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我最想問的一個問題
書名:《原則》雷·達里奧著 譯者 劉念 張帆
我最想要在書中得到的一個解答:生活工作中應該執行的原則都有什么?
問題的動機:成功來源于正確的選擇,那么選擇的標準是什么呢?
直接上干貨
128)在企業內部進行換崗,或將其解除雇傭。因此:
129)一旦發現某人不能勝任工作,盡快將其調離該職位。每個人的行為模式幾乎是不變的,行為模式也反應了他們的工作偏好。與其指望員工的行為模式發生改變,不如在任職前對他進行認真考察或者改變他的職位。為了員工而改變崗位設置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最好的辦法還是考察了解員工。如果期望員工能夠在不遠的將來比過去做得好很多,多半是不現實的。
有時,一些技術能力,專業人才無法成長為管理人才,這可能是因為他們能力欠缺,也可能在企業內能夠適應其它工作。但是,要記住,承認失敗,從中吸取教訓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將員工表現記錄在成長記錄卡,記下問題分析原因,再考慮如何安排他的工作。
130)勉強將某人留在不合適的職位上要比將其開除更糟糕。不要勉強留人。思考一下那些勉強留人的成本吧——長期業績不佳的成本,對同事造成的負面影響,試圖培訓此人造成的時間和精力的浪費。而且開除一個供職時間長的人(五年)帶來的痛苦遠勝于開除一個才來一年人。而且,勉強留人與公司能力至上的原則不符,侵蝕公司的公正性帶來的傷害影響更大。記住,開除員工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對于雙方都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131)當員工沒有崗位時,思考公司是否還更適合的崗位。如果沒有,應該將員工開除。請記住,員工和公司是共同成長的,我們愿意共同分享一切成果。我們挑選員工的不會將他的技能和能力作為第一考慮要素。價值觀才是。能夠融入企業文化,我們才能共同成長。
132)不要降低標準。如果無法達到某個崗位的要求與極度真實的標準,在規定的時間也無法達標,那么只能請他離開公司。不能降低職位標準,也不能對某個人進行長期的培訓。
發現、診斷、解決問題
133)懂得如何有效發現問題。因此:
134)時刻牢記在第二部分闡釋過的五步流程。(估計你看到這兒,哪五步肯定是忘記了,因為你從未有實際操作過。這些原則只有在實踐中反思,才能有所收獲。不要憑空想象,實際情況要比書中講的復雜的多,即便是一個小公司也不例外)。
135)要認識到,發現問題是優秀管理的第一步。這是生存法則,如同在叢林生存一樣,如果不具備發現周圍危險的能力,最終會消亡。那么能夠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能夠執行方案的管理者才是最優秀的。
136)要理解,問題是提升的動力。問題就如入投入蒸汽火車頭中的煤炭一樣。因為只有燃燒這些煤炭——例如:創造和執行解決方案——推動我們進步。問題通過是表面形式,他們能夠提供一些線索,不要放過任何一個小問題,找到他的根本原因,徹底消除問題,進而做出調整,這一過程幫助我們快速向卓越進步。因此,發現問題應該讓我們興奮,因為這意味著我們又找到了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
137)你需要觀察事情在預期之上還是在預期之下,確保你的員工也有此觀察力。這需要整合能力。
138)不要容忍問題。經常會發現有一些人對待問題,視而不見,習以為常,對其放任自流。有可能是他們沒有勇氣做出改變,也有可能他們不知道如何改變,更有可能是認為這是傳統,是客觀原因,是無法改變的。這些對待問題的態度都非常糟糕。如果他們不知所措,那么他們就應該尋找幫助,找個合適的人商量對策,做出相應的改變,如果不行,那就將問題向上級匯報。
未完待續……原書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