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天 2017-09-20晴
抓住人心? 拉住人腿
翻看往日的筆記,“抓住人心,拉住人腿”八個字赫然入目,讓我為之一震。“關注的、好奇的、需要的”,九個字的注解,更是引起了我的深思。
講師的“講”,要讓聽眾聽得明白,聽得輕松,聽得有味,聽得有趣,聽得有用,才能“抓住人心”,抓住人心,才能“拉住人腿”。要不然,人都跑光了,講師也就只能講給自己聽了。
? 關注的。聽眾關注的是什么?不同的聽眾,關注的可能不太一樣。同樣是家長,有的關注成績,有的關注習慣,有的關注性格,有的關注行為。作為講師,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作為焦點的講師,完全可以在闡述焦點理念的基礎上,教會聽眾學會“遷移”。比如,贊美技術可以用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也可以用來建立良好的夫妻關系,良好的同事關系,良好的鄰里關系等等,因為“贊美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個焦點的理念不但是“術”,也是”“道”,它其實適合所有的人際關系。再如“一小步”的技術,可以用以提高學生的成績 ,也可用以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等。通過“遷移”,講師就可以關注到更多的聽眾,也可以贏得更多聽眾的關注。
好奇的。為什么有些能夠“集天地之靈氣,吸日月之精華”的“學派”或者“大師”,能夠讓無數的人趨之若鶩?好奇心使然。作為焦點講師,我決不贊成把焦點神秘化,但是也確實體會到,要用生動鮮活的實例,才更具有說服力。所以,作為講師,千萬不要丟了咨詢實務。有的咨詢實務,我們可以晚深刻地理解焦點理念,可以積累豐富的實際案例,可以更了解不同人群的需求,從而讓我們的“講”更能被聽眾接受。
需要的。講師不能只講自己擅長的,更要講聽眾需要的。一般來說,多數聽眾更愿意聽一些實用性強的內容、可復制可操作的具體技術。說白了,就是想要讓你告訴他“怎么做”,他回去以后照著做。但是,作為講師我們知道,沒有理念支撐的技術,是單薄的技術,是固定的模式,適用對象的情況稍有變化,這些技術就不靈的。于是照搬這些技術的人就會說是技術的問題,而不會認為是使用技術的問題。所以,對于理念方面的內容,還是很有必要介紹給聽眾的。只是在“理念”和“技術”的數量和深度上,需要講師靈活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