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風格,語言直白,嬉笑怒罵,嚴肅地假裝討論問題,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在還原真相和自我嘲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是我眼中的王小波,他把我不敢做的說出來了,他把我黑暗之處挑出來了,他時刻在叫醒我:“塵世囂囂,我們無論做什么,都是困難重重的。”“一個人擁有此生此世是不夠的,他應該擁有詩意的世界”
王小波到底哪里吸引我了?他又叫醒了我的什么?原來的我是不知道要醒還是假裝在沉睡?
嬉笑怒罵,內心細膩卻假裝放蕩
自我感覺,學生氣很重,表現在我對所有的事情很認真,認真地去較真我身邊每個人跟我說過的一句話,我每做過的一件事是否對別人造成傷害,認真地分不清別人是跟我開玩笑還是說正事,不會一笑而過,過于認真導致了我玻璃心、疑心重和安全感弱。
我總是會想,別人會不會嫌棄我,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做得不夠好,別人會不會覺得我是一個笑話。
這樣看來,我一直是大家都說的那種,“活在別人口中的人”。
慢慢地,我看到《黃金時代》中的王二,他以放肆放縱的心態來挑釁不公的時代;看到《白銀時代》的王二,想象力豐富卻無處宣泄,但仍然大膽地釋放人類的動物本能——性;看到《青銅時代》的王二,以自己合理的同居和認為結婚就為多拿幾個避孕套來對抗大家認為的流氓做法。
或許就是這樣,王二的種種由淺入深的行為,想起了我自己,何嘗不是像他那樣向往、崇拜者原始的東西?也是缺少了勇氣去面對潛意識的自己。
漸漸地我擺脫了定義下的生活,例如你應該要做什么而不應該做什么。而我認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是由自己所養成的分辨能力去決定的,并不是聽從大家定出的指標。如果這一切,你做著很開心,很有滿足感,那么堅持一定是對的。自嘲是為了自省
你敢于嘲笑自己嗎?你嘲笑自己的原因是失敗的自己還是希望自己變得更好?你嘲笑了自己之后是一笑而過還是有所改變?、
在王小波的身上,得到了答案——自嘲是為了自省。
無論是在虛構故事的《時代》系列,或是雜文集合《沉默的大多數》《一只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總說他自己是一個庸俗的、感覺自己無趣的、對世界很失望的人。看起來,他消極悲觀。但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且不論他的人生經歷,只從他的字行間斟酌,喜歡在古板的歷史故事中大幅度改寫,加入現代科技和當代社會不合理的元素進去,去總結、歸納人類社會萬變不離其宗的主題——矛盾,敢于在雜文間去表露自己思想上的“不道德”“不高尚”之外,仍然大膽提出,思想差異的妙處,“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總有人想要用種種理由消滅幸福所需的參差多態”。在他認為,人是有好有壞,但不能強行貫徹高尚,強行制造表面假象;人不能被定性思想限死;人應該享受參差多態;世間很多東西沒有統一的標準.....
正因為王小波的自嘲,點出了悲觀的理由,讓我覺得如果既然身邊的事是無可挽救地庸俗和悲觀,自己更應該堅持內心的一道墻,既不能以僵直的思想去統治自己,在工作上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法去挑戰別人的已有成果,在生活上敢于突破別人說的不可能,去尋找令自己心里覺得美好的東西而不人云亦云,同時,也不能以一套套標準去嚴格要求身邊的人,尊重差異,發揚差異,幸福可能就是因差異而起。我一直在行動著。深情得令人羨慕
從王小波寫給李銀河的情書看,執著、深情中透露點孩子氣。喜歡直白地向喜歡的人吐露愛意,超越階級職別(或許在王小波眼中,人都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喜歡鍥而不舍地以拿手戲去打動喜歡的人,文字的感染力終于贏取了李銀河的芳心;喜歡讓喜歡的人讀懂自己,從最簡單最天然的途徑,還原最初的模樣,尋找童年中渴望被疼愛的感覺。
讓人心疼,不自覺地去心生憐愛之情,在王小波身上,演出了女疼男的境界,這是多大的魅力咧。
對王小波的愛不止于這些。教會我生活、學習、工作和愛的王小波,未來與你會有更多的相遇相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