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聽《三國演義》評書,有兩處情節,讓我印象深處:
01
關云長聽到自己大哥劉備的消息之后,要跟去河北尋找兄長。為此,曹操特意閉門不出,想要留下關云長。
而關云長一意孤行,寧愿不要文憑路引,也要千里走單騎。
曹操沒有辦法,只好答允。其實曹操也不用這樣委曲求全,可是他欣賞關羽的氣節、看重他的高超的武藝;
寧愿忍痛割愛,放他出許昌。
可是曹操手下的老將蔡陽對此心中頗有不滿,他嫉妒關羽,嫉妒曹操對關羽的厚愛、偏愛;
認為自己的實力也不在關羽之下,為什么自己在曹操這個領導面前只能站在,只能看著。
而關羽被優待成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美女十名;連最后離開許昌的時候,曹操還要贈與關羽五百金,安排他窮家富路,一定要接受。
他心里很不舒服,表現的也很明顯。和他在一起守衛在曹操身邊的許褚張遼等人,面對蔡陽他的嫉妒,心中頗有微詞;
漸漸的疏遠他,而蔡陽沒有覺察到這一細節。
慢慢的曹操也開始介意蔡陽,并慢慢疏遠他。
后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之后,在古城與張飛會面,張飛以為二哥關羽是賣主求榮的人,要和關羽拼個你死我活。
剛好,蔡陽因為嫉妒關羽,借著公出的由頭,追上關羽,想要殺掉關羽,而追到了古城附近。
張飛誤以為關羽帶了幫手,關羽為了自證清白,殺掉了蔡陽,老將蔡陽就這樣白白丟掉了性命。
02
河北的名將“文丑”將軍,也是一樣的性格。
在面對好友“顏良”被關羽誤殺之后,他氣憤極了,順帶討厭起自己主公身邊的劉備,當時劉備依附在袁紹處,
劉備為了彌補顏良被殺的尷尬外,主動提出要和文丑一起去戰場。
然而文丑狠狠的羞辱了劉備一番,自己帶著大半的兵馬過黃河,與曹軍作戰去了。
最后,在渡河的途中,遭遇曹軍襲擊,潰敗一團,文丑也丟掉了性命,成為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下的亡魂。
劉備負責的援軍,也愛莫能助,整場戰役以失敗而告終。
劉備在徐州城破后,逃亡在外,幸得河北的袁紹收留,他在袁紹的麾下成為參謀,而袁紹對劉備也信任有加。
偏偏文丑看不起劉備,不愿意和他一起協同作戰,結果導致兵敗被殺。
蔡陽身為曹操麾下的大將,嫉妒關羽受到領導的厚愛,他不能好好的疏解自己的不良情緒,影響自己和其他同事之間的關系,還被自己的領導所厭棄;
最后因為恨關羽,而追到古城,白白丟掉性命。
假如文丑將軍以領導的喜好為喜好,和劉備搞好關系,統一行動;有勇有謀的作戰,曹軍未必那么順利、快速的吃下袁家大片的地盤。
假如蔡陽像張遼一樣,和關羽搞好關系,即使做不到像張遼一樣,事事充當領導的傳聲筒,但也不會被同事們所排擠和非議,白白丟掉了性命。
領導喜歡的人,你也要喜歡,不是單純的功利主義,而是保護自己,不影響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節奏。
李二姐寫于2019.12.12 早上9:5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