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體檢,中午回來吃個飯然后在床上一躺就到了傍晚。中途把《定位》這本書看完了。
還和三個朋友通了電話,一個朋友微信聊了個很深刻的問題,還閱讀了一篇有關“信任”的文章。
今天的收獲其實比以往都多很多。可是卻處在一個很空的狀態。看著膩子頂上白晃晃的燈光,半天想不出一個主題,我可以就這么盯著無聊的燈光半個小時也依然這么空空如也。
感覺腦海中各種思考此時都停了下來。我夢想著喝酒來讓大腦停止思考的目標,此時此刻就這么發生在我眼前。
雖然我敲下了一個又一個文字,我的目標是一千字,可是我很清楚的明白我的所有有意識的思考和行為都如一縷青煙般在空的意識背景上淡的近乎透明。
在簡書堅持每天寫1000字已經兩周多了,很快就達到養成習慣的21天。
寫書的習慣基本養成了,但定時定點的習慣還沒有養成。每天1000字,在手機上用九宮格一點點打字,速度慢的話要兩個小時,快的話要一個半小時。記得我曾經連續三十天寫網絡小說,每天六千字,從構思到碼字大概每天六個小時,速度比手機快大概兩倍。在簡書因為沒熟人,還是想寫認真點。寫作的時間還沒有固定,有時早上有時晚上,此時此刻我挺想留到明早寫的,可不想拖延,希望能養成在睡前寫完的習慣。
寫日記、寫流水賬很好些,可那沒什么意義,沒有思考和推理提煉,擺出來干嘛?只張在n多年以后看看很多年前的自己在想些什么?
每天有這么多事,大腦里面的想法瞬息萬變,記得下來嗎?
愿意通過文字記下來的無論如何不要這么毫無意義。記下一段看法、感情、有啟發的故事。
之前寫《手機》的讀后感,因為它給了我很多啟發,最近的文章其實就有它啟發的影子。主要在命題上,談話類節目都是有話題的,由一個話題引發種種思考。我最近的文章題目也是這么來的。
可今天突然沒有什么話題想說了。
今晚和四個朋友的交流很有價值。關系到我近期的職業選擇。每個人給出的看法都是不一樣的。以前什么事都自己思考、自己去抗,吃了不少虧。如今碰上問題想著先問熟悉自己的朋友,也許他們的想法自己不贊成,可感受一下他們的世界觀對自己也很有啟發。
我以為,聽完他人的意見可以讓自己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可如今一下子空了,不是迷茫的彷徨,也許就是最低具有不同動量的思維離子碰撞完之后屬于我的那個就靜止了。
一種平衡的空。
1000字,重要嗎?還差一百五十字。
要打破這種空的狀態我必須接受一股新的能量,我去看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