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為監測_振動分析師二級_培訓資料

第一講 故障診斷簡介
4、故障分析診斷的主要步驟
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的實施主要包括三個環節:
一是信息的采集;
二是信號的處理和轉換;
三是對設備的狀態進行識別、判斷和預報。

1)信號的采集。這是設備故障診斷的基礎,故障信號的采集是通過振動傳感器來實現。振動傳感器是將機械振動量轉換為電壓信號。傳感器的類型和安裝,要根據被測機器的特點和監測需要確定。

2)信號的確認。機器在運行中,經常會出現報警信號,設備可能產生異常情況,也可能是儀表或檢測探頭失靈,因此要求對信號通過多種途徑進行確認,如對儀器及線路進行檢查,用信號對比的方法來確認信號的可信性。

3)信號的預處理。其目的在于提高信號的可靠性和數據的精度,其技術核心是提高信號的信噪比,即排除其他設備或部件的振動干擾、電氣信號的干擾、噪聲干擾及傳感器失靈等。

4)信號的變換。由傳感器拾取的振動信號包含了機器狀態的大最信息。但是當振動比較復雜時,振動波形比較雜亂。通過信號處理技術,使其形象直觀、清晰和大小分明。信號變換和處理技術根據需要分別按幅值、時間和頻率域進行。

第二講
振動分析預備知識
2
故障分類
常見的振動引起的故障主要有以下幾種:齒輪故障、齒輪不對中、軸瓦松動、電磁激振、參數激振、摩擦、轉子不對中、熱彎曲、初始彎曲、部件脫落、原始不平衡、軸瓦不穩定、氣流激振、油膜振蕩及半速渦動。
3
振動分類
工藝系統的振動分類按激勵類型分主要分為三類:自由振動,受迫振動、自激振動
按響應類型分為三類:確定性振動、隨機振動
4
時域描述
時域是描述數學函數物理信號對時間的關系。例如一個信號的時域波形可以表達信號隨著時間的變化。

若考慮離散時間,時域中的函數或信號,在各個離散時間點的數值均為已知。若考慮連續時間,則函數或信號在任意時間的數值均為已知。

在研究時域的信號時,常會用示波器將信號轉換為其時域的波形。

5
頻域描述
頻域(frequency domain) 是描述信號在頻率方面特性時用到的一種坐標系。在電子學,控制系統工程和統計學中,頻域圖顯示了在一個頻率范圍內每個給定頻帶內的信號量 。頻域表示還可以包括每個正弦曲線的相移的信息,以便能夠重新組合頻率分量以恢復原始時間信號。

6
FFT變換及頻譜分析
FFT(FastFourier Transform,快速傅立葉變換)是離散傅立葉變換的快速算法,也是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中經常會提到的一個概念。
傅立葉原理表明:任何連續測量的時序或信號,都可以表示為不同頻率的正弦波信號的無限疊加。而根據該原理創立的傅立葉變換算法利用直接測量到的原始信號,以累加方式來計算該信號中不同正弦波信號的頻率、振幅和相位。
首先,按照被變換的輸入信號類型不同,傅立葉變換可以分為 4種類型:
1、 非周期性連續信號傅立葉變換(Fourier Transform)
2、 周期性連續信號傅立葉級數(Fourier Series)
3、 非周期性離散信號離散時域傅立葉變換(Discrete Time Fourier Transform)
4、 周期性離散信號離散傅立葉變換(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大多數的信號分析儀一般使用矩形窗(rectangular),漢寧(hann),flattop和其它的一些窗函數。
不同的窗函數對頻譜譜線的影響不同:
不同的窗函數的主瓣寬度和旁瓣的衰減速度都不一樣,所以對于不同信號的頻譜應該使用適當的窗函數進行處理。
矩形窗(Rectangular):加矩形窗等于不加窗,因為在截取時域信號時本身就是采用矩形截取,所以矩形窗適用于瞬態變化的信號,只要采集的時間足夠長,信號寬度基本可以覆蓋整個有效的瞬態部分。
漢寧窗(Von Hann):如果測試信號有多個頻率分量,頻譜表現的十分復雜,且測試的目的更多關注頻率點而非能量的大小。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選擇一個主瓣夠窄的窗函數,漢寧窗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flattop窗:如果測試的目的更多的關注某周期信號頻率點的能量值,比如,更關心其EUpeak,EUpeak-peak,EUrms,那么其幅度的準確性則更加的重要,可以選擇一個主瓣稍寬的窗,flattop窗在這樣的情況下經常被使用。

