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諜戰劇《麻雀》可謂吸足眼球,如今臨近結尾,更是收視率暴漲,就連我家爸媽,最近也是天天追著,一出來就刷。
說實話,對于李易峰和周冬雨這樣的鮮肉擔綱主角我一開始是很不屑的,心想這劇肯定又得被毀,想想《盜墓筆記》,想想《老炮兒》,對于李易峰的演技我真的只能“呵呵”。
我看這劇純粹是因為張魯一,我忘不了《紅色》里張魯一那深入腦海的表演,更別說機緣巧合這部新劇里也有個叫影佐的日本人,因為張魯一,我淡忘了李易峰和周冬雨,才開始看這劇。
說句實話,李易峰和周冬雨的表演較之張魯一和其他老辣的配角演員來說,差距很明顯,可我也發現,其實也沒那么不堪,他們的表演對整部劇好像影響也不是很大嘛。
我還是能從張魯一閃爍著各種智慧的眼神中領略到我想要的東西,而李易峰和周冬雨的表演更像順水推舟,總的來說也沒有那么偏離方向嘛。簡單說就是,他們的表演比我看之前想象得要好。
不過,在前幾天金鷹節頒獎的時候,李雪健老師(看看李雪健老師在《大帥》里出神入化的表演,你才能明白什么叫入木三分的表演)毫不留情地對娛樂圈如今文替成風的現象進行了批評。
什么叫文替成風?就是說演員不背劇本不到現場直接找替身跟其他演員代拍搭戲。
趕巧不巧,有好事之徒同一時間爆出了李易峰在《麻雀》中用了大量替身的新聞,而李易峰獲百花獎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承認拍攝《麻雀》時曾使用文替,因此并不搭邊的幾條新聞被有心者一搭配,就引來不少“不敬業”的批評。然后,各種口誅筆伐就撲面而來了。
這不,嚇得《麻雀》導演金琛立馬出來發微博否認,并炮轟黑粉“斷章取義,混淆視聽”,稱用替身演員是為提前準備光效,還大贊李易峰工作敬業,安靜自律,稱其最高工作時間超過一天18小時,一天最多時完成十五頁臺詞……
人紅是非多,槍打出頭鳥。
我們必須承認,因為爆紅,因為賺錢賺得太亮眼,總有不服的人,總有替代想上位的人,不管大事小事好事壞事只要牽扯上李易峰等小鮮肉就頻頻被黑也已經不是什么新聞了。
所以這些事情我們現在也要冷靜點看,深入一點慢慢地看,切莫被胡亂引導。
首先,文替與武替一樣,并不是新鮮的東西,都已經存在了很長時間了。用文替的也肯定不止李易峰一個,特別是現在影視劇制作更像做制造型企業做項目,效率和收益才是最重要的。
加上演員紅,常常同時做幾個劇,那用用文替先跟其他演員搭搭戲,讓導演能先完成一些相對普通的場次以便劇集的準時殺青,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不需要大驚小怪啊!
影視劇本來就是這么拍的嘛,多少年來都是,說什么自己不演替身演白拿錢什么的,這確實有點黑過頭了,替身本身就是影視劇團隊中的一個必要的工種啊,再說了,人家替身也有自己工資好嗎……你們黑到最后是想斷了人家飯碗嗎?拜托,經濟形勢不好,能有份吃飽飯的工作不容易好嗎……
那其實大家想黑的到底是什么?李雪健老師憤怒的什么?這才是我們今天要討論的重點。
李雪健老師憤怒,是因為有些演員懶到連劇本都不怎么看,臺詞都不肯去背,隨隨便便就上去演了,有時候還時常不見人,把這些活都交給文替去做。
誠然,老戲骨們可以跟文替對演把自己的部分做到最好,可你這么不認真負責的態度,怎么可能演得好一部戲?李雪健老師心里肯定覺得這就是TM敷衍扯淡嘛!這整部劇多少人辛勤付出也要被你分分鐘毀掉好嗎?
當然,李老師并不是說李易峰,這只是無事生非者故意做的新聞掛靠,從《麻雀》導演的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李易峰可能也并非李老師所指的一類人。
我們重點要看到的是,亂用文替,自己不看劇本不背臺詞隨便亂演的那些演員們,你們到底有沒有作為一個演員的自我修養?
做演員,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容顏,要知道再美的容顏也是會隨時光老去的。
若你想知道什么才是不靠容顏的好演員?最直觀的,去看看一代傳奇米基洛克的《摔角王/摔跤手》吧!
這個曾被評為80年代最性感男星之一的大帥哥,入行時英俊無敵,但在事業還不錯的時候又去打自己鐘愛的職業拳擊,在連贏八場輕松賺到一百萬后,他甚至只差三場勝利就能拿下世界輕量級冠軍了,但最終還是因為嚴重的傷病退出了拳壇。
經過自我折磨的職業拳擊磨練后,他英俊的臉龐早已面目全非,臉部經過四次整容手術才稍稍重塑了被打爛的鼻子和曾經帥氣的顴骨,為了修復面容,醫生甚至割掉了他一部分耳朵。
重新回到演藝場,物是人非輝煌不再,要知道,那還是在金錢至上的好萊塢,可最后他還是憑借《摔角王/摔跤手》重新找到了自己,靠的是什么?當然不是臉蛋,而是爐火純青的表演!
