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安妮?愛德華茲1976年出版的《費雯?麗傳》,是一本深受讀者喜愛的暢銷書。我曾經(jīng)在簡知傳奇書院聽了五節(jié)課,學習了這本書,并做了手抄筆記。
“費雯?麗是一個風度高雅,談吐得體的女人,也可以成為最荒唐,令人生畏的女人。她可以是最安祥、最仔細周全的伴侶,也可以是一個粗野的、不可駕馭的瘋婦。她可以做到最善良、最細密、最體貼,也可以撒撥打滾、殘酷無情。”
你能接受費雯?麗的性格嗎?對這位漂亮的“亂世佳人”,你相信她是“雙重人格”的人嗎?
淺評:“雙重人格”,是一種病理性的變態(tài)性人格,也稱為“二重人格”。
它形成的原因是一個人的人格失去了應(yīng)有的和諧和完整性。所以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兩種迴然不同的性格特征,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交替出現(xiàn)。
從醫(yī)學上講,雙重性格的解釋是:正常人在相同時刻存在兩種的思維方式。其中,各種思維的運轉(zhuǎn)和決策不受其他思維方式的干撓和影響,完全獨立運行。
你看過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嗎?小說里,車廠大老板劉四爺?shù)母膳畠海鋵嵤撬逆皨D“虎妞”,愛上了誠實而健壯的車夫祥子以后,她的性格表現(xiàn)就大為不同。對劉四虎妞是潑辣、粗野的。對車夫祥子虎妞是溫柔多情、體貼入微,前后判若兩人,成為鮮明的對照。
虎妞對待劉四和祥子這兩種不同的人格形態(tài),不斷地交替出現(xiàn),越發(fā)使我們感到,由于她內(nèi)心深處充滿了深刻的恨與愛,所以她的性格特征是矛盾的、沖突的。這就是一種變態(tài)的人格。
淺評:“雙重人格”往往不是生理上的病態(tài)所引起的,而更多地是由于心理上的痛苦和創(chuàng)傷所造成的。
雙重性格對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比較嚴重的影響。患者在思考問題時常常有兩套思路在運轉(zhuǎn),影響了信息的采集,對于結(jié)果的選擇也有不利的影響。雙重性格患者有嚴重的心理障礙。
費雯?麗和虎妞的“雙重人格”表現(xiàn)程度不同,形態(tài)也不同,當我們仔細深究她們的身世、遭遇和經(jīng)歷時,我們都知道費雯?麗從小在父母的熏陶和良好的教養(yǎng)下,為她日后在舞臺上大放異彩奠定了基礎(chǔ)。并且她擁有一股韌性和執(zhí)著,哪怕只有一個小小的機會,她都能由此走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天。
在參演《亂世佳人》《欲望號街車》的拍攝過程中,她活的極致,愛的轟轟烈烈,但對角色的過度詮釋,讓生活變得恍惚,看似風光的背后,其實是孤獨和堅守。
18歲那年,費雯?麗認識了時年31歲的律師霍爾曼,他儒雅穩(wěn)重、出身名門、劍橋畢業(yè),在倫敦有自己的律師事務(wù)所,這一切足夠讓少女愛慕和遐想。
兩人一見鐘情并于第二年結(jié)婚。然而看似美滿的婚姻其實潛藏著危機,只有母親了解費雯?麗溫順的外表下那不可遏制的愛情,并告訴她欽佩并不等于愛。但費雯?麗未能理解母親的這句話。婚后漸漸對家庭感到不滿,婚姻生活岌岌可危。
22歲的費雯?麗結(jié)識了勞倫斯?奧利弗——英國戲劇舞臺上最偉大的莎劇王子。隨著費雯?麗的聲名漸盛,與奧利弗的接觸也越來越多,共同的追求讓愛情的種子悄然滋長。既使費雯?麗的丈夫霍爾曼和奧利弗的妻子都不同意離婚。但他們開始同居的生活。
美貌與智慧并存的費雯?麗,有著極強的感受力和由此帶來的演技和名氣,但缺乏自我排解的能力和承受質(zhì)疑的堅強意志,最后為疾病的爆發(fā)埋下伏筆。愛是生命,也是殺手
為了留住奧利弗的愛,她全身心投入演戲的同時,渴望和奧利弗生下一個屬于他們倆的孩子,但這個愿望一直都沒實現(xiàn)。
焦慮和傷感讓費雯?麗承受雙重的折磨,她患上了“間歇發(fā)作的躁郁癥”。患得患失的愛,讓她的疾病失去控制。
費雯?麗和奧利弗離婚后,她與梅里維爾走到了一起。在生命的最后時光,是梅里維爾一直陪伴在她身邊,并給予愛的溫暖。
她的一生雖然短暫,卻無比精彩,她的美麗如同王冠上的明珠,熠熠生輝。愛是一種藝術(shù),掌握好分寸才能愛的游刃有余。
短評:治療與矯正“雙重人格”,就要從“醫(yī)治”、彌補人格著手,使一個人的人格穩(wěn)定地保持完整、和諧的狀態(tài)
通常來說,雙重性格的患者都是比較喜歡鉆牛角尖的,這對實際問題的解決和結(jié)果沒有任何影響,但會讓患者更加痛苦。
我們能用統(tǒng)一、和諧的人格來主宰自己的言論和行動,那就不會使自己的人格分裂。讓自己的動機、需要、愿望等服從于統(tǒng)一的人格支配。
雙重人格同精神分裂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千萬不要混淆!因為雙重人格在經(jīng)過仔細的心理治療后,絕對可以在家里康復(fù),但是精神分裂癥就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治療。
如何使自己的欲望,不要背棄信念;如何使自己的私欲不要和良心相沖突;如何使自己的行動不要和思想相矛盾。
雙重性格的病因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是內(nèi)因,是心因,是心理素質(zhì)的缺陷,這種缺陷患者也極其痛苦。但患者往往難以發(fā)覺,常不明其所以然,致使心理發(fā)生嚴重崎變,以致發(fā)展成心病。
形成變態(tài)的心理個性,潛隱在心靈深處的潛意識所形成的雙重個性,則同樣是不可取的不良個性、扭曲性格。這種心理疾患也已經(jīng)成為心理醫(yī)學所關(guān)注的課題。
我們古代先哲孟子曾經(jīng)說過”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我想,這對于我們保持完美、高尚的人格,從而避免人格分裂,應(yīng)該是有幫助的。
《費雯?麗傳》給我們留下她不懈的追求和“難以置信的野性”——柔媚的外表下混雜著驚人的桀驁不馴。
這位永遠的《亂世佳人》用54年的生命詮釋了人性的”雙重性格”。
讓我們記住她:銀幕上百合花般的清雅圣潔與獨特的美麗。而在銀幕之下,歷經(jīng)跌宕起伏的坎坷情路。
我們一起記住《費雯?麗》,是最光彩奪目的天才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