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文學,余愛以血書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尼采
以這句話作為開頭的這一刻,我正坐在晚自習的教室里,耳機里的音樂聲依舊開到大的聽不到點名的聲音(若不是別人拍了我一下可能缺勤的名單上就要添上新的一筆了吧)。不知是不是吃了碗泡面的緣故,渾身竟有些發熱。在這寒冷的天氣里也算是一種慰藉吧。
往常都要等到晚上洗漱后爬到床上再寫點什么,今天實在是不想拿起筆來補作業,一大堆的作業一大堆的作文要寫,眼看著下周就要交了反而急切地想要逃避它。寫不出、怕寫東西的恐懼感一點一點地嚙蝕著我的心靈使我喘不過氣來。有時明明心里翻涌著千百句話可到了筆下就變得唯唯諾諾進退不得,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怕著什么。不過我想,也許自己真不是寫作的那塊料吧。但又不甘、不忍就這樣丟下筆去,內心里總有個微弱的聲音在敦促著我不要放棄。
以前總以為大學是輕松的,其實真的身處其中才知道并不是那樣。課程沒高中的多了不錯,然而一天天下來還是覺得時間不夠、覺得累,可是為什么累呢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想來想去好像很多時候就那樣白白的浪費掉了。四個人的寢室唯一的好處就是不必擔心晚上太吵、不會發生什么大的矛盾,然而又因為只有寥寥的四個人所以仿佛無論做什么事都要一起才顯得融洽,有時真的覺得很多事情都不必要,可又實在拉不下臉來說一句那我先走了。強行的合群、故作的快樂給自己帶來的只有深夜里一次次落淚的痛苦。前幾天有個朋友說她在那個不如人意的大學里過得很不好,聊來只覺心疼。曾幾何時我們都在同一個教室里有著自己的夢與向往,都恨不能快一點再快一點畢業然后去追求自己內心真正歡喜的東西,可現實往往就是這么事與愿違,不是自身的缺欠,就是生活的無望。
可是我們不是才剛剛開始新的生活嗎?怎么一切就變得那么令人失望,想要逃避呢?有人說環境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命運,我可不敢同意。外界的影響對個人自身的發展是不可避免的。就好像如今的她們不能理解我對看書的熱忱,而我也不懂得一味的玩樂虛度的意義在哪里。孤獨,不是離群索居,不是獨來獨往,而是在與你朝夕相處的人里,竟找不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
寫了這么多,好像并沒有與開頭引用的那一句有什么聯系。寫了這么多,好像也并沒有解決內心的問題。
可是你想要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