如果你不知道米基洛克是什么鬼,若你看過《鋼鐵俠2》,是否還記得里面那個甩著金屬鞭子劈車的叫“鞭鎖”的大叔?對,就是他,去對比下他年輕時的容顏,你就明白什么叫不靠臉蛋靠演技了。
什么是真正的好演員,千萬人有千萬種想法,所以也就有所謂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說法。
但我想說的是,演員最重要的職能還是最好地表現角色,從而帶動故事發展。
你演得走心不走心在不負責任的演員自己看來,也許并不重要,你說笑我就張大嘴笑,你說哭我就滴滴眼淚,你說吃我就大口吃,這有什么難的?
不,表演的真諦是真實,是從心而發的表現,浮夸造作的表演也許是可以蒙混過關,但你對角色的無知和對劇本的無知根本不可能讓你塑造好這個人物。
而海一般的事實還說明了一點,倚靠這樣粗糙的表演來呈現給觀眾,最后這些影視劇只會被毀,也許整部劇還有其他很多用心努力的演員,但你的不進入角色,你的不用心,還是可以很輕易毀掉一部劇的。
這也不一定非要你是主演演得不好劇集才會毀,即使你是配角甚至只是沒有臺詞的小角色,你還是有毀劇的可能的。
好劇難做,老戲骨們兢兢業業,一絲不茍,不就知道這“難做”的道理么?一部好劇,靠的是整個團隊所有人的努力啊,即使你個人,即使大部分人做得再好,若有那么些堂而皇之明目張膽的不負責輕飄飄的人,試問誰會不發怒?誰會不心痛?
馮小剛導演曾經說過,“如果你是一個專業的演員,你就應該具備這樣的能力。你演哪的人,就說哪的話。張國立他就行。”這靠的不是別的,是一個好演員用心的態度。
馮導還說“過去張藝謀拍《秋菊打官司》,鞏俐在山村待兩個月,跟農村人在一起生活,挑水,做飯。今天的中國明星,年輕的,有一個算一個,誰能拿出兩個月時間去體驗生活?你們在腦子里想想告訴我,我挨個告訴你們他們做得到還是做不到。”
這是老電影人最心痛的地方,藝術來源于生活,如果年輕一代的演員都不去用心體會生活了,都只顧著撈錢了,那中國電影電視也就完蛋了。
不過還好,其實我們還有很多可以倚靠的負責任的年輕演員,比如胡歌們。
末了,我其實還想說,李易峰在《麻雀》中雖然還是一臉呆的表演,但相比他之前的作品,我還是看到了他的進步。而且,他畢竟還年輕,所謂戲如人生,除了真正的表演天才,大部分演員的演技還是要來源于生活閱歷的,誰能說二十年后李易峰就不會是中國響當當的演技派呢?
就像胡歌一樣,從仙劍到瑯琊榜,歲月的沉淀,才讓他有了演技上的突飛猛進啊。
所以說,現在被黑不重要,以后被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作為演員你的自我修養以及你對演戲的態度。
若要問怎么樣才能做好一名演員,做好一名不怕被黑的演員,借用如下金鷹節獲獎者的感言,給大家醒醒腦。
胡歌在獲得金鷹最具人氣男演員獎感言:
首先我覺得非常意外,我沒想到梅長蘇和郡主會以這樣的方式相會。我想說句心里話,我今天拿到這個獎,并不是因為我的演技有多么好,我覺得是因為,我很幸運,我可能比更多的人更早的知道,演員應該是怎么樣的。
剛才鄭佩佩老師說了,我的第一部戲是跟她合作的,在拍攝現場的時候,我記得是在橫店的深秋,那個時候天氣已經非常涼了。她拍戲的時候沒有助理,有一場戲她要躺在地上,劇組在布景、布光,她就一直在那里躺了將近半個小時的時間,那個記憶讓我非常深刻,讓我知道演員在現場應該是什么樣的。
我很幸運,我可能比更多人更早的知道了,什么樣的演員才是真正的演員,我要感謝林依晨,她對我說過兩句話,是在我們拍攝《射雕英雄傳》的時候,第一句話,她說,“演員演戲是一個探索人性的過程”,第二句話,她跟我說,她是在用生命演戲,這兩句話我會記住一輩子。
還有就是我有很多機會看到生活中一個真正的演員是什么樣子,我昨天非常有幸的和李雪健老師同一班飛機來到長沙,李雪健老師德高望重,這么高的年齡,他只帶了一個隨行人員,我很慚愧,我帶了三個,而且體型都非常壯碩。
所以這個獎杯我今天拿在手里,他并不代表我到了一個多高的高度,而是代表了,我剛剛上路。
這是一條創新之路,也是一條傳承之路,藝術是需要創新的,但是追求藝術,敬業的精神,是需要傳承的。
李雪健老師獲得金鷹最佳表演藝術獎獲獎感言:
得獎了,我挺激動的,很讓我難忘。
用角色和觀眾交朋友是我的選擇,我的追求。
我在這里謝謝給我投票的觀眾們,謝謝廣大的電視觀眾對電視事業一直以來的關心和支持。我也要感謝專家評委和同行們對我的肯定和鼓勵。此時此刻我拿著這個獎杯,我挺想念合作過的導演和同志們,這個獎來的不容易,我會好好珍惜。
我還想說,如果有機會我還想繼續和他們合作,認真的搞創作,拍出更好的戲奉獻給大家。好好的為大家服務。
——End——
*本文為 C座閑話/C座SAMA 原創,其他媒體若要轉載,請聯系C座獲取授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