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最會撩妹的人都是如何表白的嗎?
是林覺民的《與妻書》,歸有光的《項脊軒志》;是木心在詩里緩緩說: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愛一個人;更是那個頂會說情話的王小波在五線譜上寫:你好哇,李銀河。
然而在人民的民義里,撩妹高手趙東來是這樣表白的:
我愛著,什么也不說,只看你在對面微笑。
我愛著,只要我心里知覺,不必知曉你心里的想法。
我珍惜我的秘密,也珍惜淡淡的憂傷,那不曾化作痛苦的憂傷。
我發誓,我愛著放棄你,不懷抱任何希望,
但不是沒有幸福——
只要能懷念,就足夠幸福。
即使不再看到,對面微笑的你。
——《雛菊》
是的,趙局長帶著陸亦可參加讀書會,并且深情朗誦了這首《雛菊》,除了雞皮疙瘩掉滿地的女主角,熒幕前的我也是被撩得不要不要的。
不得不說,趙局長撩妹確實有一套。你能想象這大寫的男子漢,內心竟還有如此溫柔詩意的一面嗎?
好一出“孤膽英雄征服小辣椒”的浪漫追愛戲,趙東來讀了一首詩,大概撩了全中國的女人。
之所以參加讀書會,除了趙局長自己說:“只不過是在繁忙工作下的娛樂消遣。”我更愿意相信這是趙東來骨子里的清新脫俗,甚至在愛情面前,變成了一個盡會抖機靈的小孩子。
現如今,誰都會拿著一本書,營造屬于自己的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在咖啡館、在書店、在地鐵……看到朋友圈曬出的一張張美圖,手捧一本書,靜坐一下午,我們覺得這就是向往的生活。
是的,現如今,絕大部分的年輕人好像更愿意回到過去那種手翻紙質書,手寫文字的時候了。我覺得,這是一種想要在鋼筋水泥森林里回歸文字溫度的渴望。
正如趙局長為陸亦可朗誦的詩歌,淡然美好,剛好貼合人體的適宜溫度。
讀書是一件終生的事,不讀書的人,精神世界是匱乏的。一日不讀書,無人看得出;一周不讀書,開始會爆粗;一月不讀書,智商輸給豬。
喜歡讀書的人眼界總比別人更寬一些,當他用學到的知識和客戶侃侃而談時,同一批進公司的人還在做著最初級的文件整理工作。
當大家靠八卦打發無聊生活時,他總會興高采烈地邀請你,要么是去看一場先鋒話劇,要么去參加一次有意思的讀書會。當所有人都習慣靠否定別人來證明自己時,他會耐心聽完你的話,然后提出很多可能……
讀書很好,可以逃離,可以遁入,可以笑,可以哭。
喜歡讀書的人總能把控談話,舉手投足都是風采。他們一會是懂得美學的牛頓,一會是深諳人類學的梵高,一會又是精通孫子兵法的甘地。他們總能給你不一樣的新鮮體驗。
他們血管里流動的都是答案,越來越少的問題能讓他們感到恐懼。喜歡讀書的人,那種自信從容的氣質是由內而外的,內心安靜,臉龐溫柔。
喜歡讀書的人都很幸運,當眾人擁抱孤獨,他們的生命毫不封閉,不缺乏朋友的真心、安慰者的溫柔,甚至連相互較勁的對手,也會有某種惺惺相惜般的神交。
此刻,你擁有的都是人生,你失去的才是僥幸。
你是否發現,當你打開書的時候,它就是一個擁抱的姿勢。它把你帶進另一個世界,化為支撐你精神家園的脊椎。當你困惑時,你就想,既然不知道該去哪兒,那不如讀書吧。
喜歡讀書的人永遠不停止閱讀,這讓我感到不安,我知道我會被輕易擊垮。一個人只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還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去讀書吧,那些所謂的美好不會拒絕一個時刻在前進的人。
有一句話:一個人讀書越多,身上的戾氣越少。因為見過的越多,越懂得自己的無知。讀書是最平價的高貴之舉,你會發現,當我認真讀書時,連自己都害怕。
不爭執、不偏激、不憤恨,不刻意把讀書當成一種修行,卻已經在讀書中修行了自己。讀書的人,都氣質不俗。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里,對微博、微信的過度依賴,使得人們獲取的信息越發碎片化,讀書給我們帶來的愉快,似乎在慢慢被遺忘。
如果你想問如何才能放下心中的浮躁,翻起一本久違的好書。也許是內心的一種渴望;也許是微風正好,吹起少年白襯衣的一角;也許只是一次深夜對話,一番思考。
其實,你想讀的書就在眼前,你想遇見的人就在街角。
一次純粹的閱讀,一場最美好的遇見。或許你想見的趙東來就在好讀書會,他說:能不能給我一本書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