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put和call
轉自吳桑茂博客今天和朋友談到了FB的期權操作問題,保證一個固定收益或者得到一個以低價買入FB的機會。
首先說下基本概念:
call:是指買權
put?:是指賣權
但是這兩種期權又分別對應了long和short的兩種操作,即買入和賣出兩種操作,對應的是不同的投資策略:
四種操作方式適合的情形是不同的:
1、買入call是獲得了一種權利,可以用固定價格購買股票;所以需要支付這種權利的價格;
2、賣出call是承擔一種義務,需要以固定價格給對方規定數量的股票;所以你可以為這種義務收取服務費;3、買入put也是為了獲取權利,就是可以以固定價格賣股票,也要為這種權利支付費用;4、賣出put也是承擔義務,到時候要以規定價格把別人的股票買過來;所以可以收取服務費。這里買入call和賣出put的很相似,到時候你都是得到股票;不同的是你買入call是你的選擇權,可以買可以不買;但賣出put是義務,到時候你必須買。所以,根據看漲或看跌的不同情況就需要選擇不同的操作策略了。
買入期權需要支付的是期權費用,收益率是在該期權費用上計算。比如以1元買入6月期30元的某股票,如果到時候他漲了32元,你的收益是100%;所以是在看漲的時候買入call。
賣出call是義務,可以或的固定的權利金;為的是獲取固定收益。比如你現在持有了A股票,以2元的價格賣了6月期30元的call,到期后你就要以30元的價格賣出股票。如果到時候股票價格高于30元,你將不能獲得高出部分的收益;如果是低于30元,別人可以選擇不買;那你也就繼續拿著該股票吧。那2元的權利金就算是你這段時間的收益了。
買入put也是你獲得權力。你以以28元的價格持有了A股票,然后怕他6個月后跌到28元以下。現在又有30元的put在交易;這時候你可以以1元的價格買個put權;6個月后你至少可以以30元的價格賣出該股票,即使股價下的也至少可以保證1元的收益;當然,如果超過了30元,你也可以不賣該股票,而享受股價上漲帶來的收益。你的成本是28+1元。
這就是這次討論Facebook的例子。我們認為FB的價值高于騰訊是沒問題的。如果是20元的價格就是和騰訊市值差不多,那在這個價格之下我就愿意買。但我不知道到時候6個月后他是不是會跌到20元以下,那我也可以從這個判斷中獲利。這就是賣put。
現在FB 6月期的put是2元,我可以交18元的保證金賣出FB的put;如果到時候FB跌不到20元,別人就不會將FB 的股票賣給我,那我只是收取2元的收益,以18元的成本計算,年化收益率也可以超過20%;如果到時候跌到20元以下了,那我就要以20元的價格買入FB的股票,減去2元的賣put的收益,我的成本其實是18元,我拿著挺放心的;就繼續持有等股價漲吧。
美股交易常說的買Call 和賣Call 有什么區別?
美股:Call是期權(Option) 的一種,是看漲期權。另外一種期權叫做Put,也就是看跌期權。所謂買一個Call也就是買一手看漲期權的合約,這個合約的賣方(Writer/Seller)賣給了買方(Buyer)一個期權合約的時候,買方向賣方支付了這個合約的價格。
打個比方,你手上有一股目前市價在260港元的騰訊股票。而且判斷騰訊后繼乏力,在未來半年內可能會小漲一點,但是漲不了多少。
我則相信騰訊有60%可能性在半年內漲到300港元。同時擔心由于市場總體情況不樂觀,騰訊依然有40%可能會大跌。但是我是學生,現金流緊張到買不起一股(口袋只有10元),也承受不了大跌的風險。
按理說,你該把你的股票賣給我,因為我們的需求是匹配的——一個總體看漲,一個總體看淡。但是,由于我的現金不夠,而且我不能接受大損失,導致交易無法進行。
這時候你提議,向我出售一個以半年為期,行權價為280港元的買入期權(Call)。這個買入期權定價多少呢?考慮到我口袋里只剩10元,于是你就10元把Call賣給我了。(現實中,call的價格由市場參考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模型而決定)
于是我交付你10元。這10元立刻成為你的現金收入。我則收獲了在未來半年內,以280元購買一股騰訊的權利(非義務)。
如果交易之后的六個月內,騰訊一度波動至300港元,屆時我會立刻行權,從你手上以280元買走1股騰訊,再賣給市場上其他人。我收益是:-10元期權費-280元買入價+300元賣出價=10元利潤。
其實,如果我一開始就花260元現金買騰訊,那利潤不是300-260=40元,比期權獲利多了四倍嗎?但買Call對我好處是,開始只需付出10元現金,而且就算以后騰訊狂跌,我的最大損失也只有10元。
你的好處是,一開始就賺了10元。而且只要半年內騰訊價格波動在280元以下,這10元收益就是穩穩的。即使騰訊漲到了290元,由于你一開始就賺了10元,所以收支相抵,也沒虧。只有漲到了290元以上才產生損失。不過理論上,你的最高收益就是10元了,不會更高。但騰訊漲的越厲害,你就越虧,你的損失可以是非常高的…
在這個例子里,你就是Call seller(Call writer),我則是Call bu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