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馬云又爆“金句”,稱“結婚是為了生孩子”。被上萬網友罵上熱搜。
馬云在公司員工集體婚禮上說:“婚姻不是為了進一步積累財富,不是為了買房子,不是為了買車子,而是一起生孩子。所有的東西都可能是別人的,都可能是假的,只有孩子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多生孩子吧!”
聽上去是不是很氣?
馬云更是大言不慚地說,婚姻的第一個KPI必須要有結果,也就是產品,而產品就是要生孩子。
此言一出,網友們都炸開了鍋,紛紛留言,表達了自己對于結婚生孩子的看法:
大多數人都很反感這句話,提出以孩子為目的的婚姻,是把女人當生育機器,結婚應當是追求更有質量的生活,在確保幸福感的情況下,再談新的生命。
再者,生孩子是夫妻共同決定相愛的結果,不是目的,不是“KPI”,更不是“東西”。
馬云這句話之所以讓人反感,是因為他把婚姻當成一個功利性的目標,使結婚變得不再純粹,破壞了相愛的兩個人寄予在婚姻上的美好。
關于孩子的說法,也是很不人性化的,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立而鮮活的個體,而不應該被定義成婚姻的“KPI”和“東西”。
孩子是愛的結晶,并不是婚姻的產品。
兩個人走入婚姻,是因為彼此相愛,想要相伴一生,給彼此一個承諾,一個儀式感。
婚姻的意義,是活出更好的自己。
梁朝偉和劉嘉玲在一起31年,結婚也有11年了,一直沒有生子,這若是放到一個傳統的家庭當中,肯定不被理解。
劉嘉玲卻毫不避諱:“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活環境不一樣,家庭背景不一樣,機遇境況不一樣,活法當然不一樣、也不應該一樣。”
她還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好像每個人都在生,女孩子就好像買包一樣,她有一個,我也有一個,但這個念頭一閃而過,因為太大的責任,我和老公商量就是不要。”
近日劉嘉玲還在微博上曬出了她和梁朝偉在櫻花下的照片,兩人親密相擁,滿臉都是幸福的笑容,56歲的梁朝偉和53歲的劉嘉玲依舊如戀愛時那般甜蜜。
難道沒有孩子,他們的婚姻就不完整了嗎?就不會幸福了嗎?
他們有了更多的時間發展自己的事業,梁朝偉成為影帝,創造了很多經典影視作品,而劉嘉玲也將自己的事業經營得風生水起。
在發展事業之余,他們彼此相伴,互相扶持,把婚姻生活過得妙趣橫生,雙方都從這種婚姻模式中獲得了滿足,也實現了個人價值,這不是比生孩子更深的意義嗎?
每一對夫妻在婚姻中都有自己的選擇,生孩子不是唯一的選擇,彼此相愛,感覺到幸福才是婚姻的根本。
事實上,有沒有孩子并不能阻礙一個女人追求幸福的腳步,也不應該成為判定一個女人價值的標準。
女人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生育,如果為了生孩子,而放棄自我價值的實現,這也未必是一件幸事。生孩子只是其中一條,可供選擇的方式。
劉嘉玲在這段婚姻里活得光芒萬丈,成就了更好的自己,這就是她最大的價值。
不要再拿生孩子這件事去綁架女人,不生孩子的女人也可以活得精彩十足,在實現自我價值的路上,她們的生命本來就豐富多彩。
婚姻的本質,是夫妻關系。
娛樂圈還有一對恩愛夫妻,結婚32年,沒生孩子,他們是周潤發和陳薈蓮。
他們在婚后的第二年,有過一個孩子,但是在發嫂肚子里7個月的時候不幸夭折。
周潤發看著太太每天都在絕望中掙扎、自責,不忍心再讓她承受任何的意外和打擊,從此決定這輩子都不要孩子。
媒體曾經問過周潤發:不遺憾嗎?
