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美術學院,簡稱川美,位于重慶大學城內,因其校園獨特的設計和藝術氣息深受學子們的所津津樂道。今天筆者將就周末川美一游簡單寫一寫我的感覺吧。
巨型校友墻
四川美術學院校門內的中央位置矗立著中國國內最大、記錄學生人數最多的巨型校友墻。這面墻上,記錄了從1954年到2010年在川美就讀的35000多名學生的名字。不像大多數高校刻意突出知名校友,川美在這一舉上實在有魄力。我認為此舉大概旨在說明教育的根本還是以人為本,任何學子都是學校的一部分,都是學校培養的重點,你的名字被銘刻在此,為紀念你和我所共同創造的記憶。
獨特的校園道路
校友墻前方就是這條獨特的起伏不平的道路。據朋友說,這是為了告訴學生,人生永遠不會一帆風順,總有些時候會遇上起起伏伏、坎坷不平的道路。川美作為一個教育的場所,以這樣直觀的方式教育學生這個道理,我很欣賞。確實,教育不是喊口號,也不是說大話,如何讓學生切身體會和領悟這個道理才是重點啊!
藝術與建筑設計
川美的建筑設計很有藝術感,結合了建筑原理和藝術表達。而國內大多數高校很難同時兼顧兩者。在建筑學方面比較突出的學校不能在設計方面出彩,沒有藝術感可言,有些甚至設計得一塌糊涂,沒有最丑,只有更丑!
這是川美內的虎溪公社,整個建筑在外墻表面又用紅磚砌了一層墻,從圖中可以看到砌后的外墻看起來不會像一般的建筑一樣看起來那么普通,但又不是那種風騷搶眼的樣子。兩棟建筑的樓梯也涂上了不同的顏色,充滿了青春與活力,恰恰體現了大學的生機和創造性。
這棟樓最有特點的地方大概就是它的屋頂了吧。普通的校園建筑只有里層長方形的結構,呆板無力,而川美創造性地加蓋了尖頂的外層結構,開了許多木質窗戶,看起來就有特色多了!而且尖頂有利于排水,既美觀又實用!
藝術與生活
川美雖然是一個專攻藝術的學校,然而他們并沒有就此脫離生活。校園內有油菜花地、水稻田、荷塘、田埂還有水田邊的桃樹、梨樹等等。這樣設計體現了“藝術不是曲高和寡,它來源于生活,又歸于生活”的用意,學藝術、做藝術的人更不應該把自己和生活隔離開來。脫離了生活,藝術就是空有軀殼的空中樓閣,不切實際。
關于藝術
我想關于藝術,我沒有什么發言權,但川美校園內的很多小設計都凸顯了藝術的氣息。這些小設計可能是一支小陶罐,一個小雕塑,甚至是一點點不顯眼的涂鴉。在大設計方面自然是理所當然要體現藝術氛圍的,但那些小細節正好是最重要最有人情味兒的東西。我想起我的學校最有藝術氣息的地方大概就是那個被畫成了叮當貓的下水道井蓋吧!確實很多高校應該多多反省反省,為什么拿著那么大片地,培養著那么多人才,卻將校園設計得如此不合理。
川美一行讓我看到了很多東西。多走走,總會有驚喜在等著我。
原創作品,轉載請私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