第三講 簡諧振動
1
振動的三要素
幅值、頻率和相位

1、幅值的意義
振動幅值是我們最熟悉的參數,也是我們拿來衡量機器運行狀態的基本參數。
當然,對于大多數情況,振動幅值是有使用價值的。振動標準就是基于機器轉速(與激振力頻率相關)來定義振動幅值的。

但是,按照幅值評價機器運行狀態時應注意:對于以峰值計量的振動幅值,要特別注意信號的對稱性特征。一般來說,若振動信號分布是對稱的,說明機器振動在這個方向上的支撐剛度是均勻的;反之,若出現較明顯的不對稱特征,則說明該方向上支撐剛度是不均勻的,就應查找發生這種支撐剛度不均勻的原因。同樣,以半峰值計量振動幅值時也應注意對稱性問題。例如,我們在測量滾動軸承引起的振動時,當振動信號分布均勻時,即便是有明顯的沖擊特征,充其量這個階段是局部故障發展期,滾動軸承仍然有一定的剩余壽命,但是振動信號呈現很明顯的不對稱性時,說明滾動軸承的支撐剛度開始變得不均勻,不對稱特征越明顯,支撐剛度均勻性越差。我們很容易會聯想到如果軸承保持架破裂,支撐剛度就會不均勻。用信號的不對稱特征診斷滾動軸承保持架破裂非常有效,這是在實際中經過驗證了的。

還有一種計量單位是信號的有效值,它反映了振動的平均能量,而且具有較好的穩定性,故經常用于機器的振動保護中。

我們還是以滾動軸承為例,從故障發展的始終順序看,當軸承存在局部缺陷時,峰值首先變大,但有效值不會有明顯的變化;當局部故障發展到整個滾道時,振動的平均能量增大,即有效值增大,標志著滾動軸承故障進入發展期。在故障發展期,峰值和有效值可能同步增大,等峰值不再增大時,這個時間點作為更換軸承的節點是比較安全的。

因此,有時候我們用一種計量單位來評價振動時,關注的角度是不一樣的。建議同時進行不同的計量,通過這些計量參數的變化,可幫助我們找到故障發展的本末始終。

  1. 頻率的意義

頻率的影響確實很重要,這就是為什么很容易把故障診斷和頻譜分析聯系起來。

都江堰的安瀾索橋的振幅大約有半米,但仍然是安全的,因為其頻率很低;如果一臺轉速為5000rpm的機器振動幅值達到100微米,估計所有的人員都會很緊張。離開了頻率,單純的幅值并不能說明什么。

我們這里要說的是頻率在振動中的作用。在振動聯想中定義異常狀態時,其中一項是“出現新的頻率成分”。在振動頻率結構相對穩定的情況下,相同的幅值反映了相同的工作狀態;但是當出現一個或數個新的頻率成分時,一定是機器的工作狀態發生了變化。

有一本振動監測的指導類小冊子上有一幅頻譜示意圖,上面劃分了數種故障特征頻率在頻譜上的位置,其實就是說明當出現這些特征頻率時,就表明存在這種故障了。如果我們再細分,就會發現,即便是出現某種故障特征時,故障所處的階段不同,起頻率特征分布也是不同的:故障初期大概只能出現特征頻率的基頻(這個基頻與工頻沒有任何關系,即便是與轉速成一定的比例關系,純粹是一種數學上的關系),但隨著故障的進一步發展,會出現特征頻率的低次諧波和高次諧波。這就是故障發展的本末始終。

在診斷滾動軸承故障時,我用的診斷模型采用了“3個頻段6個數值段”的模式類型,根據不同頻段、不同的取值范圍、不同的報警閾值和頻段變化特征來評價滾動軸承當前的狀態和故障所處的階段。

說到頻率,還有一點需要注意:不同頻率的振動對機器的影響系數是不同的。旋轉力是振動幅值最大的貢獻者,能夠占到90%,如果摩擦力和沖擊里也占到90%,那機器還能運行嗎?所以看幅值譜的時候,還不能簡單地看誰的個兒高,還要看清它是誰。有的頻率成分幅值高點兒沒事兒,有些頻率成分露個頭就可能出事兒。看人下菜不對,看頻率成分分析故障絕對沒錯。

