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工作的第二個月,思考不想工作的原因,也慢慢梳理出了一些思緒。
這份工作一開始可能就是個錯誤,這份工作雖然面試是我自己跟流程走的,但我爸爸也找了關系引薦了的,所以當初錄取我,到底是看上了我的能力還是看上了那層關系,誰也說不清,但每當有人問我跟誰誰誰有什么關系的時候,我都說沒有,也不知道在這個關系當道的企業里,當初的自己倔強給誰看。
一個部門里年薪30萬,還包括大專生,部門領導也是專升本,所以對于我這個突然到來的研究生也頗有敵意,工作東西不說清楚,就開始上手,出了問題,就說研究生也不過如此,但內心要強的我,沒在學習這個事情上吃過什么憋,一股腦的想著如何搞定這些工作,部門同事已經對我抱有敵意,也不知道,當初的自己倔強給誰看。
因為工作崗位變動,去過香港,換過部門,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同事關系和部門氛圍,也慢慢糾正了原先認為自己問題多一些的想法。感受過愉悅輕松的部門氛圍,再次回到這個部門很不適應,部門小團體暗嘍嘍的悄無聲息的輕聲細語和耳邊風,總給人一種不光明磊落的感受。同事間或者小團體間各自為營,沒有團體意識,就算是同一個崗位的同事也是各干各的。那日,我與同崗位的人有了些許爭執:
1.境外假期,她休假,我之前跟她境內有急事也等著你回來,因為境外放假,也處理不了什么,而她一封郵件,告知所有相關同事,有急事聯系我,于是我QQ截圖給她,再次說了有急事也不要聯系我,等你回來處理好了。
2.同一時間,我的賬號無法登陸,想問問她賬號是否可以登陸,她說不知道,我說現在可以試一下嗎,她說不能,兩個小時后,我QQ再次問她,登陸一下的時間都沒有嗎?她一直沒有回復,下班了,我問她,現在還不可以登陸啊,她說不可以。
這不就是公開撕逼了么?我也是心直口快,我就問她為什么不能,為什么不可以,她跟我說“為什么要按照你的時間來”我想都一下午了,你都不能登陸,到底是按照我的時間還是按照你的時間?
她說“人都是相互的,你都不能代班,我為什么要給你登陸賬號?”從這句話表面上來看確實沒有什么不妥,但實際情況呢,我這個人不喜歡麻煩別人,而她有10天年假的人,不論是她媽媽生病住院,還是親戚出事,還是出去玩,我都無怨無悔代班,每一次回來也沒有什么感謝或者溫暖的話,感覺就像是我應該給她代班一樣。但直到有一次,她毫無緣由的連休三天,內心很是崩潰,我是跟你很熟還是我很好使喚,你怎么好意思的呢?而且還跟我說,就讓我代班過一次,我也只是給她登陸了NC,你那些個改證開證,都是你遠程自己處理的?太讓人傷心了!我這個人不喜歡麻煩別人,每次都是休半天,沒讓她真正代過班的,正好她這次休假那日是境外假期,為什么一定要麻煩別人呢?換做是我,我是不會讓別人代班的,銀行不上班,有什么事情是一定要那天處理的呢?就算是有境內離岸銀行的事情,第二日回來了FAX或者當天件不都是可以解決嗎?有什么必要一定要我代班的呢。我不認為我拒絕急事找我有什么問題,因為根本不會有急事。但登陸賬號不一樣,每次給銀行指令都要盡快給過去,怎么能拖到銀行下班了再給過去呢?這不是明顯在工作上使絆子么?
我無奈之下,聯系了香港同事,那些曾經我在香港工作期間帶給我溫暖和安心的可人兒們,每一次都是有求必應,讓人更加想念,而這種相互間的溫暖,也讓我主動在他們很忙的時候,承接他們的單子,也會主動思考簽字是否夠用,即使給她們補充。而這些在這位我曾經自己親自傳幫帶帶出來的人身上,半點影子也看不到,章沒加過一次墨,不到剩到沒有簽字絕對不會主動去找人簽字,她真當覺得章和簽字都是山姆的飲料無限續杯嗎?
聊了很久,聽了她講出來的一些話,我覺得這個人對我的怨恨像極了一個被慣壞的小孩子,由不得別人跟她說不,一味索取,不曾付出。思考了一下,也沒有必要繼續聊下去了,于是我就說“我想我們都是善良的人,不開心的事情也許是無心之舉或者溝通不暢導致的,就這樣吧,多多溝通吧”
晚到了半個小時去接娃,娃在托班一致等著我,老師在微信上也催我盡快去接,想想浪費這個半小時跟她溝通好像也沒有那么必要,但我至少知道了,以后我應該不會再給她代班了,一味索取的人不值得真心付出。
這個故事寫得有些長了,但這個故事是激發我不想繼續和這群沒有團隊意識的人一起工作的想法,已經是不想工作的第二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