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大學生朋友和職場的新兵們:
大家好,很榮幸收到“跟我學”平臺的邀請,來這里和大家來分享和交流。我叫歐德張,是一名有著二十年職場經驗的老司機,在來之前我就在想一個問題:什么樣的內容會對大家有幫助呢?我剛從學校畢業初入職場時,也曾有過類似的經驗,一些過來人大叔對我講了很多的道理,但道理聽無數,好象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是我們大家曾經共同的苦惱。他人的道理是他的人生經驗,當我們并沒有相關經歷的時候,那只是一個道理罷了,現在依然如此。所以今天我沒有太多奢望,我說的對你會有莫大的幫助。只希望今天我說的話能像一顆種子一樣在你們心中種下,等到有一天積蓄夠了陽光、雨露和時間,它能自己開始發芽生根,那就是最大的價值了。
今天我們要討探的話題是:頂尖互聯網公司喜歡什么樣的員工?這個話題多少有點狗腿,有人會想:憑什么我要去了解他們喜歡什么樣的人,我就是我,愛喜歡不喜歡?如果你是這么想的,好吧,坦率的告訴你,我的想法和你一樣,哈哈。不過,做自己與了解這個世界并不沖突,萬一了解過后發現彼此氣味相投,剛好就不必錯過;若不匹配,就再做選擇又何妨?
?? 真誠是第一要義
既然我們的前提是互聯網公司,那我們先來看來他們和傳統公司之間的差異?他們之間最本質的差別是“思維的差別”,關于這個思維的差別我們來看一個小故事!
相信“小紅帽”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這個故事對不同的人群卻有著不一樣的啟發道理:比如說就70后而言,這個故事想告訴我們,要聽媽媽的話,做人一定要謹慎;而對于80后而言,就是買房要買到市區,買到郊區太危險了;而對于90后而言,就是吃東西一定要嚼碎。
為什么對于同一個故事,不同時代的人認知會有這么大的差異呢?主要是因為每一代人的信念價值觀是不同的,而信念價值觀的養成和我們接受到的信息的關系是非常大的,傳統時代和互聯網時代對于信息的傳遞和接收有著很大的差別,互聯網是完全開放的,而這種開放之下,就是真的信息假不了,假的信息也真不了,對我們的要求就是足夠的真誠,羅胖曾經有一句話說的好,就是“沒有道路可以通往真誠,因為真誠本身就是道路。”
所以在互聯網時代,頂尖互聯網公司一定是喜歡真誠的員工,身邊事,平常心,真性情!
?? 學習能力是王道
除了“真誠”互聯網公司對員工的第二個要求就是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我說的這個快速學習的能力跟你有沒有經驗,是不是學霸毫無關系,因為學歷只能代表過去,能力代表現在,學習能力才代表未來。
互聯網公司喜歡學習型人才,因為這類員工能迅速獲取新知識、不斷迭代進行自我升級。坦白講,如今的教育體系已經跟不上時代,年輕人在學校里面學到的東西對于很多公司來說一文不值。而且所有的知識都有一個失效的過程,這個過程叫做知識的“半衰期”。知識的半衰期越短,知識的迭代速度越快。比如,曾經有人對醫學論文進行了分析,發現大概45年之后,有一半的醫學論文被證明是錯的,所以醫學知識的半衰期大概是45年。還有人研究了頂尖的物理學雜志,發現10年以后,發表在這個雜志上的論文有一半是錯的,所以物理學知識的半衰期大概是10年。到了互聯網領域的知識,半衰期更短,還不到一年。
這就是我們面臨的情況,工作中要用到的知識,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如果沒有快速學習的能力,不能及時迭代更新你的知識與技能,那么很容易就被淘汰了。同時,一個能夠快速學習、不斷升級自身的人,也一定是個有料的人。
?? ?會玩的人才會成功
互聯網給中國商業界帶來的最大改變就是新一代人價值觀的轉變,中國傳統的集體主義、威權主義價值觀讓位于“平等、參與、分享”為核心的個體主義和自由主義價值觀。
互聯網時代承載的是趣味和情感,你有趣、你好玩,大家才愿意和你一起玩。舉個例子:阿里推出線上旅游平臺“去啊”的時候,slogan是:“去哪兒”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去啊”。去哪兒馬上針鋒相對喊出:人生不是魯莽的去啊,沉著冷靜的選擇“去哪兒”才是成熟的態度。攜程則順勢而上打出:旅行的意義不在于去哪兒,也不在于一句敷衍的去啊,旅行在于和對的人,攜手同行,共享一段精彩的旅程。類似的品牌集體撕逼或狂歡的案例舉不勝舉,其中最具典范效果的非杜蕾斯莫屬。大家會發現,互聯網公司的營銷方式是趨向于娛樂化和趣味化的,他們能夠捕捉到每一個當下的熱點,進行娛樂化的營銷,而受眾買賬的也恰好是這種方式。
所以第三個重要特質即“好玩,有趣”。我也始終相信一句話“會玩的人生才會成功”。
?? 要有被看見的能力
所謂“被看見的能力”即你要有自我營銷的能力,要能夠打造屬于自己的品牌。
大家可能都知道羅永浩,在自我營銷方面羅的行為一直可圈可點。當年游手好閑的待業青年羅永浩,為了生計把自己關在家中猛啃了幾個月的字典,然后給新東方的校長俞敏洪寄去了一封洋洋灑灑的求職信,讓他順利從一個高中沒畢業的待業青年變成了新東方的講師。在做講師期間,由于特立獨行的授課方式和言論,博得了很多學生的青睞,他那些喜歡挑戰權威的“老羅語錄”迅速在學生圈中傳播開。在追捧者眼中,羅永浩幽默、有獨立思考精神、閱書無數、耿直敢言,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以上,以及后來他的怒砸西門子冰箱事件和那句“我就是認真”都構成了他自我品牌樹立的一部分,這些零零碎碎的事件和標簽加在一起構成了一個我們今天看見的羅永浩,而正因為相信這樣的品牌羅永浩,在其創業之初喊出“情懷”二字時,是很多人愿意買單的。
是金子總會發光,而自我營銷的能力就是那個讓你在石頭中被看見的光,是從蕓蕓眾生中吸引視線的最佳手段。
一個真誠的人、一個有料的人、一個有趣的人、一個會自我發光的人,我想這樣的人不只會受到頂尖互聯網企業的青睞,也一定會成為大家喜歡的人!
注:本文整理自9月13日歐德張在跟我學平臺的直播,內容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