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真快,支教已經過去這么多天了。沒有了當初的陌生和好奇,更多的是學生每天帶給我們的小小的感動。
紅中的食堂是承包制的,一個來自福建的老板做食堂,伙食費是和學校商討最后決定的,剛來紅中的時候,一路上風餐露宿,第一次嘗紅中的伙食時覺得真香,大家都吃了好幾碗,宋老師吃完一碗又一碗,大家都說他吃了5碗。
可是出于成本限制,學校的伙食基本每天都一樣,而且每頓飯都有土豆,包子也是土豆餡的,吃久了自然會膩,然后我們就琢磨著能不能改善一下伙食。后來經過陳老師和食堂老板"交涉",我們成功舉辦了紅寺第一次師生包餃子活動。
第二天一早,老師去學校附近買了一些肉和蔬菜,為下午的活動做準備。中午放學的時候告訴孩子們下午吃餃子,孩子們都歡呼雀躍,那笑容實在是太燦爛了。
下午三點多,幾位老師去食堂幫忙剁餡、和面,擦好桌子等著學生們下課。下午的課上完之后,孩子們和平常一樣去操場排練合唱,經過前幾天的練習,孩子們已經漸漸掌握了《倔強》這首歌曲,清脆動聽的歌聲在操場回蕩。練完歌之后,學生們排隊洗手,開始包餃子。
期待了一下午,孩子們都特別興奮,自告奮勇的和面,搟皮,我發現好多孩子都會做飯,會包各種各樣的花邊餃子,還有女生教育我,女孩子一定要會做飯,老師真的很慚愧啊,包出來的餃子太丑了,一個一個不是躺著的就是皮撐破了,跟孩子們包的小魚形狀的、包子形狀的放在一起真的自慚形穢。孩子們還鼓勵我包的好,我知道他們是想要我們開心。孩子們包餃子的熱情很高漲,還自成了一條流水線,和面、揪面團、搟面皮、包餃子環環相扣,心靈手巧的孩子就去包餃子搟面皮,沒包過餃子的同學就做簡單的工作。
一個多小時之后,一盤盤“奇形怪狀”的餃子誕生了,有很多餃子的餡都“呼之欲出”,懷著煮出一鍋餃子湯的擔心,我們開始煮第一鍋餃子,好多學生早就迫不及待地等在打飯的窗口,等待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最后餃子出鍋了,很多水餃都是皮包皮,餃子餡少的很,不過作為自己的勞動成果,大家依舊吃的津津有味。
吃完飯后,一個學生跟我說,這頓餃子吃出了離別的感覺。算一算我們的確還有三天就要離開了。這種分別的感覺我一向都不喜歡卻又是無法避免的,只希望最后這幾天過得更加充實,一起制造更多珍貴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