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成長,就是放棄夢想,再重拾夢想

01

還記得小時候每天上學的目標差不多就是等體育課、下課和同學一起玩,回家會立刻很快地完成作業,目的也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玩。現在想想,覺得自己當時真的是天真浪漫,沒有什么過多的追求,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下一次可以快樂的時間就已經足夠了。

后來,我們都長大了,才知道了這世界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大一點,可以做的事情也比我們所知的要多。簡單的快樂已經不能滿足我們,我們有了遠大的理想,也有了各種各樣的計劃與目標。但是,這樣的成長反而給我們帶來了更多的煩惱,快樂變得沒那么容易得到,甚至遙不可及,尤其在考上了大學之后,我們的目標終于不再是固定的了。畢業就去找工作還是去考研,找到機會要不要去創業,這些問題縈繞在我們心頭,終于,我們不再在意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活成一個正常人仿佛就是我們努力的唯一目標。

不管你相信與否,夢想對我們來說已經不那么重要了,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里其實已經放棄了。我和很多人一樣,迷茫的時候與彼此交流,最終我發現了一件事,真正讓我們感到失落的不是對未來的未知,而是我們一直想選的那條路好像十分艱難,甚至完全不像一個正常人該做的選擇。

說到底,誰沒有夢想呢?我們的目標有大有小,喜歡激勵自己的人叫它夢想,現實一點的人稱為目標,甚至不太會說話的人也會描述出自己想要的生活。但可惜的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已經不太在意自己能不能抵達那個所謂的“夢想”了。

成長到這個地步,學會了“現實”兩個字怎么寫,很多人就都停下了腳步。但我不甘心止步于此,于是又向前邁了一步,回頭再看,我才明白什么是“成長”。

02

有兩件事給予人心極致的快感,他們分別是“毀滅”和“創造”。其中毀滅是一種簡單的,直接的,甚至粗暴的方式,許多的電腦游戲都是如此,拿上一把武器,將面前的一切消滅殆盡,這會讓人覺得十分爽快。但游戲畢竟是假的,這種快感消逝的速度很快,而現實中很多時候所作出的毀滅不僅需要付出代價,還會對自己和別人造成傷害。

所以,我選擇了“創造”,創造是我的夢想,也是我的理想。小時候,很喜歡買各種拼圖或者需要組裝的玩具,把他們變成一個一個成品。以至于后來家里都擺不下了,我還是不舍得讓家人把他們扔掉,在我心里,他們中的每個都是屬于我的偉大杰作,而把他們擺在別人看得到的地方,則是一種了不起的榮耀。

后來,我愛上了看電影,一開始我以為看電影只是一種消遣,但后來我發現很多的電影不僅僅是表面上好看,而且意義也十分重大,甚至對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就像一頓佳肴,不僅味道誘人,還很有營養。那個時候,我突然明白:把自己的“創造”展示給別人還可以有更好的意義。

所以,我想創造故事,用任何一種方式展示給別人,讓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快樂,還可以收獲成長。也一度想報考北京電影學院,成為一名導演,通過努力,最后可以完成一部自編自導的電影,實現一生的夢想。

為此我嘗試過寫小說,很認真的寫,結合了各種各樣的思考,想要賦予一些意義,大多數人看過了都說寫的不錯,沒有什么反應,似乎只是把這當成初中生的小打小鬧。那個時候,我漸漸學會了什么叫做現實,現實就是即使你有過人的天賦,奇妙的想法和不懈的努力,你依舊需要恰當的環境,懂你的人和漫長的時間才能實現夢想。

而放棄的過程,也并不痛苦,大家都是如此,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我聽過一個人成績很好,因為興趣,高中輟學去學烘焙。這種故事因為萬里挑一才會被人講來講去,真正有勇氣和機遇能做到的人真的很少,如果再拿到你我身邊,也就是沒有。

終于到了大學,到了該開始思考自己以后何去何從的時候了,我才想起自己原來放棄過創作夢想。去年努力寫了一篇三千字的科幻小說參加征文比賽,也最終石沉大海,原來現實那堵墻還隔在我和夢想中間。

一個多數人的故事也許就應該這樣結束,但我依然對世界和自己有最后一點點期望,于是我又走了一步。從開始寫文章的那天起,我就堅持日更,從未停止,一開始遇到過寫作的瓶頸,即使已經想好了要寫什么,連題綱都列在旁邊了,我依然盯著屏幕發呆,最終為了達到1000字的目標,湊到1000多幾個字,再加上個不突兀的結尾就算完成任務,感覺不是自己在應付寫作,而是這件事本來就很難。同時,平臺的關注度漲的也很慢,多數時候,我都能把閱讀量控制在個位數,忍不住自己多點幾次,讓它變成兩位數。

也許我又該放棄了,但是想了想,我這輩子好像除了放棄,也沒做過什么了。心里一狠心,硬著頭皮,一直撐到了現在。昨天早上起來,平臺顯示61條推送,我知道,我的文章火了,來找我轉載的人也多了許多。從每篇文章湊到1000字到現在一不小心就寫過2000,幾乎每天都有人來找我轉載,而我感覺自己沒有做過什么偉大的堅持,只不過是不想再一次放棄創作的夢想。

有個讀者給我留言:

喵喵,讀了以的文章,我真的收獲很大,現在也是在大學,終于找到了一點方向,我以后不會自暴自棄,一定會努力的。等我做成了什么,再來跟你匯報。

我還沒想好怎么回復,眼淚已經留下來了,創作的意義已經在一個人的身上實現了,也許以此為契機,我就能改變他的一生,他再去改變他身邊的人。我站在這世界正義光明的一面,對世界產生了積極的影響,這件事真的讓人覺得幸福而安心。

03

所以,什么是成長?我們內心的變化,引導我們外部的行為。一個人的成長是由內而外的,是一個人從跟著體制的安排到自己主動去學習成長方法的過程。大學生、年輕人誰會沒經歷過放棄,我們把自己最想要的一切都悄悄留在過去,還安慰自己“大家都是這樣的。”

很榮幸告訴你,我就不是。

在放棄了不知道多少次之后,我又重拾了自己的夢想。也許以后因為一些原因,我還是會放棄,那又有什么關系呢?所謂成長,就是放棄夢想,再重拾夢想。如果你沒放棄過,你怎么知道自己失去夢想之后又多么迷茫。我們前進的道路也許不筆直的,而是一個圈,我們在原地繞來繞去,一次一次地放棄,一次一次地又覺醒。看似沒有意義,實際上我們走的卻是“旋轉樓梯”,越繞越高,越繞越精彩。

04

所以,放棄了真的沒關系,想放棄也不是罪過。生活一定不是一灘平靜得讓人可以當鏡子照的死水,而是遼闊的大海,潮水會一次一次地漲起,又一次一次地落下。我們在不斷的放棄和重拾中,吸收了大海的力量,最終在其中暢游不盡。

如果你不知自己為何失落,不如看看是不是在路上丟了夢想;如果你為自己的放棄惱火自責,不如回頭再接再厲;如果你依舊前進在追夢的路上,不如試著把放棄變成永遠的歷史。經歷了這么多,我們也該長大了。

年以后,我們想起今天年輕的自己,面對潮鳴不已,也該淚眼滂沱。

共勉。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