  1. 相位的意義

除了分析平衡問題,相位的地位遠沒有幅值和頻率那樣受到重視。

相位是觸發脈沖信號前沿到前振動信號的第一個正峰值的角度。即觸發脈沖在前,振動信號的正峰值在后。因此,相位是觸發脈沖和振動信號兩者之間的位置關系。 如果是正脈沖,則從脈沖的上升沿計算;如果是負脈沖,則從脈沖的下降沿計算。

1X信號的相位是按上述的定義計算的,2X相位也是這樣計算的。不論是多少階振動信號的相位,都是觸發脈沖前沿到前振動信號第一個正峰值的角度,只是高階相位物理意義不明確,在實際應用中很少涉及。

在一定轉速下,振動信號與激振力之間的角度差是恒定的,但是我們不能確定是多少,只能知道在多大的范圍內變化。

在鍵相傳感器和振動傳感器安裝位置不變的情況下,儀器指示相位應該是相同的。但如果是臨時安裝的傳感器,不同的儀器指示相位可能不同。

若鍵相傳感器順轉動方向移動,即觸發脈沖信號滯后,儀器指示相位減小;反之,儀器指示相位增大;

若振動傳感器順轉動方向移動,振動信號之后,儀器指示相位增大;反之,儀器指示相位減小;

儀器指示相位變化因機組垂直和水平方向上支撐剛度特性不同未必與傳感器移動角度保持嚴格一致。

說到相位,就應該說一說動平衡問題。

動平衡過程中需要加試重,加試重的角度對平衡效果影響很大,我們希望找到真正的不平衡角度,這樣就可以在其相反的方向上加試重,但是這個角度我們只知道在某一個范圍內,而不知道其確切的位置。

試重角度可按以下方法反推:

鍵相傳感器與鍵相標志(凸臺或鍵槽)對準,從振動傳感器逆轉相位角找到振動高點;

由振動高點順轉滯后角,找到不平衡力的角度,其對面即為加重角度;

根據鍵相標志與平衡配重之間的關系,在轉子上找到加重位置;

轉子采用剛性支撐的系統,當平衡轉速小于臨界轉速時,滯后角為0~90°;在臨界轉速附近時,取滯后角等于90°,當平衡轉速大于臨界轉速時,取滯后角90~180°; 柔性支撐系統工作轉速下軸瓦振動的滯后角普遍比剛性支撐要大。

2
振動方程的物理意義
https://wenku.baidu.com/view/fb91b036a32d7375a41780b5.html

3
振動信號的調制現象及其物理意義
https://www.sohu.com/a/300951518_558548

第四講
振動的測量與分析
1
時域波形
時域是描述數學函數或物理信號對時間的關系。例如一個信號的時域波形可以表達信號隨著時間的變化。
信號分類,時域波形分析

信號的時域波形分析

2
頻域譜圖
頻譜圖

3
振動的合成
振動合成

簡諧振動、振動合成

第五講
振動的力學模型分析
1 振動力學模型
振動力學

2 振動方程分析
振動方程分析

3 振動的本質
振動

振動是物體往復的運動,振動一般具有周期性丶振幅丶能量屬性。
以皮球的上下運動當成振動來理解,空中的皮球受向下重力下落,當皮球碰到地面時地面給其反彈力,反彈力大于重力、合力向上、皮球向上運動,隨后在空中向上運動時合力(重力)又向下、故做減速運動、運能轉化為勢能,以至往復運動,但因有能量損失,最終皮球會落地靜止。
由此可見,產生振動的原因一般是振動的路徑兩端有指向路徑中心的反向力的作用、實現了勢能與動能的互相轉化。
振動的意義在于:振動承載了物體的信息、是信息的表現形式,如音樂旋律對應振動波形、有規律的節拍形成摩斯密碼信息。通過振動可快速傳遞信息,說話時喉嚨振動傳遞出聲音,光波振動傳遞出畫面。通信技術的發展就是振動的應用。

第六講
振動分析儀器主要參數介紹
1 振動測量儀器
振動測量儀器

2 振動傳感器
振動傳感器被廣泛用于測量振動。典型的振動傳感器將測量諸如旋轉設備(例如電動機和泵)之類的機器部件的軸和軸承的振動。振動傳感器本身基于幾種不同類型的操作技術,包括最常見的基于加速度計的技術。其他振動傳感器使用應變計,麥克風或基于壓力的傳感器或其他類型的測量技術進行操作。

