己的公眾號。
明明我和他一樣,為什么我卻什么也沒得到,公眾號開通的比他早,寫文也不比他差,為什么他現在粉絲過萬,而我可能都沒幾個人知道。
我必須承認我是嫉妒他的,可以說是十分嫉妒。為什么,我總是這樣問自己,問了多了才知道,不是問什么這樣,而是憑什么,憑什么你會得到。
—6—
他每天更文,每次宣傳的時候自己又在做什么!對,是什么也沒做,靜靜地看著。自己明明什么也沒做,卻還想什么都得到的嘴臉,真的挺討厭。
籃球,一直是自己最喜歡的運動,從剛開始接觸到現在,已經有七八年的時間了,從未間斷過對它的熱愛,曾經頂著30幾度的太陽,在球場打一下午,很多人問為什么喜歡,應該說,不為什么,就是有那么一種感覺,不管多累,感覺只要雙手一觸碰到籃球,疲憊感立刻消失殆盡,全身都是力量。
前一段時間,院里比賽,而自己卻只能坐冷板凳,是場下加油聲的一員,隊友進球的背景,只有每次列隊致意的時候才有機會上場充個數。憑什么,憑什么他們是首發,而我只能在場下,憑什么他們接受勝利的歡呼,而我只能遞遞水,加加油。自己心里很不服,我想每個喜歡籃球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
慢慢地明白了,憑什么,憑他們比你投的準,憑什么,憑防守比你硬,憑什么,憑技術比你好,憑什么……明明你和他們不一樣,你還想什么都得到,這樣的樣子真的很討厭。
不是明明我和他(她)一樣,為什么我什么都得不到,
而是憑什么,你能夠得到,憑什么你和他(她)一樣。
寫給大三的自己,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