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思想或語言會以同樣的方式返回到我們這里。在學習心理學的圈子浸泡兩年多來,它悄悄地改變著我的容顏,從小時候固有的思維觀念上來說,如果沒有學習心理學,我可能還是偏執多一些,會一直附帶這個我不太喜歡的特質。學習了心理學,它使我一點一點蛻變,我知道最大的改變是觀念,是思維模式,它讓我柔軟下來,不那么咄咄逼人,自己開始關照內心,關照周圍人的感受。
在學習群體里,我在不斷突破自己,我可以在團體游戲中大喊方言,可以站在臺上跟著節奏跳,不去考慮是否好看?可以和八個人一起站在一張洛陽晚報上,雖然男男女女緊緊抱在一起,但沒有任何非分之想,可以站在臺前為大家分享我的音頻,可以走上臺去開展團體心理活動,可以去為成人分享我學習的經歷,雖然我依然內向,但我已經突破了很多。
當我看到他人正邁出自己學習的第一步時,我是多么能體會到那個階段的興奮與不安,收獲與惶恐!于是我真誠地鼓勵他人,鼓勵朋友們寫分享,審視內心,慢慢地一年走下來,我身邊有了更多喜歡學習的朋友,有了更多同頻共振的朋友,抱團成長的路上不孤單,這和我2015年自己寫反思的狀態對比起來,那時我真是一個另類,那時的我,有多少次的猶豫、徘徊、否定自己。而現在,一些朋友在恰當的時候有恰當的人,在他心里種下一顆種子,從而生根發芽,這個過程多么自然呀!
朋友們在影響我的同時,我也在不知不覺地擾動著周圍的人,當我今天把要報名學習思維導圖的朋友介紹給老師時,琴姐說:“你身邊愿意學習的人真多呀!”我想想怎么不是呢?我周圍最大的群體就是教師群體,而教師是普遍愿意主動學習的群體,只是有一部分老師的觀念還停留在單位出資讓我學習的情況,其實,在這個多元的世界,完全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東西去學習。而我感覺,在我學習并運用思維導圖之后,我說話的邏輯性有點進步了。(老孔雀,好自戀)
當我以真誠、友好、平和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時,同樣,我也收到了同樣的真誠、友好、平和。愛出者愛返,福來者福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