那么,振動傳感器如何工作?加速度傳感器是最常見的振動傳感器的核心。所有的加速度計都測量加速度,這是一種力。本質上,它測量對象的運動程度。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是直接測量振動,而是檢測到的被識別為振動的力。

振動傳感器的最常見類型之一是使用陶瓷壓電傳感器或加速度計。加速度計使用由壓電效應產生的電壓來測量物理對象的動態加速度。基本上,某些材料具有響應機械應力產生電壓的能力。這些材料或晶體構成振動傳感器中使用的加速度計的中心部分。因此,加速度會傳遞到加速度計內部的質量,然后在壓電晶體上產生比例力。晶體上的此力產生與該力成比例的電荷,即加速度。

Vibration-sensor-accelerometer_Web.png

該圖說明了集成電子壓電(IEPE)加速度計如何輸出與壓電晶體上的振動力成比例的電壓信號。(圖片來源:National Instruments)

基于壓電的加速度計具有許多優點。首先,它們的高頻響應,在很寬的頻率范圍內的線性度和較寬的帶寬有助于測量高頻振動。其次,在工業應用中,振動傳感器通常具有確保長期可靠運行的一些功能。這些包括寬的工作溫度范圍,許多不同的包裝選項以及長期穩定性。

選擇正確的振動傳感器首先要了解要測量的預期信號特性以及必須考慮的任何環境因素,例如溫度范圍或危險環境。由此可以知道傳感器需要的靈敏度范圍和頻率范圍。靈敏度范圍取決于知道傳感器可能會遇到的預期振動幅度。同樣,頻率范圍也可以從要監視的機器或組件的過去頻率數據中估算或得知。

速度傳感器

第七講
振動信號處理分析
1 濾波
在振動信號分析中,數據濾波就是把我們所關注和感興趣的部分信號從采集得到的信號中提取出來的過程。它的主要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濾除測試信號中的噪聲或虛假成分、提高信噪比、平滑分析數據、抑制干擾信號、分享頻率分量等。

振動信號的濾波處理

2 采樣
振動信號的采集與預處理

機器振動信號的采集

3 加窗處理

振動信號加窗處理

怎樣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窗函數?

振動信號窗函數介紹

窗函數

窗函數介紹

窗函數基本介紹

4 信號平均
信號平均

第八講 滾動軸承故障分析
1 軸承故障特征頻率
滾動軸承故障特征頻率的特點

軸承振動特征分析含軸承故障特征頻率的特點及計算

2 軸承故障分析
軸承故障16個常見問題分析及解決方法

滾動軸承常見故障及其原因分析

圖文并茂解析軸承失效的原因、失效分析及預防方法

軸承失效分析

3 解調與包絡機理介紹
包絡解調法及其診斷
基于包絡解調分析的滾動軸承故障診斷研究
4 滾動軸承故障的漸進性與突發性探討

第一天 內容
1.ISO-18436·2培訓認證簡單介紹
2.狀態監測與故障分析診斷發展回顧及現狀
3.故障分析診斷的目的、任務及意義
4.故障分析診斷的主要步驟
5.振動分析預備知識
5.1 基礎術語
5.2 故障分類
5.3 振動分類
5.4 時域描述
5.5 頻域描述
5.6 FFT變換及頻譜分析
6.簡諧振動
6.1 振動的三要素
6.2 振動方程的物理意義
6.3 振動信號的調制現象及其物理意義
7.振動的測量與分析
7.1 時域波形
7.2 頻域譜圖
7.3 振動的合成
8.振動的力學模型分析
8.1 振動力學模型
8.2 振動方程分析
8.3 振動的本質
9.振動分析儀器主要參數介紹
9.1 振動測量儀器
9.2 振動傳感器
9.2.1 位移傳感器
9.2.2 速度傳感器
9.2.3 加速度傳感器及應用分析
9.3 傳感器的選擇
9.4 傳感器的安裝
10.振動信號處理分析
10.1 濾波
10.2 采樣
10.3 加窗處理
窗函數介紹
10.4 信號平均
第二天 內容
11.滾動軸承故障分析
11.1 軸承故障特征頻率
11.2 軸承故障分析
11.2.1 外環故障分析
11.2.2 內環故障分析
11.2.3 滾動體故障分析
11.2.4 保持架故障分析
11.3 解調與包絡機理介紹
11.4 滾動軸承故障的漸進性與突發性探討 |

