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日本文化,你會想到什么?
干凈的街道、得體的談吐、一流的動漫。。。這些在長期的文化交融中,已經慢慢形成了我們對日本文化的固有印象。但其實日本作為一個文化底蘊特別深厚的國家,遠遠不止我們看到的這么簡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日本還有哪些去到當地才能知道的小秘密吧~
比便利店還多的神社
日本的便利店數量之多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基本上每走幾十米就能看見一家。但是你知道嗎?作為宗教的載體,日本神社的數量竟然比便利店還要多。
口說無憑,直接上數據!
很明顯,除了東京、大阪、神奈川等這些人口密集的地方便利店的數量多于神社之外,其他地區神社的數量遠多于便利店。據統計,全日本神社的數量已經超過8.5萬間,足以看出日本人民崇高的宗教信仰。
你不知道的正倉開運貓
提起日本貓文化,大家第一反應肯定是招財貓。但其實日本代表好運的貓除了招財貓還有正倉開運貓。
嚴格上來說,正倉開運貓是日本招財貓最開始的一種形態,在后來的文化發展中,招財貓慢慢演變成了好幾種好運的形象。正倉開運貓就是其中最經典的一種,擁有開運、招運、轉運和守運的能力。
日本奈良時代,大唐的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授佛教文化,帶去了大量的佛經,隨船的“唐貓”負責看守經書不被老鼠啃噬。“唐貓”到達日本之后,和佛經一起安置在了東大寺的正倉院。日本人篤信佛教,也相信萬物皆有靈性,因此擔任守護佛經重責、每日接受佛法熏陶的貓也慢慢被日本人民賦予了靈化的形象,百姓相信貓擁有守護、保護的能力,能給人帶來好運,這便是正倉開運貓最早的由來!
長久下來,正倉開運貓也慢慢衍生出了幾種不同的形態,形成了“靈貓天團”,它們分別是主開運的阿福,守運的大胖、招運的小豪和主轉運的淺草。
去奈良看鹿的同時,順便去東大寺求個貓御守,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運勢哦~
有味道的“便所飯”
“便所飯”就是指在廁所里吃飯的意思,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廁所已經不只是這個國家的人民解決生理需求的地方了,還是用來解決“吃飯難”的地方。
為什么要去廁所吃飯呢?
不為別的,就為了避免別人的目光。在日本,很多沒有吃飯伙伴的人,為了不讓別人看見自己一個人吃飯的樣子,會選擇獨自到廁所進行就餐。
之前有個日本小哥為了讓自己得就餐環節更有儀式感,還會對廁所進行一番布置,將簡陋的廁所變成了豪華的個人料理空間。
其實會選擇在廁所吃飯的人,多數是有很大的心理壓力或精神疾病的,他們很少會有朋友,也很難融入集體,是屬于社會邊緣的人。
日本小哥的這個舉動并不是鼓勵大家逃離人群,感受獨自吃飯的樂趣,而是呼吁那些不敢融入集體的人敢于走出心理陰影,進入正常的場所吃飯,愿每個人都能被社會溫柔以待。
與眾不同的寺廟文化
佛教雖然是從唐朝傳入日本,但是日本的寺廟文化卻和中國的很不一樣。
看過日劇朝五晚九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日本的和尚是可以結婚的,而且都普遍很有錢。這是因為日本的寺廟很多更像是一個家族企業,他們擁有寺廟及周邊的土地,有點像地主,然后通過世襲制代代相傳。不過據說日本的和尚最開始也是不能結婚的,但后來日本真宗的祖師取了某位皇家女子為妻,日本和尚才開始有了娶妻的傳統。
如今的日本寺廟更是多了一份商業氣息,上百家寺廟已經開通了民宿服務,俗稱“宿坊”或者“僧坊”,游客可以像住酒店一樣預定寺廟的房間,目睹僧侶晨禱、尋求內心的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