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個被叫做“梅精”的女子,驚艷過大唐盛世的冬季。或許,沒有很多人記得這個稱謂,但她其實在很多熱播的影視劇中出現過——就是那個橫在唐明皇和楊貴妃之間,對此二位純潔的翁媳戀使絆子的梅妃江采萍。
當初李隆基對她一見傾心,驚為天人,稱她為梅精。
就像古龍說的,名字有取錯的,外號絕對不會叫錯。因此,你可以想象她的風姿。她姿態明秀,是一種難描難畫的美;她慧敏能文,據稱曾有包括現在流傳下來的《樓東賦》在內的八賦;她擅吹玉笛,做《驚鴻舞》;她性愛梅花,居所遍植梅樹,梅開賦賞,至夜分尚顧戀花下不能去。這樣的一個女子,放到現代可以當舞蹈家,可以考音樂碩士,可以演電影可以當美女作家…但是,在大唐,美成這樣就只有一條路走——被人從福建莆田老家發掘出來送進了宮里,成了頂級豪門里的全職太太。
想想看,在最熱播的宮斗劇里,蕙質蘭心如甄嬛也因模仿她的舞姿而得到榮寵,不學無術的華妃念幾句她的文章就可以重得君王的憐惜。那她本人占盡唐宮的三千寵愛就不足為奇了。更難得是,她還是個極懂事的,酒宴上曾有李隆基的兄弟在她敬酒的時候踩住她的鞋子調戲,她借口身體不適回房躲避,任憑皇帝追問都沒有揭發此人。這位王爺不過是酒后失態,處理不好就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然而,就跟現代的倫理劇里最常見的劇情一樣,賢惠懂事溫柔優雅的女人總會輸給性感潑辣的小妖精。李隆基從一個勵精圖治的熱血中年漸漸成長為一名貪圖享樂的老年,心理和口味都隨之發生改變,于是,另一個絕色美人楊玉環應運而生,一夜之間顛覆了江采萍的地位。情場爭斗的劇情跟現代的倫理劇里相差無幾,其中最經典但又很有顛覆意義的鏡頭是:李隆基背著楊玉環寵幸江采萍,被楊玉環捉奸,李隆基只好把江采萍藏到夾幕里,還是被楊玉環撿到了鞋子和金釵大鬧了一場。你看,在多妻制度下,連先來后到的優勢都沒有。至此,二女的勝負已分。
選擇一個伴侶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同樣愛好舞蹈音樂,但與江采萍的清冷安靜的性子相比,楊玉環則是性感熱鬧。梅下的驚鴻舞,聽著就帶著清冷的氣息,霓裳羽衣曲,名字里就帶著奢華熱鬧。而且,李隆基還可以跟著楊玉環到廣場上跳廣場舞——不,是打馬球,總之是老年人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就連使小性撒嬌吃醋在合適的人眼里都是一種熱氣騰騰的坦白率真,這才是一個在陰謀權斗里疲憊了的老男人退休不放權的理想生活啊!
對于楊妃的奪寵,江采萍起初還不肯相信君恩如流水一般就這樣流走了,“或都許是戀新歡日長生厭,定有時尋舊夢笑并香肩。”她還以為像卓文君一樣寫個真情流露文采斐然的情書就能挽回,于是有了字字哀傷的《樓東賦》:“懶蟬鬢之巧梳,閑縷衣之輕練。苦寂寞于蕙宮,但凝思乎蘭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長門而不見。”李隆基見了默然良久,終究只是命人送去一斛珍珠。男人付不起時間和感情的時候喜歡用物質來補償,比如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里文佳佳的那一堆LV包包。然而,肯物質上給予補償也算是一種表示:別走開,請耐心等待,等我膩歪了她就來泡你。
可惜江采萍沒有這樣的耐心去等待,她寫了一首詩,連同珍珠退了回去:“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這個愛梅的女子骨子自有梅花的孤傲,她用這首詩,主動的割裂了與唐明皇最后的感情線,從此徹底退出了與楊玉環的情場爭斗。
以戰場上的成敗來論英雄是很容易出現的偏見,以情場上的成敗來論美人同樣是偏見。就比如,娛樂八卦上總會有人對比一下王菲哪些地方優于張柏芝,有人要議論吳莎莎比葛天好了幾個等級才能得到劉翔。仿佛男人是一桿秤,女人的斤兩要他說了才算似的。
其實,愛情又不是科舉考試,還能擇優錄取?有的,只是合不合適罷了!同樣一個女人,對這個男人而言是墻上的蚊子血、衣上的米飯粒,對另一個男人可能就是心口的朱砂痣、床前的明月光。最怕的是女人自己也在男人身上找價值感,一旦情場失敗就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淵。你看《甄嬛傳》里,同樣面對渣男負心,連累家族遭難,甄嬛依然自尊自愛,華妃就崩潰到一頭撞死,這就是不同的自我價值觀帶來的差距。
就像一樹梅花,開在深宮里還是開在山谷里,有人追捧還是孤芳自賞,它依然自吐清香,有何不同?
春風會愛上牡丹,白雪最配紅梅,誰又能說梅花與牡丹孰優孰劣?就算輸給了楊玉環,江采萍還是以一種優雅的姿態退場了。
漁陽鼙鼓動地來,楊玉環婉轉峨眉馬前死,李隆基很快就走到了人生的冬天,喪失了權勢,成為了有名無實的太上皇。他終于念起了梅妃的好,看著梅妃的畫像思念不已,在畫像上題詩:“憶昔嬌妃在紫宸,鉛華不御得天真。霜綃雖似舊時俏,爭奈秋波不顧人?”
人到暮年,都會本能的避開痛苦的回憶,想點開心的事情。君王掩面救不得的楊貴妃已經成了痛苦的回憶,而梅妃,是和天寶初年他李隆基最風光無限的記憶聯系在一起的。
可他忘了,十年前,梅妃就和他over了。皇宮淪陷的時候,他帶著楊妃出逃,也壓根就沒想過梅妃怎么安置,梅妃是否在這場浩劫中生存下來都和他沒有什么關系了。她就是不肯事賊而自盡,那也是她跟賊之間的事,未必就是想著為他全了貞潔。
而且安知那場戰亂,不會成全了另一段屬于梅妃的傾城之戀?戰亂中,宮墻倒塌,有個一直愛她懂她惜她的男子,終于找到了機會帶她逃離了皇宮,遠走天涯。她因禍得福,有了屬于自己的幸福。即使明皇傾盡天下珍珠,她也不會再回顧一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