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張欣欣 ?
? ? 暑假很快就要到了,我要準備出去行走了。不知道大家都喜歡怎樣的旅行方式,有些人會向往那種結伴而行的旅行,一路花開,一路歡歌,這樣在旅途中就不會感到寂寞。曾經(jīng),我也喜歡呼朋喚友,結伴而行,但不知從何時起,對于我來說結伴而行,就只能稱是一場旅游,而一個人的行走,才能算得上是一場旅行。一直以來,我都以一名驢友的身份自居,所以每年我總會為自己準備一場真正的旅行,這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自我的救贖。
? ? 剛剛開始旅行的時候,我認為,外出旅游就是看風景,祖國大好河川,名勝古跡,哪里漂亮,哪里出名,大家都說好就往哪里趕,看一看外面我沒有看過的大千世界,開闊眼界,到此一游,拍照存證,曬曬朋友圈,日后朋友間聊天的時候,也能夠增加談資,有很長一段日子,我都是這樣看待旅行的。
? ? 后來,在旅途當中,我遇到了很多千奇百怪,有趣又好玩的人,他們獨立特行,個性鮮明,有辭去高薪收入,遠離城市,環(huán)球窮游的上海妹子;有邊走邊唱,流浪的搖滾歌手;有在旅途中相愛,便從此拋棄一切,在相愛之地駐扎的客棧老板;還有善良淳樸,有著堅定信仰的藏民大叔;還有熱情好客,重情重義的胖金哥,胖金妹等,他們像磁鐵一樣吸引著我,讓我覺得,在旅途當中,最讓你難忘的,其實不是那些風景,而是那些人。所謂地杰人靈,那些活出自己的人,他們就像沒有經(jīng)過雕飾的風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好,又那么的有力量!在旅途當中,能夠遇到一個有故事的人,然后跟他聊上一聊,交個朋友,帶給我這種在流水線上長大的孩子,是一種對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強烈沖擊,這個時期,能夠在旅途中遇到一個特別的,有趣的人,就變成了我對旅行的渴望。
? ? 再后來,我想,我能不能像他們一樣呢?我自己原本的樣子又應該是怎樣的呢?初遇朋友,那些所謂的自我介紹,無非是姓名、職業(yè)還有各種角色的標簽。日常生活中,我們其實在努力代入這些標簽,扮演好標簽里自己的角色,我們在單位,是員工,是老板,是領導,是下屬;在家里,是父母,是孩子,是妻子,是丈夫。如果有一天,沒有任何標簽貼在你身上,你不需要背任何的包袱,你只需要對你自己負責,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也許,這樣的你,每一個決定,每一個行為,都會有所不同吧,真實的,未經(jīng)雕飾的你,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呢?如果用一個著名的風景地來形容你,你會覺得,你更像哪里呢?我很想跟真實的自己相遇,我拒絕貼在上我身上的一切標簽!我要成為別人眼中最淳樸自然的風景線,我做最真實的自己,所以,我迷上了一個人的旅行。(為什么會愛上一個人的旅行)
? ? 聽說,真正的旅行其實就是一場修行,我們被困住太久了,慢慢的,迷失了本來的面目,按照世俗的規(guī)定和他人的期待去生活。如果有一天,你覺得累了,如果有一天,你覺得迷失了,如果有一天,你想看清你自己,來一場一個人的旅行吧。去掉標簽,去掉角色,擺脫傀儡的陰影,走在路上,做你自己,過最自由自在的生活!(號召大家獨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