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FIRST
昨天去整理了落在公司的東西,滿滿一背包,沉甸甸的,但背在背上,心里卻是輕松的。
但其實辭職以后,會被常問到迷茫不迷茫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啊,即使否認(rèn)也只是狡辯和掩飾啊。
離開的時候,朋友問我接下來有什么打算,我也只能搖頭。他們說很多人招助理,問我要不要試試。
我想了想,很輕易而不甚在意的說,我能做啊,于是請朋友幫忙留意一下。
往日的吃飯隊伍,大概是對我的離職頗為感慨,一個人突然說,長到這么大,還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其他人也一起附和,唯有我沉默。
多幸運,長到這么大,我一直知道自己想做什么。
多可惜,我卻一直沒有為此堅持努力,反而一放再放,每當(dāng)出現(xiàn)一個新的選項,它都將成為我選擇犧牲的一方。
直到這個選項失效之時,我才再重新將被犧牲過的它撿起來。
寫到這里,鼻子微酸,一種夾雜著羞愧和感激的矛盾心情,從心底升騰。因為自己的不懂珍惜,也因為這任何時候,都能重新開始的它——寫字。
02 ?SECOND ? ? ? ??
回去的時候,想著公交車方便,于是就先去了公交站臺。
其實同時,還有另外一條路,那便是搭地鐵。但先要步行15分鐘,跟著上地鐵,再換線,最后換公交或者再步行兩個公交站才能到家。
我有些煩躁,中午時段,我等的那班公車只來了兩班,但都人滿為患,我想著并不趕時間,所以我一直在等下一班。
直到40分鐘過去了,我盯著自己手中不知第幾次亮起來的手機屏,毅然選擇了起身。
走到一個橋頭,正好見到橋底有個大腹便便的孕婦與人錯身而過,因路面狹窄,她臉上露出了一種吃力的表情。
見此情景,我猶豫著是往上走寬闊的橋面,還是過橋底狹窄的路口。與此同時,我還不斷轉(zhuǎn)頭張望那班公交車是否有來。
就在此時,腦中突然閃過一句話,敲了我一下。
“迷茫的時候,要選擇難走的那條路”。
忘記是在哪些地方,不止一次讀到這句話。正當(dāng)讀它那時,心里是認(rèn)同的,但行動上,自己其實是選擇了相反的路徑。
只要有好走的路,只要有捷徑,那必定會成為我當(dāng)下唯一的選擇。
03 ?THIRD
我想,許多人都同我一樣,我們往往更趨向于選擇自己能做什么,而不是想做什么,因為前者,實施起來,的確顯得沒有那么吃力。
我的確可以選擇不辭職,將就著做下來,反正工作中這樣那樣的人,總會遇到,不管你去到哪里,他們一直都在。
只是存在的形式不一。有的是老板,有的是上級,有的就是需要協(xié)作的伙伴而已......
留下來,只要我忍一忍,每個月,都有一筆錢按時或者不按時的進(jìn)到我的銀行卡里,這點毫無疑問。
而辭職重新拿起筆,我自己也不確定,什么時候才會有變現(xiàn)的一天。
就像我向她買課程的老白說的,1-2年,這過程是要的。那些看起來輕易就成功的人,他背后都有著一段不太容易的路程。
開了公司,做了線上導(dǎo)師以后,在當(dāng)下回憶往昔,老白自己都感慨不已。
她很慶幸,當(dāng)初她選擇了這條難走的路,不然到如今,她可能也還只是個月入幾千的普通打工族而已。
04 ?FOURTH ? ? ? ??
辭職日,頭天晚上我睡了整整14個小時。
從頭天晚上9點一直睡到第二日中午11點,我做了個夢,夢見自己的13歲,念初一。
13歲的我因為不滿本鎮(zhèn)中學(xué)的一些現(xiàn)象,以本年級第7名的成績離開了。
報名的時候,我拿著自己的成績單,去了隔壁鎮(zhèn)一所更好的學(xué)校。
我是直接沖到一個班級,跟那時的班主任說,我想轉(zhuǎn)學(xué),問他愿不愿意收我,與此同時我恭恭敬敬的遞過我的成績單。
呵,結(jié)果自然是好的。
在那所初中念書有些辛苦,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卷子,嚴(yán)厲的老師,班主任還常常挨個叫我們?nèi)マk公室做心理輔導(dǎo)。
中考前的模擬考成績一出,便有三所還算可以的高中來學(xué)校宣講,說愿意不向我們年級前50名的學(xué)生收取學(xué)費,每個月還給生活補助,若我們愿意就在志愿表上簽名。
最后,我們都交了一張空表上去。
當(dāng)時我想著,都如此辛苦了,也不差這幾天,咬咬牙也想上縣上最好的高中。
接到縣上最好的那所公立學(xué)校和最好的那所私立學(xué)校,一前一后打來的電話,說明我的選擇的確是對的。
而原來的那所初中,同班的好些同學(xué),費了老大力氣,才進(jìn)入當(dāng)初去我們學(xué)校宣講的那幾所高中,更加證明了這一點。
路雖難走,但導(dǎo)向的結(jié)果,卻是好的。
05 ?FIFTH
可惜,當(dāng)初的那份勇敢,并沒有持續(xù)的給我供應(yīng)力量。
我是從什么時候變得懦弱、踟躕又不果決的?
我想,是高考。
高考失利,我一直都不承認(rèn)我受了打擊,但我的確深受打擊。
二本線的我,填報完志愿,前兩個我十分想去的大學(xué)都未錄取我,只有最后一個備選的,在遙遠(yuǎn)的麗江的一所三本院校,給我寄來了錄取通知書。
爸媽說,要不復(fù)讀吧。我聽完那兩個字,腦子里出現(xiàn)的是各種欲生欲死的難熬畫面,當(dāng)即便否定了這個方案。
最終,我像是發(fā)配般,將自己扔去了那所大學(xué),不是滋味的過了四年。
直到如今,我也一直在想,如果當(dāng)初我去復(fù)讀,結(jié)果會不會多少不太一樣?這件事,給我留下了很大的遺憾。
好走的路,最后導(dǎo)向的結(jié)果,也許并非這么理想。
最深的意識,什么都記得清清楚楚,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念頭,它最后都可能跳出來提醒你,不管你嘴上如何不認(rèn)。
06 ?THE LAST
當(dāng)然我并不是在鼓動你辭職。
我是想說,在你迷茫時,面臨選擇時,想尋求改變之時,選擇那條更難走的路吧,然后全力去拼一次。
當(dāng)然,你選擇更好走的路,也無可厚非,只要你內(nèi)心感到滿足,最怕的是,到最后,一切都是出于你意愿的選擇,你卻還在抱怨和后悔。
就像王小波說的:“人在年輕時,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么。但總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最主要干出個樣子來。”
至于我,我認(rèn)真的想了想,這兩方面的經(jīng)驗我都各有一些,選擇難走的那條路,我收獲的都是好的結(jié)果,而選擇好走的那條路,我沒有哪一次不是以后悔收場。
迷茫的時候,我要選擇的就是難走的這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