12.典型振動故障分析診斷
電動機三種典型振動故障的診斷
12.1 轉子平衡
轉子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質量不平衡:軸的幾何中心線和質量中心線不重合
幾何中心是一條穿過軸和軸承的線
質量中心是一個點,是由于質量分布不均
不平衡力:不平衡質量產生的力,和不平衡質量與軸的旋轉中心的半徑r,以及轉速w有如下關系:F=mrw^2
不平衡的重要性
不平衡力:對軸承和密封圈產生應力
激起共振
加劇松動問題
對高速設備尤其重要
離心力:注意水平和垂直向的振動是90°相位關系,力是徑向的
靜不平衡(通常發生在窄的轉子上,不平衡在一個方向)
動不平衡:軸的幾何中心線和質量中心線不相交也不平行,三維空間不相交
雙面不平衡:軸的幾何中心線和質量中心線相交,利用相位來診斷

12.2 共振
共振百度百科
12.3 不對中
轉子不對中通常是指相鄰兩轉子的軸心線與軸承中心線的傾斜或偏移程度。
轉子不對中可以分為聯軸器不對中和軸承不對中、聯軸器不對中又可分為平行不對中、偏角不對中和平行偏角不對中三種情況;軸承不對中包括偏角不對中和標高變化兩種情況,其結果是在聯軸器處產生附加彎矩。
軸系產生不對中有兩種原因:
(1) 制造誤差 在聯軸器的加工工程中,由于工藝或測量等原因造成端面與軸心線不垂直或端面螺栓孔的圓心與軸頸不同心。這種情況的聯軸器處會產生一個附加彎矩,但這個彎矩的大小和方向不隨時間及運行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只相當于在聯軸器處施加了一個不平衡力,其結果是在聯軸器附近產生較大的Ⅰ階振動,通過加平衡塊的方法容易消除。
(2) 安裝誤差及其他影響 在排除了加工誤差引起的不對中后,實際可以將不對中分為冷態不對中和熱態不對中兩種情況。其中冷態不對中主要是指在室溫下由于安裝誤差造成的對中不良;熱態不對中指機組在運行過程中由于溫度等因素造成的不對中,其主要原因有:
1)基礎受熱不均。
2)機組各部件的熱膨脹變形和扭曲變形。
3)機組熱膨脹時由于滑動表面的摩擦力及導向鍵磨損引起軸承座傾斜和側行。
4)由于轉子的撓性和重量分配不均勻,轉子在安裝之后產生原始彎曲,進而影響對中。
5)地基下沉不均。
上述熱變形的影響,導致轉子軸頸中心在軸承中的位置發生變化,一旦軸頸與軸承的相對位置發生改變,軸承油膜的動特性會隨之發生改變,而且會在聯軸器處產生附加彎矩。
不對中-診斷要點
12.4 軸彎曲
1、轉速頻率分量較大,而且垂直方向的振動明顯大于水平方向振動,若是剛性基礎,可能存在基礎松動故障。支撐剛度在某一方向上明顯削弱時,相關各點的振動均在此方向上明顯較大、相位一致,而不平衡引起的振動,同一軸承的不同測點和兩端軸承的同方向測點都存在有相位差。
2、若軸向振動較大,并且徑向和軸向的1×RPM、2×RPM、3×RPM分量較大,可能是軸不對中。
3、稍微改變轉速,若基頻幅值變化很大,可診斷為機械共振。基礎共振使機組各點都以同一頻率、同一相位進行振動,而不平衡造成的振動各點都存在有相位差。
4、對于電機,若基頻幅值大的同時,其振動時域波形有緩慢調制現象,可能是機電故障,如轉子斷條或裂紋。
5、軸彎曲與不平衡有相似的頻譜特征。區分的方法是:低速轉動下檢查轉子各部位的徑向跳動量,可判斷是否有初始彎曲;在一定轉速下改變機組負荷,若振動隨負荷和時間而變化,則可能是局部摩擦、受熱或冷卻不均勻引起的熱彎曲。彎曲類振動還存在較大的軸向工頻振動,中間彎曲時轉子兩端相位相反。此外,轉速變化時,永久性彎曲相位不變,臨時性彎曲相位變化不明顯。
6、對于偏心類故障,如軸承偏心、轉動部件偏心、電機氣隙不均等與不平衡的主要區別點是偏心類振動振動值隨負荷而變化、對轉速變化不敏感
12.5 機械松動
機械設備常見故障之機械松動的特征以及處理措施
12.6 轉子或軸裂紋
轉子裂紋故障診斷 (DEMO)
12.7 動壓滑動軸承(油膜軸承)
動壓軸承是一種流體動力潤滑的閉式滑動軸承。在軸承工作時,帶錐形內孔的軸套(錐度...當動壓力與軸承襯套被一層極薄的動壓油膜隔開時,軸承在液體摩擦狀態下工作。人們習慣稱動壓軸承為油膜軸承或液體摩擦軸承。其實動壓軸承只是液體摩擦軸承的一種形式 。
動壓滑動軸承