發哥說,沒有遺憾,我們兩個人已經足夠幸福。
雖然孩子沒有了,可倆人卻更懂彼此的意義,也更珍惜彼此。他們一起旅行看風景,一起走紅毯,從青蔥年華到白發蒼蒼,世界各地都留下了倆人的腳印。
人生的每一程,兩人相依相伴。
發哥六十大壽謝絕了各種熱鬧,只有他和發嫂兩人。兩個人的日子里,時不時來點小浪漫,幸福灑滿每一天。
發嫂的價值并不一定需要靠孩子來體現,她多年來一直是發哥身后最強大的后盾,發哥對發嫂也是一直呵護有加。
有人說,不生孩子的女人不是一個完整的女人,然而女人首先是一個人,才是一個女人。
一個完整的女人首先得人格獨立,有自主選擇生育的權利。誰剝奪了這種選擇權,誰才是真正剝奪了女人的完整性。
婚姻的幸福,從來不靠孩子來成全。女人的人生完整,更不是靠生子來實現。
電影《找到你》結尾,姚晨說過一句話:
“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別人的生命來完整自己。 都說母愛是偉大的,但其實,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愛,也不過是在為自己的選擇承擔后果而已。”
女人這一生的圓滿,未必真的需要生個孩子,能夠夫妻共進步,同進退,將幸福婚姻進行到底也是一種圓滿。
因為婚姻的核心和實質是,夫妻關系而非親子關系。
幸福的婚姻從來不會因為沒有孩子而減分,不幸的婚姻也不會因為有孩子而加分。
生育,只是女人的附加值。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講了一個生而不養的悲慘故事,主人公贊恩把父母告上了法庭,對法官說,“我想起訴我父母,因為生了我。”
贊恩一家生活在貧民窟,母親生了很多孩子,因為家里太窮,孩子們成為父母賺錢的工具,常常連飯都吃不上。
后來11歲的妹妹被迫嫁人生子,不幸去世。贊恩沖動之下,拿起了刀,刺傷了妹妹的丈夫,也因此坐牢。一對連自己都無法養活的夫妻,卻要生這么多孩子,你還能說,生孩子是一個女人價值的體現嗎?
為了生孩子而去生孩子,就是一種無知和狹隘,生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而不是帶他們到世上受罪。
不是每個女人都需要去生孩子,也不是每個女人都適合做母親,如果女人的價值變成“唯生育論”,這將是一種悲哀。
生育從來不是每個女人的標配,每個女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有實現自我價值的不同途徑。
從傳統觀念的角度看,女人的自我價值主要還是體現在對家庭生活的經營和生兒育女方面,其次才是社會價值。
然而,現在是一個“女性獨立意識”開始覺醒的時代,女人自我價值的實現方式也有了新的變化。
有很多網友質疑:為什么女性一定要組建家庭,擁有孩子?如果有女性不適合家庭呢?有女性不想要生孩子呢?為什么女性不能有別的可能性呢?
他們都忘了,生育從來都是女性的權利,而不是義務。女人的人生應當有無限可能,而不僅僅被生育綁架著。
母親的角色只是女人身上的一種標簽,女人的價值應該是來自于內心覺醒的力量,活出自我風采,經營好自己,生育只是一種可選可不選的附加項。
作家黃彤彤曾經說:“一個女人的一生,是追尋愛的過程一一男人的愛,女人的愛,孩子的愛。如果因運氣的緣故追尋不到,不代表她要枯涸而亡,上帝另有安排。”
確實,女人的人生有很多選擇,可以是一個孝順的女兒,一個體貼的妻子,還可以是一個越來越優秀的自己,為了自己而活,擁有自己說了算的人生。
馬云的“婚姻就是為了生孩子”,抹殺了婚姻的真正意義,也忽略了女人作為獨立的個體的選擇權。
你要知道,婚姻只是生活的一種方式,生孩子只是其中一個選項。
如果用狹隘的眼光去看待婚姻,將婚姻的功能定義為繁衍生殖,不僅不尊重女性,也是對婚姻的最大的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