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陣子被首富王健林的“一個億”的小目標震撼到了,對于我等常年抗戰在工作最前線的加班汪來說,打開手機查看工資卡余額,分分鐘感覺身體被掏空有木有?
確實,人生就是由一個一個的小目標組成的,可以先設立一個小目標,再攻克一個大目標,這樣才可走上成功人生的康莊大道。可人與人之間的小目標差別竟也如此之大!小目標從側面反映出了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的差距,每個人身上都有不盡相同的缺陷,而正是這些缺陷阻礙了我們每個人“小目標”的實現,讓人與人之間的差距被再次拉大。在市場研究上,我們一般把這樣的缺陷稱為“短板”。而你的短板,往往限制了你的成就。
(二)
著名的短板理論(木桶理論)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彼得提出的,說的是由多塊木板構成的水桶,其價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決定水桶盛水量多少的關鍵因素不是其最長的板塊,而是其最短的那塊木板。同樣,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構成企業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決定整個企業的水平。
(三)
對個人而言,我們人生中的那些缺點和毛病就是人的"短板",因為它們的存在,制約了個人才能的發揮,錯失了諸多機會,甚至錯失了岳父口中的“一個億”。
每個人的“長板”和“短板”是客觀存在的,如何“揚長避短”,需要我們自己準確把握,發揚優勢,回避劣勢,以求取得更大進步。但避短絕非是避開自我缺陷,而是想方設法加以彌補,主動將"短板"加長,將缺點糾正過來,使“短板”慢慢變成“長板”。
(四)
對于企業而言,木桶上的每塊木板都代表著企業的員工。任何一個組織,都會面臨的一個共同問題,即構成組織的各個部分往往是優劣不齊的,而劣勢部分往往牽制整個組織的整體水平。
在球隊中出現了短木板,就會成為一顆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成為比賽失敗的罪魁禍首。如果是位置上的球員實力弱,就可能成為對手攻擊的重點,導致其他隊員的努力功虧一簣。在企業管理上出現了短木板,就會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
日本“三澤房屋”建造的大量房屋屋頂,竟然在一次強臺風中同時被刮走了,調查表明,公司的工程技術本身是過硬的。問題僅僅出現在一些螺絲擰得不緊,事件給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形象損失。
一個企業要想成為一個結實耐用的木桶,首先要找出短木板,同時也要分清楚哪些短木板是可以提升的、是容易提升的,是值得提升的,然后采取相應的對策實現團隊作戰能力的整體提高。只有讓所有的板子都維持"足夠高"的高度,才能充分體現團隊精神,完全發揮團隊作用。
(五)
要想完全克服最薄弱的環節是不可能的,一根鏈條總有最弱的環節,強弱本來就是相對而言的。為了做到木桶“容量”的最大化,就要合理配置企業內部各種資源,及時補上最短的那塊“木板”。找出薄弱環節(短板),改進該環節;再找出改進后的薄弱環節(新的短扳),再改進;只要堅持做下去,相信一定會有所成就。
木桶有大小之分,木桶原理也有整體和局部之分,我們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找到你自己的桶,然后找到那塊最短的板,加高它!最后,祝愿大家都能早日賺到屬于自己的那一個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