診斷

a)確認徑向振動頻譜中有顯著而穩定的(0.42-0.48)倍頻分量(有時看起來很象1/2倍頻,要仔細辨別)。可能有較大的高次諧波分量。最近研究報道倍頻范圍可以達到0.42-0.8倍頻,甚至在實驗室測試觀察到了1倍頻。
b)確認軸向振動在渦動頻率處分量較小。
c)軸心軌跡呈雙橢圓或紊亂不重合,模擬軸心軌跡呈內“8”字形。
d)確認時域波形中穩定的周期信號占優勢,每轉一周少于一個峰值,沒有大的加速度沖擊。
提示:為區分渦動頻率(0.42-0.48) 倍頻分量與機械松動或軸承摩擦產生的1/2倍頻分量,必須使用高分辨率頻譜和峰值標記。為此,要設置足夠大的譜線數、使頻率分辨率達到轉速的(2-5)%。

12.7.1 轉子動力學基礎
轉子動力學基礎
12.7.2 轉子偏心及油膜渦動機理探討
汽輪機轉子偏心大的原因
油膜渦動的工作原理
關于油膜渦動的故障診斷分析.doc

12.7.3 軸心軌跡及波特圖/極坐標圖分析
軸心軌跡
12.7.4 關于加速度傳感器測量滑動軸承的探討分析
12.8 交流感應電動機
交流感應電動機
12.8.1 轉差率
轉差率
12.8.2 極通過頻率
12.8.3 轉子籠條頻率
12.9 直流電動機
直流電動機

第三天 內容
12.10 齒輪箱
齒輪箱
12.10.1 齒輪嚙合頻率
論述齒輪嚙合頻率產生的機理及齒輪故障診斷方法
12.10.2 行星齒輪嚙合頻率
行星齒輪嚙合頻率

12.10.3 齒輪特征頻率深入分析
齒輪特征頻率計算與識別

12.10.4 齒輪箱監測技巧
齒輪箱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技術
齒輪箱的振動監測與診斷
12.11 葉輪/葉片/旋翼
1)確認1、2、3倍葉片通過頻率分量大;
2)確認葉片通過頻率及其諧波有顯著的邊帶成分,測量其頻率間隔,有調制頻率確定故障部位。
3)確認1倍葉輪轉速有較大峰值及存在邊頻帶,表明葉片損傷、摩擦、污物附著或可能是入口或出口壓力波動。
4)確認1/2諧波分量及3/2、5/2諧波分量,表明轉子與機殼間有摩擦。
5)葉片通過頻率=軸轉速·葉片數
6)如果流場中有靜葉片,可激發較高頻振動,其頻率是:葉片通過頻率·靜葉片數。
13.采樣定理
采樣定理

13.1 采樣與采樣頻率
采樣頻率

13.2 頻譜物理分辨率
DFT 和 DTFT,FFT的物理分辨率和頻率分辨率,以及加窗

13.3 頻譜名義分辨率
頻率分辨率
13.4 譜線實際位置的確認
14.振動標準介紹
常用振動標準

14.1 旋轉機械振動標準
旋轉機械振動標準
旋轉機械振動與測量標準
14.2 往復機械振動標準
往復機械振動絕對標準
15.基于振動標準的振動報警
16.模態分析簡介
模態分析
17.轉子動平衡機理介紹
轉子動平衡機理介紹

