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寢是古代皇帝私生活的一個專用名詞。是關系到皇帝龍脈和生活幸福的重要事情,有著一套嚴肅而復雜的程序和規矩。尤其是清代,皇帝的私生活基本上沒有什么隱私可言。
清朝設有專門的機構“敬事房 ”,妃子們的侍寢房事都有敬事房太監負責辦理。每日晚膳時分,管事太監便托一銀盤跪呈皇帝。盤子里是一個個有嬪妃姓名的綠牌。皇帝若無興致,便曰“去”,管是太監托盤退去。若皇帝有意,便翻轉綠牌,太監退下安排侍寢事宜。
被選中的妃子要先進行湯沐。之后會有駝妃太監在房間將妃子脫光,換上大披風。駝妃太監將妃子背到皇帝的寢宮,早有太監已安排皇帝先就寢,將被子蓋到皇帝的踝關節處,龍足得露在外面。妃子則從暴露在外的“龍足”這頭匍匐鉆進大被,然后。。。。。。
至于這期間,妃子能不能叫床,并沒有明確的規定。不過天子面前,顧及身份體統,還是應該有所克制的。況且這個過程中,太監并不離去,而是候在房外。
到差不多時間,太監會提示皇帝不要縱欲過度,縱聲高唱“是時候了”。如果皇帝沒有理會,便再喊一次,如此往復。太監崔鐘完畢,皇帝并不與嬪妃過夜,駝妃太監須推門進去依舊將嬪妃用大衣包裹后抬走。
皇后侍寢的情形嬪妃完全不同,皇帝可在皇后的寢宮留宿,不用翻牌也不需要避孕。敬事房太監只需要準確記錄同房的時間,目的是保證皇后懷的是龍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