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從2016年云棲大會馬云先生提出“新零售”到擔任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青年創業和小企業特別顧問。2016年Q4季度到2017年Q2季度,阿里巴巴圍繞“五新”進行了全方位架構調整,業務布局,凸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阿里巴巴的走向。“五新”之首的“新零售”在馬云先生的定義中,核心在于物流,那我們來盤點一下,2017年度整個電商物流行業,特別是菜鳥網絡的重大變化。
一:阿里新零售前端產品集群
1:長久以來,電商物流由于行業屬性,必須適配電商前端的特殊要求,比如送貨上門、送前電聯等等。先來看看,阿里巴巴新零售共有重要的產品集群,總結一下,新零售產品群有,盒馬、天貓快消、零售通、村淘、餓了么。借此來看看,阿里在物流端會催生哪些變化。
2:盒馬生鮮,2017年7月14日,馬云先生與阿里巴巴CEO逍遙子張勇先生現身上海盒馬生鮮,正式向世人宣告,盒馬生鮮姓“馬”。盒馬生鮮作為阿里新零售第一號樣板,盒馬的確在重構人貨場三者的關系。對于用戶來說,特別是線下用戶來說,相對于傳統超市業態來講,盒馬在前端增加了更多的體驗式消費場景,增加了快捷支付,增加了餐飲環節,更多增加了送貨上門。簡單來說,超市業態最大價值是“所見即所得”,但盒馬成功俘獲了以盒馬門店為圓心,直徑3-5公里內的各類消費人群。在選品上,凸出生鮮,在業態組合上,增加餐飲,同時在盒馬放置天貓超市線下貨柜,在支付上,用戶用盒馬APP結算,結算工具是支付寶,購物完成后,可以選擇送貨上門。阿里各類業態在盒馬這個線下實體中得到了極大釋放。就像馬云先生自己在2017年網商大會上所說,阿里是通過盒馬向大家傳遞一些阿里的新想法。盒馬已經讓傳統超市感受到了變化和挑戰,可以說,這一點上,盒馬是阿里新零售第一號樣本是當之無愧的。
3:天貓快消,從2016年天貓超市未來要成為阿里第四大消費入口到2017年天貓快消事業組(天貓超市、美妝洗護、食品母嬰、天貓生鮮等)。簡單看上去,似乎是天貓超市降級了,重要性在下降。經過半年的等待,最近天貓快消以天貓超市為主陣地,在北京開始了花樣繁多的促銷。天貓和淘寶不一樣,天貓更強調商家賦能,天貓是阿里和品牌商溝通的最重要平臺。由于阿里平臺屬性,未來很多的快速消費品商家在天貓上開設旗艦店,更希望了解中國年輕和已經成為主力消費者的80后的消費習慣的變化。
越來越多的全球知名快消品牌商在天貓開設旗艦店,連接最有消費力的中國年輕消費者,對于品牌商而言,天貓快消很快為他們提供一站式實現通過旗艦店首發新品,通過天貓超市拉動日銷,通過聚劃算量販團業務進行躉銷營銷,通過企業采購完成大宗交易的“四位一體”服務,利用阿里集團整個生態資源優勢,無需借助任何第三方,以最小成本最大效率觸達消費者。而消費者的購物效率和收貨速度等用戶體驗必將得到再次提升。
相對于京東+沃爾瑪傳統的采銷式的快消模式,天貓在營銷、觸達消費者,賦能商家上更具有明顯優勢。實際上,也更符合未來的發展趨勢。
4:零售通,相較于盒馬、天貓快消,可能很多人暫時還不知道阿里還有一個針對快消行業的B2B產品叫做零售通。正是因為是B2B類型,很多普通用戶不了解也正常。零售通在阿里里扮演的角色,為中國近百萬夫妻老婆店提供正品、貨品賬期以及送貨上門服務。零售通直接的競品對象就是京東新通路,零售通身邊站著螞蟻金服和菜鳥網絡兩個伙伴,前端有天貓快消,在品牌商產品支持、金融服務、物流服務上都有強有力的伙伴支持。在平臺屬性光環的加持下,零售通要做的是,如何將中國的零售小店變成一串串的數據,流動在零售通的平臺。針對零售小店的數據化改造的最大目的,是通過數據化的賦能,提升小店的銷售效率。零售通會從全方位的經營數據、倉儲等方面去賦能經銷商。包括倉配、系統、培訓、銷售管理和金融等方面提升經銷商的效率。“我們會讓經銷商直接進入到我們平臺,讓這他們成為零售通的企業搭檔,我們幫助他們把倉庫接入菜鳥網絡,在人、倉、貨、配等方面根據品牌商和經銷商的需求去組合定制化。”