第四天 內容
21.設備故障診斷的實施
機械設備故障診斷實施技術
22.“三位一體”的診斷原則+
23.一級部分內容回顧
23.1故障分析診斷技術概述
故障診斷技術綜述
故障診斷概述分析
設備故障診斷技術介紹
23.1.1 監測方式
機械設備狀態監測常用方法
23.1.2 監測技術概述
設備監測診斷技術概述
23.1.3 聲發射與超聲波
超聲信號與聲發射信號的區別?
23.1.4紅外溫度監測
紅外溫度監測
23.1.5 電機監測技術
怎樣看待電機的狀態監測技術
23.1.6 油液分析
油液分析
23.1.7 磨粒分析(鐵譜分析)
鐵譜分析
鐵譜分析技術簡介
23.1.8 腐蝕監測
腐蝕監測技術
23.1.9 應力監測
應力監測一般是指在建構筑物施工過程中,如鋼結構安裝、卸載、改造、加固,混凝土澆筑等過程,采用監測儀器對受力結構的應力變化進行監測的技術手段,在監測值接近控制值時發出報警,用來保證施工的安全性,也可用于檢查施工過程是否合理。
23.2.設備維護與維修模式
設備管理維修模式
23.2.1 事后維修
事后維修
23.2.2 定期維修
定期維修
23.2.3 預知維修
預知維修

23.2.4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
以可靠性為中心的維修

問題整理:
1、共振和拍振有什么區別?
共振是振動頻率與系統頻率完全相同、拍頻振動是頻率相似幅值相同的兩個振動疊加。

選擇題筆記0305:
在進行重疊平均:最佳重疊率67%

波峰指數:波峰沖擊的顯著程度

測量設備時,一定要看怎么做能夠保證重復性

0315
3、最大分析頻率為10000Hz,在采用線性平均時,最常用的平均次數為5-10次平均
4、在進行錘擊測試時,一般使用峰值保持平均
5、在使用時域同步平均時,一般要平均100次以上
7、如果你無法接觸到合適的傳感器安裝位置時,你應該(將這個位置的傳感器永久性安裝,并與接線箱相連
12、如果你在振動非常小的機床上使用靈敏度為10mV/g的傳感器,會讓傳感器的輸出電壓會很小,得到的振動曲線讓人難以理解
19、當軸移到離探頭頂部更近的位置時,非接觸式渦流傳感器會產生一個高幅值電壓信號
20、看到的滑雪坡是因為線纜或連接頭故障,或加速度計沒有安裝牢固,或者分析器的穩定時間不夠,這就是數據質量不好的特征
21、如果工作溫度過高不適合標準的壓電式加速度計,那么就使用充電模式的加速度計
22、當必須做加速度積分運算時,應當用高通濾波濾除特別低的頻率成分

20210320
2、兩個頻率的拍振、氣蝕中的裂爆、齒輪斷齒這三種情況在時域波形中容易辨識,而在頻譜中難以辨識
3、相位測量一般在機器動平衡中會需要
4、壓縮機有10個葉片,葉片的轉速為29700CPM,壓縮機軸轉速=29700/10=2970
5、拍振:當兩個來自不同源的信號相互進出對方的相階的時候發生的場景
6、相位測量需要:一個作為參考的轉速計和一個振動探頭如加速度計
7、采集一個Fmax200Hz,譜線數1600的頻譜需要多長時間?8秒
8、狀態監測項目經常做:一般要在軟件程序中對每個機器做一個標準的測試下達給數采系統
9、速度最適合監測由四極電機驅動的有滾動軸承的直驅風機,假設你準備監測不平衡、不對中和其他常見的故障類型。
14、如果你需要120RPM的轉軸完整轉一圈的波形數據,需要設定Fmax=800Hz和譜線數=400
16、LOR(譜線數)400和Fmax200Hz的頻譜,當施加一個矩形窗,頻率的分辨率是0.5Hz。
17、為了測量一個頻率為100Hz的信號,最小的采樣頻率是200個點每秒。
19、根據ISO10816-3,如果一個機器轉速在600rpm之上,RMS應該從濾波數據(10Hz到1000Hz)中計算
20、做重疊平均的原因:減少了數據采集的時間,提高了數據質量。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