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聽到一篇推文,講到很多人的婚姻,充斥在壞情緒當中,不是大呼小叫就是雞飛狗跳,日子過得愈發糟糕。
這不禁讓我聯想起曾經有人說過,我們總是習慣了對親近的人暴露最粗暴的一面,因為這個成本最低。所以,也是這種心態影響,人們對父母、親人、愛人、孩子往往總會暴跳如雷,然而婚姻中,最無辜的可能就是自己的伴侶了。
《圍城》里說,婚姻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我想這表達的無外乎就是曾經愛情中的海誓山盟、花前月下當步入到婚姻階段以后,就變得面目全非,而這中間很多都歸因于愛人的煩躁情緒。
之前看過一本書,書中講到情感成熟的人的定義:能客觀地進行思考,能很好的控制情緒。不可否認,我們當下的很多人,自己還是個孩子卻已經結婚,步入了已婚階段;然而情感上根本不成熟,所以,情緒的怒火一旦點著,第一個波及的就是婚姻中的另一半。
但是,愛侶并非是你的出氣筒,你所有的壞情緒本也不該向對方發泄,然而總有一些人會把自己的怒火全都澆到對方頭上。從心理學講這是一種情感捆綁,認為對方同自己已經產生了婚姻關系,所以對方必然是自己的一部分,那么,所有的喜怒哀樂你必須都要欣然接納,認為老子擁有你,你必須要歸屬于我,即便我羞辱你、嘲諷你甚至打死你,你鬧什么鬧?嫌不嫌丟人。所以,正是這種近乎于變態的毫無邊界感,讓很多人從觀念上已然偏離了婚姻關系的正確軌跡,讓自己的婚姻走上了土崩瓦解的結局。
當然,還有一種人,并非是觀念上的不尊重,僅僅是真的因為控制不住情緒。我們不可否認,情緒的把握是很困難的,過度壓抑自己的情緒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需要我們會排解壓力。
兩個人組織家庭、步入婚姻,那么家就是講愛的地方,而不是互相攻擊的戰場。
作家沈疏詞講過一個自己的故事:一天清晨和老公吵架,眼看丈夫要奪門而出,然而一想到一大清早,老婆沒吃早飯就生了一肚子氣,他走進廚房,為老婆煮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害怕她賭氣不吃,還特意在旁邊放了一雙筷子。
做完這一切,老公才走出家門。沈疏詞說,那天看著老公出門的背影,聽到那一聲巨大的關門聲,都像是在訴說心底的那句"我愛你",自己早已經淚流滿面了。
所以,誰說情緒不能掌控?再憤怒也不會失去理智,再生氣也還記得愛人還餓著肚子。所有沒說出口的愛,都煮進了一碗香氣四溢的面條中。而被愛著的一方,即便自己內心早已哭天喊地地崩潰著,也仍然能夠感知到對方對自己的愛。
有愛,足以讓我們的憤怒瓦解;有愛,足以讓我們的爭吵休止;有愛,足以讓我們收拾起壞情緒,為自己所愛的人送去溫暖而不是埋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