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莉在朋友圈發了個與故鄉相關的文章,文章名為故鄉已遠。說實話,說起故鄉,我只會想到我的娘家。因為,我從未在遠離故鄉的地方待上過一個月的時間,就算待過,有的,也只是做短暫停留。
我的故鄉,就在那山巒起伏的長嶺腳下,一個很小的小村落,從長嶺半山腰俯瞰,小瓦房整整齊齊的,一排排,這曾是讓我很引以為傲的家鄉。那里有我幼年、童年、青少年、及青春的回憶。這回憶,刻骨銘心。這回憶,酸甜苦辣。這回憶,百轉千回。
還記得,年八九歲時的夏季,在我吵著要去與大人去做農活的前提下,母親真的就在一個愜意滿懷的清晨五點以前,就催我起床去拔苗。
踏著露珠,惺松著雙眼。混沌著四肢,隨著大人們疲倦的腳步,慢慢來到了山腳下的秧田。記得那秧田是沒水的,是旱秧。所謂旱秧,就是田地里是干的。
我拔扯著旱秧,覺得很新鮮。旱秧,其實是很容易拔扯,也很容易綁定整齊的。我很認真的看著大人們的扯秧和綁秧動作,也很認真的學著做,綁到自己滿意的秧只,就特意的拿在手上把玩注視一番,那是第一次,幼小的心靈感受到勞動的光榮和榮耀。清晨的秧苗,著實可愛,翠綠欲滴,盡管時有蚊蟲的騷擾,我也在極力的想表現自己能干活。汗水,慢慢的就冒出來了。將我漂亮的方格子短褂和花布短褲浸潤,這樣的一種汗水浸潤,讓我很不喜歡。少傾,我的小肚子,咕咕咕作響,而大人們還在埋頭苦干。
可我,卻想回家了。
這也是我幼小的心靈第一次感受到,勞動的艱辛和不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