5:農村淘寶,村淘這些年進入了一個相對平穩的階段,收益于阿里在浙江的精耕細作,淘寶造就了一批淘寶村。尤其是當下,中國光大的農村,精準扶貧、農產品上行的前提就是物流。在阿里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的時候,中國價廉質優的農產品的確會通過農村淘寶迎來一波新的機遇。據官方數據顯示,對于村淘在農村電商這一領域其實是三個一,規模第一,人員素質第一,相關配套設施第一。就規模而言,村淘寶已覆蓋全國29個省份、近700個縣域(含建設中)的3萬多個村點,為村民提供各類服務的“村小二”和“淘幫手”數量有近6萬名多名。這3萬多個村點中,還包括了103個國家級貧困縣和95個省級貧困縣,2700個國家級貧困村。 此外,人員素質和年齡結構上,村淘也具備相當大的優勢。村淘有3萬多個“村小二”55%為男性,45%為女性;87.7%的“村小二”年齡在35歲以下;32%的“村小二”具有大專學歷,14.6%的“村小二”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更關鍵的是,村淘的物流合作伙伴——菜鳥網絡也進駐了這些縣域,目前在各地擁有30多個物流合作伙伴,近3000余輛運輸車,人無足不行,電商特別是農村電商要是沒有完善的物流體系一切都是空談。
6:餓了么,從2016年3月年到2017年4月期間,阿里巴巴向餓了么總計投資接近20億美金,已經是餓了么最大股東。餓了么是阿里巴巴新零售產品集群中唯一一個O2O本地化的產品。而餓了么在2017年召開的年會上,餓了么CEO張旭豪說出來配送萬物之邏輯,要從外賣進軍快消生鮮等同城消費的其他高頻領域。現階段,餓了么主要的價值還是在外賣領域的持續布局與美團在外賣、同城本地消費拼一個勝負。但值得主要的是,餓了么蜂鳥的這個物流生態體系已經有機會悄然有成為一個同城物流巨無霸的可能。由外賣催生出來一個同城高頻需求,給了阿里在同城本地領域嫁接更多新零售的場景實驗的可能,而餓了么背后的蜂鳥體系,將成為新零售領域阿里手中一個龐大的末端網絡。同時這個網絡本身還有點我達的協助。未來會成為很重要的一個對抗甚至決勝京東到家+新達達,美團的決勝之匙。
二:新零售背景下,物流發生了哪些變化?
1:從梳理提出新零售概念的阿里巴巴旗下的新零售產品集群,我們可以發現,在物流端一直發生快速的變化。總結下來就是:配送時效不斷提升,配送物流不斷提升,差異化服務越來越多。
2:除去盒馬是自建物流體系,餓了么有蜂鳥物流體系,阿里剩余的新零售產品集群的物流端都是由菜鳥網絡在提供著堅實的服務。
3:盒馬物流在物流端,把超市作為一個倉使用,在店內建設的頂部傳輸帶提升分揀打包的效率,在盒馬門店內部自有的倉儲內快速實現為撿貨打包的工作,之后用自建物流小哥實現30分鐘內的配送。
4:餓了么在物流端的革新也是全方位的,由于外賣領域核心的一個服務要求是即時配送的準時性,且要求配送時間已經控制在30分鐘以內了。因此中國用戶已經享受了一個非常極致的服務。即時配送反過來已經與傳統的電商倉配物流形成一個完全不同的物流路徑,而倉配物流與即時配送將會在同城物流中發生交集,甚至融合。
5:最后來看看,2016年到2017年,菜鳥網絡發生了哪些重要變化。
首先是,菜鳥網絡在2017年5月22日的智慧物流峰會上新logo的發布,從新logo的發布,菜鳥網絡已經正式的進入全球化階段。從菜鳥網絡總裁萬霖先生的解讀中,菜鳥網絡已經擁有了四張網絡,分別是快遞網絡、倉配網絡、跨境網絡、末端網絡。
快遞公司本身的網絡已經很完善,菜鳥網絡主要做的數據支持的服務,集中體現在數據服務上。倉配網絡主要是為了更多擁抱新零售的商家與產品鏈路,比如天貓快消事業組、零售通和村淘。倉配網絡是為了實現阿里用戶未來真的能實現全國甚至全球24小時達的夢想。跨境網絡是2017年菜鳥的重中之重,伴隨著馬云先生阿里全球化戰略,物流必須先行,在這方面,菜鳥網絡在跨境網絡上,菜鳥能夠實現配送的國家達到了224個,今年阿里巴巴在馬來西亞打造中國以外的第一個eWTP試驗區,吉隆坡也成了菜鳥跨境物流中一個國際物流超級樞紐。以俄羅斯為例,曾經俄羅斯與國內的時效達到45天,后來做了一次促銷,產生10萬包裹,直接導致俄羅斯快遞系統癱瘓,現在菜鳥與俄羅斯做了數據直連,可以提前將數據發送海關,時效提升超過20%。末端網絡主要是驛站和村淘,同時也在積極布局AI,無人機送貨等其他項目。據官方數據,菜鳥驛站全國布局已經超過4萬個,校園驛站已經在全國2400所高校中1800所。
由此,菜鳥網絡已經進入了平臺穩定發展期,伴隨著新零售的進一步發展機遇,線上與線下商業業態的融合互補,門店發貨、前店后倉、物流數據智能化都是菜鳥網絡未來可能在新零售中持續發力的點。因此,菜鳥網絡肯定將在數據建設、服務上持續發力,與菜鳥聯盟的合作伙伴繼續協同共享,提升中國整個物流的效率。
相對于京東物流的開放,京東最強的還是京東自營的倉配物流體系,而不是快遞。這種物流向上的供應鏈思維是自營式。這就凸顯了一個平臺型企業與一個自營型企業最大的差別。
阿里強調最多的是賦能、生態、繁榮,而京東會一直在傳統的采銷模式為核心中,逐步開放部分能力。就像新零售與智能零售,本質就是平臺與自營的企業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